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37篇文章
< 1 2 2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结构分析
1
作者 田云刚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适应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适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推出了幸福、美丽、创新等价值观念,为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适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提出了普遍安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等价值观念,在价值观上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外贯通,它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的体系建构趋于完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 国内价值观 国际价值观 内外贯通 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问题》
2
作者 单连春 许振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化转型逐步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然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维度的伦理秩序重构需求。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以数字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伦理规范,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四重维度
3
作者 马福运 周鑫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新境界。应从理论之魂、文化之根、实践之基、未来之钥等四重维度,在“六个必须坚持”对马克...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新境界。应从理论之魂、文化之根、实践之基、未来之钥等四重维度,在“六个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中把握其发展性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把握其批判性逻辑、对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的升华中把握其创新性逻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中把握其真理性逻辑,从而更好地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逻辑理路和实践要求,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和方法论 六个必须坚持 生成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法解读
4
作者 杜丽华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从辩证法维度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助于进一步明证这一磅礴思想的真理伟力,又有助于彰显这一恢宏思想蕴含的辩证智慧,便于我们把握其精髓,提升辩证思维能力。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体现真理... 从辩证法维度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助于进一步明证这一磅礴思想的真理伟力,又有助于彰显这一恢宏思想蕴含的辩证智慧,便于我们把握其精髓,提升辩证思维能力。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体现真理辩证法,是真理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的里程碑式的环节;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唯物辩证法总特征,将联系发展观贯通始终;最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把握唯物辩证法核心,善用矛盾辩证法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真理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拯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38,共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与精神指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的行动纲领与精神指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凸显课程价值意义重大。高校要明确“融入目标”、理清“融入思路”、敲定“融入重点”、创新“融入方法”,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融入目标 融入思路 融入重点 融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开展研究型审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汉文 曹强 +1 位作者 贺东航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要求审计机关做实研究型审计。研究型审计的基本理论模型是“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和“资金—项目—政策—政治”的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模型,具有定位精准、宏微结合、顶天立地、切中本质的特征。该理论模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包含的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等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具体表现在:坚持人民至上,审计工作要关注和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守正创新,“守”审计政治属性与经济监督主责主业之正,“创”审计政治功能、宏观管理职能与工作方式之新;坚持系统观念,用全面系统的视野、普遍联系的观点、统筹规划的方法和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与解决审计问题;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审计方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审计工作要敏于发现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研究型审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审计领域的深刻贯彻与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方法论 审计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材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几点思考
7
作者 田心铭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2,共8页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 加快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指导”的科学内涵,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还是找个别词句,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以为引用有关本学科具体对象的论述就是坚持“指导”,找不到这样的论述就无法坚持“指导”,是把马克思主义仅仅当成了学术资源,而不是当作指导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论,防止和克服历史唯心主义“一般社会”论的影响,把问题摆到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去分析,不能从虚构的“一般社会”出发讨论问题。建构中国自主教材体系,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各学科中的问题,建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科学等在内的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材体系 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之维
8
作者 孙建茵 孙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6,共9页
习近平大历史观整体思维方法是从历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人民性视角分析并把握历史趋势、历史脉动和历史走向的分析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空间和主—客体间存在着普... 习近平大历史观整体思维方法是从历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人民性视角分析并把握历史趋势、历史脉动和历史走向的分析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性发展。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时间、空间和主—客体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即历史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空间上的关联性,以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具体而言,首先从历时性上看,历史是持续的和发展的总过程,应从整体性视角认识历史趋势;其次从共时性上看,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并非孤立地存在于世界历史之外,而是作为世界历史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应从系统性视角把握历史脉动;最后从主—客观因素来看,历史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创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应从人民性视角看待历史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大历史观 整体思维 历史唯物主义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实践——以“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为例
9
作者 杨涛 苏姝 +1 位作者 于鑫 张竹昕 《贵州农机化》 2024年第4期46-48,共3页
通过深入研究“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借助案例引导、知识融合、实践探究等多元教学策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效力和对提升学生认同感、促进... 通过深入研究“贵州旅游资源概论”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深化高等教育。借助案例引导、知识融合、实践探究等多元教学策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效力和对提升学生认同感、促进认知接受的潜在价值。教材设计与实践环节,特别强调思想在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中的应用,致力于培养全球视野和深刻社会洞见的新一代青年。结合显性与隐性思政教学方法,提出了“趣点、要点、创点”等多维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促进深刻思考和个人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课程思政 路径 贵州旅游资源概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永辉 李雁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57,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总体指导思...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青年价值观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新时代的重大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我国青年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应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等四个维度完整把握,其主要围绕着"为何要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如何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展开,包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鼓励青年勤学苦练、敢于创新创造;帮助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进一步深化对广大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党管青年"的重要原则等六项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青年价值观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进路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波 王立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8-61,共4页
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环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应坚持以理性认知为前提、以情感体验为... 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是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环节。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应坚持以理性认知为前提、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思想认同为关键和以实践转化为旨归的内在逻辑。新时代做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夯实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理论基础;守好日常生活主阵地,丰富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方式方法;巧用网络媒体,营造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舆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 青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信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逻辑结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玲玲 邱耕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4,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视阈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等重大问题的根本观点,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方法。在世界观和方法论视阈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两种逻辑:知识逻辑和观念逻辑;表现为两种形态:科学知识形态和观念意识形态。该思想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具有解释世界的功能;又是一种观念形态,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该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知识和观念两大形态的逻辑架构下,分别实现着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统一。作为真理性和人民性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本源性意义,为新时代深入理解和掌握“六个必须坚持”提供了答案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世界观 方法论 知识形态 观念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论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凡健 刘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94-96,共3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凝心铸魂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了实现凝心铸魂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主题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以此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思想建设 凝心铸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鹏 罗文东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89,共1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历史方位,提出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擘画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党和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研判中国历史方位,提出引领时代潮流和建设美好世界的新思想,擘画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和文明转型的新蓝图,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而且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和新阶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世界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颜晓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结晶、实践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的时代,必将创造出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述新时代新的文化...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结晶、实践的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的时代,必将创造出属于这个新时代的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阐述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使命 实践创 文化传承发展 社会变革 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被引量:5
16
作者 唐明燕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中蕴含一以贯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人民至上”是整个思想的价值支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整个思想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守正创新”是整个思想建构的基本方式。这些一以贯之的精神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现,又合理继承、转化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0,34,共10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责任担当的关键课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关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责任担当的关键课程。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对于更好运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只有深入领会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价值逻辑,全面考察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现实逻辑,树立科学转化的理念逻辑,构建卓有成效的实践逻辑,才能更好地完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建设高质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教材体系 教学体系 科学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成效与提升——基于高校思政课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的实效性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摸清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真实成效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关键课程作用的实践前提。课题组构建入脑入心成效的“认知-认同-践行-信仰”四重维度的考量机制,经实证研究发现,高... 摸清高校思政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真实成效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关键课程作用的实践前提。课题组构建入脑入心成效的“认知-认同-践行-信仰”四重维度的考量机制,经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思政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在理论认知度、情感认同度、理论指导性、整体性成效上均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症候分析,主要存在本领恐慌、主体缺位、方式单一、理论发散、深度匮乏、案例平庸等问题,这影响了入脑入心成效。故应以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的问题链教学体系为抓手,切实推进入脑入心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入脑入心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
19
作者 安翔宇 王明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研究,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从“一块整钢”“科学体系”“理论结晶”的思想定位来看,这一思想体现着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的本质规定性。立足党的二十大对这...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研究,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从“一块整钢”“科学体系”“理论结晶”的思想定位来看,这一思想体现着整体性系统性学理性的本质规定性。立足党的二十大对这一思想的新定位新诠释新升华,从“一块整钢”完整把握思想内容、思想特质、思想哲学的整体性,从“科学体系”全面把握逻辑展开、要素组合、层次结构的系统性,从“理论结晶”深刻把握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世界性贡献的学理性,是从本质规定性上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内在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整体性 系统性 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的动态与评析——基于WOS核心合集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昊举 张富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6,共1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具有相当关注度,具备成果产出、作者群体、期刊平台等基本要素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强党之问”,分别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筑牢道路根基、何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具有相当关注度,具备成果产出、作者群体、期刊平台等基本要素支撑;研究内容聚焦“道路之问”“强国之问”“强党之问”,分别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何以筑牢道路根基、何以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方向、何以破解“历史周期率”难题;研究方法出现注重“小问题、多学科、重实践”趋向的局部转圜,但在研究价值立场上,“西方中心论”疴症影响深远。未来研究应遵循“破局—立语—传意”原则,在解构海外学界话语霸权与专制叙事的基础上,完善外宣话语体系与传播平台,运用共情传播方式扩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影响力与辐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国研究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