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ICRP 141号报告的^(241)Am吸入后滞留份额计算及新旧模型异同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倩兰
骆志平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6,共10页
采用Matlab Simulink建立一个基于ICRP 141号报告的超铀核素生物动力学模型(简称新模型)的滞留份额计算程序,用此程序计算了工作参考人(平均呼吸道速率1.2 m^(3)/h)吸入AMAD 5μm的镅气溶胶后的滞留份额,并对ICRP新旧模型进行了比较。...
采用Matlab Simulink建立一个基于ICRP 141号报告的超铀核素生物动力学模型(简称新模型)的滞留份额计算程序,用此程序计算了工作参考人(平均呼吸道速率1.2 m^(3)/h)吸入AMAD 5μm的镅气溶胶后的滞留份额,并对ICRP新旧模型进行了比较。新模型滞留份额计算结果表明:(1)不同镅吸收入血类型、不同AMAD粒径对肺、骨骼、肝脏滞留份额影响显著,内照射评价前需重点确认这两项源项参数;(2)S类镅气溶胶吸入后,1000天以后主要滞留在肺部、骨骼;F类镅主要富集在骨骼、肝脏器官中;M类镅在早期肺部、骨骼、肝脏中滞留份额相当,因此对于不同吸收类型,内照射直接测量的重点应有所针对性。新旧模型的异同为:(1)对于肺部滞留份额,S类、M类镅气溶胶吸入后肺部滞留在短期(1000天以内)接近,中长期(1000天及以上)新模型的计算值显著高于(高数倍及更大)旧模型,长期滞留M类比S类的新旧模型差异更大;对F类镅从第一天开始新、旧模型计算的肺部滞留份额差异巨大。(2)对于骨骼、肝脏滞留份额,S镅气溶胶吸入后,中长期计算值新模型显著高于旧模型;短期计算值新、旧模型相近;对于M、F类镅,新模型计算的骨骼、肝脏滞留份额明显低于旧模型,且F类镅新旧模型差异比M类镅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P
141号报告
呼吸道
模型
滞留份额
新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老化方式下新旧沥青的扩散融合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秀君
董力铭
+2 位作者
孙悦
张恒
赵麟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分别制备了热氧老化沥青和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构建了新、旧沥青双层扩散模型,并且通过相对浓度与扩散系数的模拟计算、拉拔试验与荧光显微镜试验研究了新、旧沥青扩散融合程度与温度、沥青四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更不...
分别制备了热氧老化沥青和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构建了新、旧沥青双层扩散模型,并且通过相对浓度与扩散系数的模拟计算、拉拔试验与荧光显微镜试验研究了新、旧沥青扩散融合程度与温度、沥青四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更不易与基质沥青扩散融合,与基质沥青的黏附性较差;在10~40℃内,新、旧沥青能够快速扩散融合,超过40℃后,升高温度对扩散融合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且对热氧-紫外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的扩散融合促进作用的减小速率更大;沥青四组分扩散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经紫外老化后,四组分的扩散系数均有所下降,沥青质的降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新
旧
沥青双层扩散
模型
分子动力学
老化沥青
相对浓度
扩散系数
拉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ICRP 141号报告模型计算吸入^(241)Am后的排泄份额及剂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倩兰
骆志平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200,共8页
依据更丰富的受照人员实测数据,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41号报告呼吸道模型及系统模型为代表的新模型及剂量转换系数相比旧模型及剂量转换系数具有更高可信度。对于目前超铀核素吸入后的基于间接测量的内照射评价来说,新、旧模型...
依据更丰富的受照人员实测数据,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41号报告呼吸道模型及系统模型为代表的新模型及剂量转换系数相比旧模型及剂量转换系数具有更高可信度。对于目前超铀核素吸入后的基于间接测量的内照射评价来说,新、旧模型带来的计算结果的异同很重要。本文基于ICRP 141号报告为代表的新生物动力学模型建立超铀核素的滞留、排泄份额计算程序,并分别对工作参考人吸入S、M、F类^(241)Am 气溶胶(AMAD 5μm)后的尿、粪排泄份额进行新、旧模型计算值对比,发现了新、旧模型计算值的显著差异,且基于尿、粪样中^(241)Am 估算有效剂量上,新、旧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也显著。基于尿粪的间接测量的内照射评价标准后期可视情况根据新模型计算值进行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P
141号报告
呼吸道
模型
排泄份额
新
、
旧
模型
对比
异同
间接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CRP 141号报告的^(241)Am吸入后滞留份额计算及新旧模型异同
被引量:
5
1
作者
陈倩兰
骆志平
刘森林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出处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6,共10页
文摘
采用Matlab Simulink建立一个基于ICRP 141号报告的超铀核素生物动力学模型(简称新模型)的滞留份额计算程序,用此程序计算了工作参考人(平均呼吸道速率1.2 m^(3)/h)吸入AMAD 5μm的镅气溶胶后的滞留份额,并对ICRP新旧模型进行了比较。新模型滞留份额计算结果表明:(1)不同镅吸收入血类型、不同AMAD粒径对肺、骨骼、肝脏滞留份额影响显著,内照射评价前需重点确认这两项源项参数;(2)S类镅气溶胶吸入后,1000天以后主要滞留在肺部、骨骼;F类镅主要富集在骨骼、肝脏器官中;M类镅在早期肺部、骨骼、肝脏中滞留份额相当,因此对于不同吸收类型,内照射直接测量的重点应有所针对性。新旧模型的异同为:(1)对于肺部滞留份额,S类、M类镅气溶胶吸入后肺部滞留在短期(1000天以内)接近,中长期(1000天及以上)新模型的计算值显著高于(高数倍及更大)旧模型,长期滞留M类比S类的新旧模型差异更大;对F类镅从第一天开始新、旧模型计算的肺部滞留份额差异巨大。(2)对于骨骼、肝脏滞留份额,S镅气溶胶吸入后,中长期计算值新模型显著高于旧模型;短期计算值新、旧模型相近;对于M、F类镅,新模型计算的骨骼、肝脏滞留份额明显低于旧模型,且F类镅新旧模型差异比M类镅更显著。
关键词
ICRP
141号报告
呼吸道
模型
滞留份额
新旧模型
Keywords
ICRP 141 Publication
HATM
retention per intake
new and old models
分类号
R144.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老化方式下新旧沥青的扩散融合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秀君
董力铭
孙悦
张恒
赵麟昊
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上海力进铝制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致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文摘
分别制备了热氧老化沥青和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构建了新、旧沥青双层扩散模型,并且通过相对浓度与扩散系数的模拟计算、拉拔试验与荧光显微镜试验研究了新、旧沥青扩散融合程度与温度、沥青四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热氧-紫外老化沥青更不易与基质沥青扩散融合,与基质沥青的黏附性较差;在10~40℃内,新、旧沥青能够快速扩散融合,超过40℃后,升高温度对扩散融合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且对热氧-紫外老化沥青与基质沥青的扩散融合促进作用的减小速率更大;沥青四组分扩散系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经紫外老化后,四组分的扩散系数均有所下降,沥青质的降幅最大.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新
旧
沥青双层扩散
模型
分子动力学
老化沥青
相对浓度
扩散系数
拉拔试验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double-layers diffusion model of virgin and aging asphalt
molecular dynamic
aging asphalt
relative concentrat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pull-off tensile test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ICRP 141号报告模型计算吸入^(241)Am后的排泄份额及剂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倩兰
骆志平
刘森林
机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出处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200,共8页
文摘
依据更丰富的受照人员实测数据,以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41号报告呼吸道模型及系统模型为代表的新模型及剂量转换系数相比旧模型及剂量转换系数具有更高可信度。对于目前超铀核素吸入后的基于间接测量的内照射评价来说,新、旧模型带来的计算结果的异同很重要。本文基于ICRP 141号报告为代表的新生物动力学模型建立超铀核素的滞留、排泄份额计算程序,并分别对工作参考人吸入S、M、F类^(241)Am 气溶胶(AMAD 5μm)后的尿、粪排泄份额进行新、旧模型计算值对比,发现了新、旧模型计算值的显著差异,且基于尿、粪样中^(241)Am 估算有效剂量上,新、旧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也显著。基于尿粪的间接测量的内照射评价标准后期可视情况根据新模型计算值进行修订。
关键词
ICRP
141号报告
呼吸道
模型
排泄份额
新
、
旧
模型
对比
异同
间接测量
Keywords
ICRP No.141
HRTM
excretion fraction
new and old models
comparison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excreta monitoring
分类号
R144.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ICRP 141号报告的^(241)Am吸入后滞留份额计算及新旧模型异同
陈倩兰
骆志平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老化方式下新旧沥青的扩散融合
李秀君
董力铭
孙悦
张恒
赵麟昊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ICRP 141号报告模型计算吸入^(241)Am后的排泄份额及剂量的对比分析
陈倩兰
骆志平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