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1
作者
张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汲取道德传统精髓,创新传统道德资源的转化体系;在实践遵循上,坚持道德建设的意识形态性与适度超越性的有机统一,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实现科学理性与时代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为全面提升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
观
新时代道德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静
唐凯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共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架构完善更加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作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不仅强调促进价值观的转化认同,还注重坚定文化自信以推动文化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架构完善更加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作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不仅强调促进价值观的转化认同,还注重坚定文化自信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更应最终落脚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道德建设
构建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伦理秩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诉求与应然指向
3
作者
王艺腾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传统伦理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构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型伦理秩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体尊严”与“社会正义”是现代伦理秩序构建的价值基石,前者强调对个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后者注重社会资源的公平分...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传统伦理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构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型伦理秩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体尊严”与“社会正义”是现代伦理秩序构建的价值基石,前者强调对个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后者注重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制度正义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现代伦理秩序的实践准则体现为“权利意识”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既要求公民具备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也强调履行社会义务的集体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培育自信自立、公正和谐、开放包容的现代伦理秩序的内在诉求与应然指向,能有效推动古今中西伦理文明资源的融会贯通,促进人的生活秩序与心灵秩序的协调共振,达成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动态平衡,助力国家发展与全球治理的相融共济。阐释伦理与道德的“公”之属性,勾勒公民道德与现代伦理秩序的“法”之关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伦理秩序
新
时代
公民
道德
建设
伦理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谈高职生道德观教育
4
作者
魏娜
罗晰
《河北农机》
2020年第6期97-97,共1页
新时代,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文件的印发和执行对高职生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学...
新时代,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文件的印发和执行对高职生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面都有了可以具体参考的培养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新
时代
公民
道德
建设
实施纲要》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秀传统家训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实践创新
被引量:
3
5
作者
龙静云
马余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9,共7页
优秀传统家训蕴含丰富的家德教育思想,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慎独自省的修身之道、孝悌为本的睦亲之道、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尽忠报国的爱国之道展开,在历史上发挥着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维系家族长盛不衰、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自...
优秀传统家训蕴含丰富的家德教育思想,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慎独自省的修身之道、孝悌为本的睦亲之道、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尽忠报国的爱国之道展开,在历史上发挥着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维系家族长盛不衰、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自近现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受到多次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使得其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如何焕发传统优秀家训的现实价值,实现传统家训的实践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坚持贴近生活原则,遵循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规律;应将优秀传统家训中某些价值意义突出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以法律的刚性支持其发挥作用;应把优秀传统家训融入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全过程,夯实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途径;应有效利用新兴媒体资源优势,创新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家训
新
时代
家庭
道德
建设
传承发展
实践创
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修身成德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复兴的道德支撑
被引量:
1
6
作者
彭秋归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3期19-27,共9页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修身成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修身成德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对于新时代个人道德养成、国家治理...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修身成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修身成德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对于新时代个人道德养成、国家治理实践和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现代性价值;其核心要义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层面的价值要求和有机融合;其修养工夫注重学思行结合,通过学以修身、自省慎守、知行合一,以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修身成德
文化底蕴
新时代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1
作者
张瑞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武汉科技大学党委组织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96,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美育人研究”(23JDSZ3179)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生涯教育内容体系研究”(24Z231)的研究成果。
文摘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其深刻的科学意涵和鲜明的价值品性,揭示了道德的历史性与继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民性,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在思想指引上,把握道德本质属性,树立科学道德理性;在价值导向上,汲取道德传统精髓,创新传统道德资源的转化体系;在实践遵循上,坚持道德建设的意识形态性与适度超越性的有机统一,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实现科学理性与时代价值的统一。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新时代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为全面提升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道德
观
新时代道德建设
启示
分类号
D64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静
唐凯麟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河南工学院社科部
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33,共4页
基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伦理建设研究(2017BZX004)
文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架构完善更加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作用。立足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不仅强调促进价值观的转化认同,还注重坚定文化自信以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更应最终落脚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道德建设
构建路径
Key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moral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construction path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伦理秩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诉求与应然指向
3
作者
王艺腾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共8页
基金
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构建与实践创新研究”(24ZDA07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传统美德参与新时代道德话语构建研究”(22BZX08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共产党团结话语体系构建研究”(2024EKS01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对传统伦理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构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型伦理秩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个体尊严”与“社会正义”是现代伦理秩序构建的价值基石,前者强调对个体权利与自由的尊重,后者注重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与制度正义的实现。在此基础上,现代伦理秩序的实践准则体现为“权利意识”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既要求公民具备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也强调履行社会义务的集体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作为一项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培育自信自立、公正和谐、开放包容的现代伦理秩序的内在诉求与应然指向,能有效推动古今中西伦理文明资源的融会贯通,促进人的生活秩序与心灵秩序的协调共振,达成个人幸福与社会和谐的动态平衡,助力国家发展与全球治理的相融共济。阐释伦理与道德的“公”之属性,勾勒公民道德与现代伦理秩序的“法”之关联,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现代伦理秩序
新
时代
公民
道德
建设
伦理转型
中国式现代化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谈高职生道德观教育
4
作者
魏娜
罗晰
机构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河北农机》
2020年第6期97-97,共1页
文摘
新时代,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一文件的印发和执行对高职生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方面都有了可以具体参考的培养标准。
关键词
《
新
时代
公民
道德
建设
实施纲要》
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秀传统家训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实践创新
被引量:
3
5
作者
龙静云
马余露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理念视域下道德协调治理机制研究”(16CKS039)。
文摘
优秀传统家训蕴含丰富的家德教育思想,但其核心始终围绕慎独自省的修身之道、孝悌为本的睦亲之道、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尽忠报国的爱国之道展开,在历史上发挥着培养社会栋梁之才、维系家族长盛不衰、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然自近现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中华优秀传统家训受到多次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使得其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践中,如何焕发传统优秀家训的现实价值,实现传统家训的实践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坚持贴近生活原则,遵循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规律;应将优秀传统家训中某些价值意义突出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以法律的刚性支持其发挥作用;应把优秀传统家训融入政府、社区、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教育全过程,夯实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途径;应有效利用新兴媒体资源优势,创新优秀传统家训的传承发展方式。
关键词
优秀传统家训
新
时代
家庭
道德
建设
传承发展
实践创
新
分类号
B823.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修身成德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复兴的道德支撑
被引量:
1
6
作者
彭秋归
机构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3期19-27,共9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从小康中国到幸福中国”(项目编号:17WTA14)。
文摘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修身成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修身成德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沃土,对于新时代个人道德养成、国家治理实践和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具有重要的现代性价值;其核心要义包括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层面的价值要求和有机融合;其修养工夫注重学思行结合,通过学以修身、自省慎守、知行合一,以推动新时代道德建设,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习近平
修身成德
文化底蕴
新时代道德建设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对新时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张瑞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新时代道德建设的构建路径
张静
唐凯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伦理秩序: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诉求与应然指向
王艺腾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谈高职生道德观教育
魏娜
罗晰
《河北农机》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优秀传统家训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实践创新
龙静云
马余露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修身成德的文化传统与民族复兴的道德支撑
彭秋归
《毛泽东研究》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