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的十九大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加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5,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进程中,党的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它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依据、理论和实践主题、指导思想、发展主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作的新概括和新阐释,勾勒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理路...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总进程中,党的十九大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它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依据、理论和实践主题、指导思想、发展主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所作的新概括和新阐释,勾勒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理路,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基本规律,堪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发展及指向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玉珂 曾依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1,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前后相继、持续推进的动态演进过程,此过程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内在生成逻辑。现阶段,它既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实现的新发展和新飞跃,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新推进和新突破。作为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前后相继、持续推进的动态演进过程,此过程遵循继承与发展的内在生成逻辑。现阶段,它既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实现的新发展和新飞跃,又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新推进和新突破。作为思想方法和实践原则,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离不开个人智慧与集体奋斗所凝聚起的"中国化"主体力量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所催生的"中国化"实践条件的客观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生成 发展 指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5
3
作者 韩喜平 刘一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最新定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原则,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的最新定位。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原则,开创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重大理论成果;它深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它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答了新的时代之问;它已经形成为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理论,指导中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它成为指导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理论武器。剖析这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内在逻辑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飞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演进与理论跃升 被引量:2
4
作者 邹文通 肖仕平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4,共7页
本文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国外现代化发展模式来认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演进。就过程性飞跃、层次性飞跃和历史性飞跃等三种形态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本文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以及国外现代化发展模式来认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演进。就过程性飞跃、层次性飞跃和历史性飞跃等三种形态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重要跃升。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树立了典范,而且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逻辑演进 理论跃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逻辑生成与境界跃迁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静芸 罗永宽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2,共8页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演进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构成了这一历史进程的崭新篇章,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探析这一新飞跃得以实现的逻辑生成理路,须从新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演进史,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构成了这一历史进程的崭新篇章,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探析这一新飞跃得以实现的逻辑生成理路,须从新的历史方位、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阐明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境遇,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和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规律、坚持“两个结合”的维度揭示推进这一新飞跃的深层动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境界跃迁,主要体现在理论主题的跃迁、理论内涵的拓展、理论体系的完备和原创性理论贡献的集成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质的层面上的境界跃升,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决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帆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19,共8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宏观视野做出了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定位和理论判断。这一重大成果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宏观视野做出了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定位和理论判断。这一重大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成功经验的理论结晶。这些经验包括:科学思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前提,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给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总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对于更好地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进一步增强全党的"四个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新的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主义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7
作者 唐正东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F0002,237,共13页
中国共产党人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辩证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事物矛盾运动原理、唯物辩证法以及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 中国共产党人在“两个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辩证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事物矛盾运动原理、唯物辩证法以及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以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在实践第一的前提下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等具体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在整体性和不断发展性两个维度上得到了提升,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在实现路径上得到了深化,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被提升到了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高度,其思想内涵得到了极大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使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长峰 左祥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既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的结合,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交智慧与实践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借鉴党的统一战线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适应时代变化的外交战略策略,并在新时代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策略框架。该框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发展出以时代方位、战略目标、伙伴关系、合作平台和道义感召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提供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解释工具,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马克思主义 战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三个重要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韩振峰 程刘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 科学把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依据,对于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依据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鲜明人民性、直接现实性和开放发展性,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提供科学理论前提;从理论发展来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经由“两个结合”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呈现出更新、更行的理论特质;从现实依据来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直接指引下所创造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是“行”的生动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创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时代生产力的物质前提和主体向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下的新科技时代生产力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蓝江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马克思以及后来的主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生产力理论,立足的背景都是工业生产力的问题,尽管其原则性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革命背景... 马克思以及后来的主要的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生产力理论,立足的背景都是工业生产力的问题,尽管其原则性问题没有发生变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所面对的具体问题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新科技时代生产力存在两个不同的向度:一是其发展的物质前提,即技术革命、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其主体向度,即我们需要在这个背景下培育新的劳动者,这种劳动者具有数字素养,能够利用新的劳动资料,面对新的劳动对象进行生产。国外马克思主义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思考面对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最终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全球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时代生产力 国外马克思主义 物质前提 主体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定位
11
作者 黄显中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共13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其进行明确定位。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位为党的优良作风,确立其对于党的建设的根本铸魂地位;定位为党的革命事业,确立其对于不断...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其进行明确定位。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位为党的优良作风,确立其对于党的建设的根本铸魂地位;定位为党的革命事业,确立其对于不断夺取党的事业胜利的关键先导地位;定位为党的创新理论,确立其对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流地位;定位为党的实践智慧,确立其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水平的核心保障地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三重逻辑
12
作者 袁银传 范海燕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1,共8页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任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互结合,从...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任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互结合,从历史维度科学总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将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从理论维度深刻揭示和充分彰显“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和根本路径,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根基;从当代人类实践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出发,从实践维度破解新时代发展难题,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 发展 三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西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8-19)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基本精神为宗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导向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深刻把握 时代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域的历史性创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种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高华 赵文钰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9,共9页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创新,关键在于以问题导向作为综合创新之源,进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问题域的历史性集合。作为一种思想和实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围绕“如何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类自由解放”这一问题历史地发生...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创新,关键在于以问题导向作为综合创新之源,进而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问题域的历史性集合。作为一种思想和实践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围绕“如何扬弃资本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类自由解放”这一问题历史地发生与展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则立足于具体历史情势,提出了如何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开辟现代化新道路,以此实现自由解放的历史性问题,这就开拓出“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问题域。基于这种理解,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意味着立足于具体历史情势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问题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意味着根植于本民族优秀文化不断把握和解决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问题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 “两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论自觉、时代必然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子怡 胡海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代“开辟新境界”所应遵循的实践进路的前提和基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结出丰硕理论成果的关键,就在于党始终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出发、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论自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检视,“开辟新境界”是顺应历史发展、实践发展、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继续“开辟新境界”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升主体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语境转化;立足伟大变革,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注入新时代内涵;拓展世界眼光,以中国智慧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 中国共产党 境界 理论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16
作者 张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汲取道德传统精髓,创新传统道德资源的转化体系;在实践遵循上,坚持道德建设的意识形态性与适度超越性的有机统一,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实现科学理性与时代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为全面提升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时代道德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长远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经验和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的飞跃,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新思想的创立,有着独特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具体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落实。“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深刻认识并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先春 李琦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6,共12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 党的二十大提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意蕴深远的重大命题,并强调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新使命。党建理论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和研究阐释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构建问题,是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环节。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拓新与理论积淀,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围绕这一重大命题,理论界从多个维度展开的学术探讨和研究阐释,为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提供了有效的学理支撑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已有研究文献分析表明,关于这一重大命题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尚在起步与破题阶段,理论研究呈现系统性、整体性不足的突出问题。尝试从价值意蕴、理论基础、主题主线、精髓要义、结构逻辑和构建要求等六个维度,研究和阐释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学理意蕴,并提出整体性的构建思路与体系框架,全面提高这一理论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学理性,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 党的建设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先驱——基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向度的考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安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共8页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又主动探索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原本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使命的文化形态得以有机融合和发展: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阐述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当之无愧的先驱者和光辉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化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