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女作家群——新时期作家群考察之三 被引量:2
1
作者 金燕玉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3期25-31,共7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崛起和发展似乎特别艰难曲折。这里且不去说那漫长的封建时代,尽管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学,而女作家却寥若晨星。也不去说那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已经出现过颇为可观的女作家群,但其后许多女作家在生... 在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崛起和发展似乎特别艰难曲折。这里且不去说那漫长的封建时代,尽管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典文学,而女作家却寥若晨星。也不去说那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已经出现过颇为可观的女作家群,但其后许多女作家在生活风雨的吹打下飘零四方渐渐湮没,只有可敬可爱的冰心成为仅存的硕果。也不去说三十年代震动文坛的肖红和丁玲,前者早逝于贫病孤独之中,后者则在打击和批判中度过自己的盛年。我们还是着重来看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女作家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作家 新时期作家 中国文学史 女性形象 爱情婚姻 三十年代 中国古典文学 八十年代 女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新时期作家对知识分子的表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轻鸿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11,共4页
纷繁多彩异趣迭起的知识分子形象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一道风景,对作家的视点进行追踪是试图从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寻找出某些共同因素,作出带有规律性概括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新时期作家 政治文化 《爱 是不能忘记的》 小说家 时期小说 艺术家 时期文学 知识分子形象 张贤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库》的综合参考书——《新时期作家创作艺术新探》编余
3
作者 彭华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64-64,共1页
1991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作家创作艺术新探》是继1983年由该社推出的《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彭华生、钱光培选编)的续编。精选的这本续编,我们想从几个方面来突出它自己的品格。这里仅谈两点。一、突出构思艺术是本书的... 1991年9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作家创作艺术新探》是继1983年由该社推出的《新时期作家谈创作》(彭华生、钱光培选编)的续编。精选的这本续编,我们想从几个方面来突出它自己的品格。这里仅谈两点。一、突出构思艺术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构思在创作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环,贯穿在创作的始终,也是作品诞生前最先、最复杂、最艰苦的第一道工序、许多作家(包括作者),常常为构思艺术而苦恼,总在不断地探索这个问题的奥秘。所以,把新时期在创作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得来的心得、体会乃至失败的教训种种提供给当代和后来的创作者作一个参照系列,不是有点意思吗?为此,编者着重精选了新时期十年左右,全国知名的老中青作家如秦兆阳、高晓声、王蒙、姚雪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作家 构思艺术 创作艺术 创作者 创作过程 参照系 当代 创作实践 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中国女作家与异域传播:不同视阈与定向诠释 被引量:2
4
作者 付文慧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7,共5页
本文在梳理1979~2010年间新时期中国本土女作家作品英译实绩的基础上对比本土和英语世界两种不同的译介路径,考察各自的译介性质、目的、特征以及策略,并着重从政治、性别和审美诗学三个维度阐释英语世界的译介行为,探究其诠释偏好以... 本文在梳理1979~2010年间新时期中国本土女作家作品英译实绩的基础上对比本土和英语世界两种不同的译介路径,考察各自的译介性质、目的、特征以及策略,并着重从政治、性别和审美诗学三个维度阐释英语世界的译介行为,探究其诠释偏好以及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渊源,展示因此构建的中国女作家作品样态,解释与本土原始图景之间的差异和错位;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考察本土译介行为,凸显官方身份与性别政治之间的交织与利用,揭示官方声音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的借用,突出本土构建正面自我形象的努力,以期认清"他者"之成见,厘清他我之关系,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作家 本土译介 英语世界译介 传播与接收 当代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的作家群体
5
作者 何火任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6-89,80,共5页
一 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同作家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密切相关。作家们不仅注意在创作实践中主体力量的积极发挥,而且愈来愈重视自主地创造有利于创作主体能量充分释放的条件和环境。 在作为创作主体的充满活力的作家队伍中,呈现出一派... 一 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同作家主体意识的逐渐觉醒密切相关。作家们不仅注意在创作实践中主体力量的积极发挥,而且愈来愈重视自主地创造有利于创作主体能量充分释放的条件和环境。 在作为创作主体的充满活力的作家队伍中,呈现出一派令人眼花缭乱的奇妙景象:老作家们生机勃发,新作家成批涌现。人们不断地兴奋地惊呼:嗬,女作家群出现了! “知青”作家群出现了!“海派”话剧作家群出现了! “儿童文学”作家群出现了! “朦胧诗派”诗人群出现了! “新边塞诗派”诗人群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群体 湖南作家 文学流派 新时期作家 刘绍棠 思想艺术 北京作家 地方作家 文坛 作家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修辞:新时期福建女性作家小说研究的新视角
6
作者 林钰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4-181,共8页
叙事修辞属多边缘学科理论交融的研究,融合了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新时期福建女性作家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与研究方法。叙事修辞视角标志着在新时期福建女性作家研究中缺失的语言学视角的介入,它的研究视野... 叙事修辞属多边缘学科理论交融的研究,融合了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新时期福建女性作家小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思路与研究方法。叙事修辞视角标志着在新时期福建女性作家研究中缺失的语言学视角的介入,它的研究视野是广阔的,能立足文本叙事话语,多视点、多方位、多层次地对这一群体的叙事修辞特色进行挖掘评价。本文着重以预设与照应作为叙事修辞视角下新时期福建女性作家小说结构特色的研究示范,情节聚焦作为叙事修辞视角下时空参与文本建构特色的研究示范,语言变异作为叙事修辞视角下话语形式构建特色的研究示范,以期观照叙事修辞研究的具体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福建女性作家小说 叙事修辞 预设与照应 时空聚焦 语言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 被引量:9
7
作者 贺仲明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09年第1期11-20,共10页
一现代性的思想背景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受到现代性思想特征的突出影响。无论是新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新时期的现实情境,都是以现代性为基本方向和文化表征。现代性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的决定... 一现代性的思想背景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受到现代性思想特征的突出影响。无论是新文学的历史传统还是新时期的现实情境,都是以现代性为基本方向和文化表征。现代性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新时期小说与古典文学关系的决定性前提。新文学是在20世纪初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小说 古典文学艺术 新时期作家 现代性 五四文学 古典文学传统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关系 小说技巧 中国古典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新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同构与异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晓扬 丁柏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30-37,共8页
前言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五四”运动,距今已经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时间流程的两端,分别联结着两次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五四”运动思想先导的“五四”新文学以至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新时期... 前言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五四”运动,距今已经整整七十年了。七十年时间流程的两端,分别联结着两次影响极为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作为“五四”运动思想先导的“五四”新文学以至新文化运动,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新时期以来以新的姿态出现的文学大潮以至文化大潮,这是中国当代史中的一次新的思想启蒙运动。前一次思想启蒙运动,酝酿、发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面临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急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文学 新时期作家 文学 传统文化精神 七十年 五四 启蒙运动 文化批判 文学作品 封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回归走向辉煌──略论新时期文学二十年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铁仙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34,共10页
关键词 时期文学 现实主义小说 新时期作家 非理性 自我意识 “自我” 艺术形式 意识流手法 现实精神 精神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新时期短篇小说艺术变革的一个参数
10
作者 蒋守谦 《中州学刊》 1986年第1期82-88,共7页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立大学教授玛丽·罗尔伯格一九七九年编选了一本叫做《从小说到反小说》的书。在该书导论《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里,她沿用美国十九世纪作家布兰德·马修斯和爱伦·坡的观点。首先把短篇小说...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州立大学教授玛丽·罗尔伯格一九七九年编选了一本叫做《从小说到反小说》的书。在该书导论《论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短篇小说》里,她沿用美国十九世纪作家布兰德·马修斯和爱伦·坡的观点。首先把短篇小说同“篇幅短小的故事”区别开来,认为作为一种新兴文体的短篇小说,在西方是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才出现的,它的历史至今不过一百五十年左右。按照这样的见解,她把这一百五十年来西方短篇小说的发展变化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这就是:第一个阶段,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十九世纪末,其代表性作家是美国的爱伦·坡和俄国的果戈里及其追随者;第二个阶段,又称“现代小说”,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创作,其代表作家有“现代前期的契诃夫”、新西兰的曼斯菲尔德、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安德森等;第三阶段,主要是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创作,又称“当代短篇小说”,代表作家是奥地利的卡夫卡,阿根廷的巴吉士(又译为博尔赫斯、鲍赫时)、美籍俄裔作家那波科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短篇小说 艺术变革 新时期作家 作品 鲁迅 象征手法 王蒙 审美视角 十九世纪 西方现代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传统与新时期文学:对国民性的再批判
11
作者 房德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新时期文学在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继承了鲁迅的传统,继续对国民性进行批判。而这种对国民性的再批判,由于自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以来认识的偏颇已经中断了近五十年。这是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性衔接,将使始于1917年的文学... 新时期文学在思想上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继承了鲁迅的传统,继续对国民性进行批判。而这种对国民性的再批判,由于自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以来认识的偏颇已经中断了近五十年。这是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性衔接,将使始于1917年的文学革命再一次充满勃勃生机,在中华民族的腾飞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国民性 时期文学 批判 鲁迅传统 中华民族 民族精神 新时期作家 民族性格 无产阶级文学 知识分子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中的老舍风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德明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6期68-75,共8页
1981年来,有这样一批作家,写出了一些相近的作品,陈建功“谈天说地”,邓友梅“推陈出旧”,苏叔阳“唱一曲京韵大鼓”,汪曾祺以简淡京白勾勒京人京事,刘心武在钟鼓楼上看大杂院芸芸众生,冯骥才从武林到闺阁,说得“京津有味”,冯苓植的《... 1981年来,有这样一批作家,写出了一些相近的作品,陈建功“谈天说地”,邓友梅“推陈出旧”,苏叔阳“唱一曲京韵大鼓”,汪曾祺以简淡京白勾勒京人京事,刘心武在钟鼓楼上看大杂院芸芸众生,冯骥才从武林到闺阁,说得“京津有味”,冯苓植的《虬龙爪》京韵婉转……他们具有这样的群体特征:作品的地域文化背景、题材、人物、语言及审美意蕴都有相近与一致的地方。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向一个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民族化 时期小说 新时期作家 现代化 汪曾祺 文学反思 时期文学 邓友梅 小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力:生命意识的多元实现——新时期一种文学母题取向的再思考
13
作者 陈龙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2期35-39,44,共6页
生命意识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母题,这本无可厚非,但怎样在文学中表现生命意识,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回答的问题.从它的内涵来看,笔者以为不能单从一般的意义上去加以考察与界定,或者说它不能孤立地从某一学科范畴内的意义上(如哲学)加以... 生命意识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个母题,这本无可厚非,但怎样在文学中表现生命意识,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可以回答的问题.从它的内涵来看,笔者以为不能单从一般的意义上去加以考察与界定,或者说它不能孤立地从某一学科范畴内的意义上(如哲学)加以理解与规范.它是人类千百年历史上众多“合力”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既抽象又具体的凝聚物,是意识与无意识的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文学母题 再思考 新时期作家 当代作家 红高梁 作品 老井 生存意识 表现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纪实小说综论
14
作者 张立国 王茂武 《远程教育杂志》 1994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之初,出现了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罕见的大量忆悼散文的潮涌。忆悼散文是一种记叙性、纪实性、哀悼性散文,它的成功与轰动,给了新时期作家某种现实的启示——“纪实”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此同时,新时期的报告文学也在... 在新时期文学发展之初,出现了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罕见的大量忆悼散文的潮涌。忆悼散文是一种记叙性、纪实性、哀悼性散文,它的成功与轰动,给了新时期作家某种现实的启示——“纪实”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此同时,新时期的报告文学也在日趋发展,扩大了“纪实”的影响。在伤痕文学的裹挟影响下,纪实文学以其表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相统一的优势与虚构文学抗衡,潇潇洒洒、轰轰烈烈,持续至今,即便是新时期文学向内转,走向低谷之际,纪实文学仍坚挺于文坛,不时为寂寞的文坛掀起几朵浪花,推出几层涟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小说 报告文学 纪实文学 新时期作家 自传体小说 时期文学 口述实录文学 向内转 非情节性 写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征:当前作家们的一种艺术追求
15
作者 李丛中 《思想战线》 1987年第6期28-34,共7页
一近年来,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的闪耀着象征之光的文学作品。象征,已不只是一种时兴的手法、技巧和风格,而是成了作家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有影响的创作思潮。象征,之所以成为作家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成为新时期的有影响的文... 一近年来,中国文坛出现了大量的闪耀着象征之光的文学作品。象征,已不只是一种时兴的手法、技巧和风格,而是成了作家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成为新时期文学的有影响的创作思潮。象征,之所以成为作家们的一种艺术追求,成为新时期的有影响的文学思潮,当然不是偶然的。这其中,除了有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外,还包含着种种社会的及心理的因素。长期以来,由于过份地、不适当地强调了文学的教化功能,把题旨的明晰性、作品的针对性及文学的功利性,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追求目标,作为衡量作品价值的主要尺度。于是,浅露地直奔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意义 象征性 思维方式 艺术追求 新时期作家 象征物 文学创作 作品 时期文学 文学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家学术档案 洪治纲
16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洪治纲,1965年生,安徽省东至县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主任。著有《余华评传》《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诗学》《守望先锋》《偏... 洪治纲,1965年生,安徽省东至县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主任。著有《余华评传》《中国新时期作家代际差别研究》《中国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诗学》《守望先锋》《偏见之辞》等十余部。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教育部第七届和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广东省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洪治纲 代际差别 文艺批评 学术档案 新时期作家 文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庆生 王又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2-57,45,共7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时代发生巨大变革的十年,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总体结构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实行转换与变革的十年。时代的变革强有力地推进着中国文学的现代流向,铸建着中国文学的新格局。一依照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时代发生巨大变革的十年,是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总体结构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实行转换与变革的十年。时代的变革强有力地推进着中国文学的现代流向,铸建着中国文学的新格局。一依照人们习惯的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时期是伴随着翦除“四人帮”的那个十月金秋一起到来的。不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转折是否以1976年的政治变动为其标志,公正的说,粉碎“四人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走向 中国文学 变革时代 时期文学 巨大变革 政治变动 新时期作家 四人帮 中国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的时代与动态的文学
18
作者 吴永平 《江汉论坛》 1988年第12期40-45,共6页
进入八十年代,当自我意识空前强化的当代作家窥望"社会——人"大系统时,如果他们在这复杂的变革的时代生活面前不至于感到眩惑、迷失和难以自恃,那么,他将意识到文学自由度的实现较之文学自由权的获取要艰难得多.追踪生活已... 进入八十年代,当自我意识空前强化的当代作家窥望"社会——人"大系统时,如果他们在这复杂的变革的时代生活面前不至于感到眩惑、迷失和难以自恃,那么,他将意识到文学自由度的实现较之文学自由权的获取要艰难得多.追踪生活已非易事,认识生活更是艰难.负有表现生活责任的新时期作家,意识到所负荷的审美责任更加重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生活 文学家 新时期作家 八十年代 自我意识 当代作家 认识生活 观念更 社会心理 艺术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世、论事和论文——晚年的孙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劼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12,共7页
"经此大乱离……"对于"文化大革命",孙犁老人的感慨和心情似乎较诸常人特殊得多,一般公文里常用来形容"文化大革命"的那些字眼,像"十年浩劫"、"民族悲剧"之类,在他的文中反而看不大... "经此大乱离……"对于"文化大革命",孙犁老人的感慨和心情似乎较诸常人特殊得多,一般公文里常用来形容"文化大革命"的那些字眼,像"十年浩劫"、"民族悲剧"之类,在他的文中反而看不大见;他对这种公用的词汇大概深感隔膜罢,所以,宁可按照自己的体验选择一些用语,去表达这场社会灾难所给予他的感情记忆——例如"大乱离"这三个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文化大革命 论世 新时期作家 社会灾难 文学思想 小说情节 浪漫主义 作品 聊斋志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语言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光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6期97-103,共7页
从语言角度看文学与从文学角度看语言是不同的。具体说来,从语言角度看文学,标明文学是语言的运用和组合,文学性直接源于语言内部;从文学角度看语言,标明语言外在于文学,是文学的某种手段和工具。对于二者加以区别并不纯粹是一种文字游... 从语言角度看文学与从文学角度看语言是不同的。具体说来,从语言角度看文学,标明文学是语言的运用和组合,文学性直接源于语言内部;从文学角度看语言,标明语言外在于文学,是文学的某种手段和工具。对于二者加以区别并不纯粹是一种文字游戏,它表明了我们的语言态度和语言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语言形态 小说 语言结构 新时期作家 文学性 常规语言 生命结构 深层结构 语言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