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共政策价值中和:一项溯源性的政策议题——兼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政策意蕴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雪松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20-26,共7页
公共政策价值中和的"混合型"特征是解释政策实践的关键变量,并且成为政策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个根源性的政策问题,我国的国家治理环境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基本国情、矛盾主体、社会关切... 公共政策价值中和的"混合型"特征是解释政策实践的关键变量,并且成为政策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一个根源性的政策问题,我国的国家治理环境面临着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基本国情、矛盾主体、社会关切、供给侧等方面,促使国家治理逻辑发生转变,因而对价值中和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价值中和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伦理,重新权衡行政效率和社会公平,并将其作为发力点贯穿整个政策过程的始终,建构起公共政策之善的政策路径。这一议题在为公共政策实践提供理论参照的同时,描绘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价值中和 政策问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政策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论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玥 陈锡喜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7,共8页
推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前提是厘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过程。而要准确把握新矛盾转化过程内蕴的转化逻辑与程度这两个问题,需要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作为理论依据和阐释基点。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不仅规定或影响同一... 推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前提是厘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过程。而要准确把握新矛盾转化过程内蕴的转化逻辑与程度这两个问题,需要以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作为理论依据和阐释基点。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不仅规定或影响同一社会阶段中的其他矛盾,而且构成社会主要矛盾历史形式的共性,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以此为基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遵循基于社会生产状况变动而演化的规律性逻辑,并遵循"人民至上"的价值性逻辑。同时,社会生产的现状尚未达到社会主要矛盾完全质变的条件,新矛盾仍未超出人民需要与不充分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范围,故而新矛盾是原有矛盾的阶段性质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矛盾的本质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深刻内在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志飞 张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83,共4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认识、判断和最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人民主体地位的凸显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前提;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动力;依靠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认识、判断和最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逻辑。人民主体地位的凸显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前提;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动力;依靠人民群众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根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旷爱梅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34,共4页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总判断。要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必须从历史演变和理论演进的角度,客观把握生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现实和理论依据,准确掌握其理论内涵,并立足国内...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总判断。要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必须从历史演变和理论演进的角度,客观把握生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现实和理论依据,准确掌握其理论内涵,并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局面,科学谋划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举措,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如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形成依据 科学内涵 根本举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红艳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80,113,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对这一矛盾转化的科学表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价值追求、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有充分的客观事实依据,且这三个角度实际上是内在统一的。这一新的社会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对这一矛盾转化的科学表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价值追求、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有充分的客观事实依据,且这三个角度实际上是内在统一的。这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从价值维度看,蕴含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美好生活追求、人民共同富裕追求及人民评判标准下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价值内涵;从方法论维度看,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方法与"具体问题及具体分析"等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从客观事实维度看,客观反映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取代了之前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经取代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等基本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至上 不平衡 不充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 被引量:5
6
作者 任者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2,共11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凸显了美学路向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导向,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展现马克思主义美学新发展,运用新发展理念蕴含的丰富美学...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凸显了美学路向在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美学路向,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导向,遵循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原理,展现马克思主义美学新发展,运用新发展理念蕴含的丰富美学思想和美学元素,通过生态美建设、社会美构建、人之美培育,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生态美建设,为大众提供普惠的民生福祉;社会美构建,让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人之美培育,通过教育均衡化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深层次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美学路向 生态美 社会 人之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的平等问题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1-40,共10页
平等要求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维度,然而,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内存着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的平等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新时代人民的平等要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的不平等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 平等要求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维度,然而,新时代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内存着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蕴含的平等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新时代人民的平等要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的不平等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它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构成方面。有效化解和克服这一矛盾有利于从整体上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它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消除城乡之间不平衡发展内含的不平等;二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消除不同区域之间不平衡发展内含的不平等;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消除行业或产业不平衡发展内含的不平等,特别是消除我国经济社会不充分发展对不平衡发展内含的不平等的加剧;四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努力实现人民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平等问题 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充分 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要矛盾演进与我国三次“起来”伟大飞跃的内在逻辑——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而作
8
作者 周显信 许双双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1,共7页
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立足基本国情的变化,及时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确立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迎来了中华民族&... 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史。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立足基本国情的变化,及时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确立了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迎来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展现出理论自信与实践自觉互动发展的辩证图景。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通往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发展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政策评估的均衡性价值取向 被引量:3
9
作者 赵书松 吴思 彭忠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政策评估价值取向指导政策评估全过程,对政策的实践与结果影响深远。基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崭新论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均衡思想并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所秉持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全面... 政策评估价值取向指导政策评估全过程,对政策的实践与结果影响深远。基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崭新论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均衡思想并结合我国"十三五"时期所秉持的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政策评估的均衡性价值取向;并以贵州省为例,探讨均衡性价值取向在政策评估中的适用性和实现政策均衡的"有发展、有继承、有创新、有引领"四有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体制改革 公共政策评估 均衡性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动力和阻力的辩证关系——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被引量:3
10
作者 龚培河 郭高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6,共7页
改革是社会发展动力,但改革本身也需要动力,因为改革需要排除阻力。从生成关系上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构成矛盾统一体,相反相成。从斗争关系上看,二者构成函数关系,阻力是"自变量",动力是"因变量",改革投放... 改革是社会发展动力,但改革本身也需要动力,因为改革需要排除阻力。从生成关系上看,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阻力构成矛盾统一体,相反相成。从斗争关系上看,二者构成函数关系,阻力是"自变量",动力是"因变量",改革投放的动力大小取决于改革遇到的阻力大小。从转化关系上看,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者,是转化的推手,人民群众则是转化的主要对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转化的着力点,"四个伟大"是转化的抓手。要克服阻力,促进阻力向动力转化,实现动力增量,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充分发挥"四个伟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4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因应机制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立胜 张彩云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9,共10页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扣新时代特征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而提出的新战略。从历史根基、现实基础、实践要求和思想基础来看,目前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这些条...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扣新时代特征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向,为贯彻新发展理念而提出的新战略。从历史根基、现实基础、实践要求和思想基础来看,目前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这些条件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包括本质和主要内容两部分,回答了为谁建设、谁来建设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三个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安排分为五个环节:战略理念、战略主体、战略保障、战略重心、战略布局,这五个环节从行动先导、主体核心、主体力量、主权保障、制度保障、战略核心、战略中心和战略重点七个方面回答了怎样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