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长峰 左祥云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 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时代主题观、战略与策略的基本问题,以及制定战略策略的基本原则等内容。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的形成,既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的结合,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外交智慧与实践经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借鉴党的统一战线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适应时代变化的外交战略策略,并在新时代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战略策略框架。该框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的基本原理,发展出以时代方位、战略目标、伙伴关系、合作平台和道义感召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提供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解释工具,也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策略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马克思主义 战略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三重逻辑
2
作者 袁银传 范海燕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1,共8页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任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互结合,从...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任务。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互结合,从历史维度科学总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将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从理论维度深刻揭示和充分彰显“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和根本路径,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根基;从当代人类实践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出发,从实践维度破解新时代发展难题,在回答时代之问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使马克思主义不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中国马克思主义 发展 三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西建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个具有思想统领性的重大课题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8-19)以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推进理论创新基本精神为宗旨,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从根本上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国代表大会 问题导向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 深刻把握 时代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与文化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4
作者 龙柏林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1,共3页
2024年12月27—28日,由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学术研究杂志社、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课题组协办的“马... 2024年12月27—28日,由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主办,学术研究杂志社、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课题组协办的“马克思哲学的当代理解与文化守正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广东东莞召开,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展开了深入交流和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交流和对话 东莞理工学院 社会辩证法 马克思哲学 守正创 学术研究 广东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定位
5
作者 黄显中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6,共13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其进行明确定位。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位为党的优良作风,确立其对于党的建设的根本铸魂地位;定位为党的革命事业,确立其对于不断...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在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着眼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其进行明确定位。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定位为党的优良作风,确立其对于党的建设的根本铸魂地位;定位为党的革命事业,确立其对于不断夺取党的事业胜利的关键先导地位;定位为党的创新理论,确立其对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流地位;定位为党的实践智慧,确立其对于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水平的核心保障地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维”定位,为新时代新征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 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与当代价值
6
作者 顾成敏 杨哲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习近平经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四重维度深化了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唯物论层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规律,提出“两山理论”等生态文明发展范式,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在辩证法层面,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统筹供给需求关系、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和量变质变转化机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体系;在认识论层面,坚持实践导向与理论创新的辩证统一,通过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形成“理论—政策—实践”的动态反馈机制;在唯物史观维度,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并通过人民主体性实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习近平经济思想以系统观念为方法论核心,创新提出的“六个坚持”战略原则,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又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式现代化 发展理念 系统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论自觉、时代必然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子怡 胡海波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4,共7页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既是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铸就百年辉煌的经验总结,也是其在当代仍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考察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的方法论自觉,厘清“开辟新境界”的时代必然性,是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新时代“开辟新境界”所应遵循的实践进路的前提和基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结出丰硕理论成果的关键,就在于党始终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出发、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理论创新的方法论自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来检视,“开辟新境界”是顺应历史发展、实践发展、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继续“开辟新境界”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提升主体自觉,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语境转化;立足伟大变革,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注入新时代内涵;拓展世界眼光,以中国智慧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时代 中国共产党 境界 理论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体育哲学的出场语境与理论路向——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阐释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欣然 林雯慧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遵循。我国正处于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建设体育强国需要统揽全局、顶层设计、思维筹划,体育哲学的“思与问”,必将成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动力源。面向“思”的洞见:在马克思主义“在场”与“出场”生成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在感性直观与感性活动的实践唯物论中,寻找体育本体论、体育认识论、体育价值论、体育伦理学、体育人学存在论的出场语境。寻求“在”的批判:在马克思主义现实批判视角,对工业社会、技术理性、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还有对娱乐至死、对身体静态的反思中,寻找体育存在的哲学意义与理论路向,把握体育作为人的感性实践的生命活动。体育哲学是生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的感性实践”的存在论基础,从而探寻人的生命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 体育哲学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彰显了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的时代回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恪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长远发展,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汲取群众经验和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的飞跃,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新思想必将指引着新时代的中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这一新思想的创立,有着独特的科学依据、价值要义与实践进路,具体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落实。“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要深刻认识并坚持“两个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实践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理论标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普布次仁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命题与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鲜明的理论标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新境界的核心密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命题与原创性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和鲜明的理论标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和新境界的核心密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第二个结合”进一步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这是总结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中国 深刻把握 时代 重大命题 中华文明 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的“两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境界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新建 池忠军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8,共7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以"学哲学、用哲学"为根本依托的。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的过程,集中表现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即新时代的"两化"宏大实践叙事,并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以"学哲学、用哲学"为根本依托的。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的过程,集中表现为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即新时代的"两化"宏大实践叙事,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改变世界"的实践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统筹-协调-辩证"的方法论总体图景和新时代党员干部德性培养的科学路径,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远境界和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理论为方法 化理论为德性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习近平 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历史经验与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2
作者 张泽凝 《学习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6,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勇于创造的伟大历程。历史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必不可少的中间阶段,是由实践向理论升华的关键环节。中国共产党开拓进取、踔厉奋发的历史,恰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这部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凝练,要注重从主体维度、客体维度、过程维度进行深入探索,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经验 理论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2,共8页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继承创新、深刻领会并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精神要义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将马...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下继承创新、深刻领会并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的精神要义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中国化的现实逻辑和重大成果,将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境界。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理论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系统而完整的法哲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法的一般性原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具体原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原则。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不二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中国式现代化: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经济理论的研究》
14
作者 邓金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奇迹背后的“中共学”“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命题也逐渐成为时代显学。研究政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中的关键性作用,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经济奇迹背后的“中共学”“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命题也逐渐成为时代显学。研究政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中国共产党在创造中国经济奇迹中的关键性作用,揭示其背后的逻辑和经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现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经济奇迹 关键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 学习贯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70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基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审视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南海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6-11,共6页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来审视我国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包含“融合”—“分离”—“融合”三种形态,表现为三个阶段两度否定。第一阶段的“融合”与当时经济制度与产业水平相...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来审视我国70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历程,发现其包含“融合”—“分离”—“融合”三种形态,表现为三个阶段两度否定。第一阶段的“融合”与当时经济制度与产业水平相适应。第二阶段的“分离”是我国主动适应经济制度变革与国际市场竞争需要而做出的历史抉择,所表现出来的产教分离是要寻求新形势下新的“融合”。在新工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并逐渐走近中央,新的更高层级的产教“融合”条件已经具备,产教融合由此跨入第三个阶段——新时代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探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玉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43,共5页
在与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语言哲学对话时,我们时常处于“失语”或“失声”的状态,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韧生命力与时代价值,拓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展现新时代中国的理论与文化自信,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已经成... 在与西方哲学特别是西方语言哲学对话时,我们时常处于“失语”或“失声”的状态,为了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韧生命力与时代价值,拓展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展现新时代中国的理论与文化自信,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已经成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不可回避的课题。它的发展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明晰逻辑起点、厘清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发展的根本,保持适度的张力和开放性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马克思主义 语言哲学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时代际遇与创新路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秦法 赵梓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7,共7页
全面理性地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置于时代变迁的历史语境中,从现实生活与精神信仰的张力关系入手,才能真正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当代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生态中的真实际遇。在此基础上,以“现实... 全面理性地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置于时代变迁的历史语境中,从现实生活与精神信仰的张力关系入手,才能真正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当代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生态中的真实际遇。在此基础上,以“现实性”与“未来性”的关系为视角,以教育者和受教者的相关性为切入点,定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层次,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探寻更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营造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文化生态,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理论说服力与现实召唤力,增进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性,从而在现代价值体系和信仰谱系中,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之科学性、真理性、正当性、神圣性与崇高性的独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时代际遇 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谭群玉 周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45,共8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中国 毛泽东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13
19
作者 吴潜涛 潘一坡 +8 位作者 谢梦菲 蒋笃运 辛世俊 王鑫 王东虓 魏晓璐 尹红领 杨峻岭 刘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17,共26页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提出“两个结合”,科学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根据和实践要求,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了“金钥匙”。报告还首次专章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如何运用“两个结合”“金钥匙”指导支撑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新实践?本刊特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等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期待该专题能够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更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现实之问进行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化建设人才 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 拔尖创人才 多维思考 科教兴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笔谈) 被引量:16
20
作者 衣俊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政治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 时代使命 古希腊哲学 普遍性知识 西方哲学 笔谈 当代 哲学范式 苏格拉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