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赋史研究的新开拓——马积高的《赋史》评介
1
作者
龙头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40-142,共3页
由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马积高教授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赋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里,赋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引人瞩目的品种。然而,当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进入文学史的宝库之后...
由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马积高教授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赋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里,赋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引人瞩目的品种。然而,当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进入文学史的宝库之后,近数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它却一直受到冷遇,不仅赋史付诸阙如,就是研究者也寥若晨星。建国以后,学术界虽也有如骆绍宾、游国恩诸先生,或曾着手破土,或曾立志动工,但他们都未能实现自己的宏愿而賚志以殁。本书作者在赋学尚被冷落的时代,毅然挑起了这一艰巨的重担,筚路蓝褛,以启山林,旁搜远绍,寻其坠绪,发愤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辞赋
新
开拓
新文赋
文学史
文化史
宫体
韵文
艳情
骈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德裕赋与中晚唐赋的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曲景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3,共5页
李德裕是中晚唐辞赋大家,惜其赋作一向不被学界重视。他以议论入赋,渗透人生感悟及哲学思考;他以独特的赋前注和赋中注为特征,希望当世及后世理解其赋中意。以形式而言,他的语言简省自然,句式不骈不散。李德裕是唐人"新文赋"...
李德裕是中晚唐辞赋大家,惜其赋作一向不被学界重视。他以议论入赋,渗透人生感悟及哲学思考;他以独特的赋前注和赋中注为特征,希望当世及后世理解其赋中意。以形式而言,他的语言简省自然,句式不骈不散。李德裕是唐人"新文赋"的杰出代表,在中晚唐赋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赋
中晚唐
新文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赋学批评述要
3
作者
王以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9-84,共6页
唐代赋学突出的特点是形成群体性批评态势。史学家们反对齐梁浮艳文风,却能推尊屈宋汉魏,评价较为客观。古文家则矫枉过正,对屈宋进行了不恰当的抨击。诗赋家之论主要是叙其作赋之缘由和大旨,是其创作中的感性体验。宋代赋论最为可...
唐代赋学突出的特点是形成群体性批评态势。史学家们反对齐梁浮艳文风,却能推尊屈宋汉魏,评价较为客观。古文家则矫枉过正,对屈宋进行了不恰当的抨击。诗赋家之论主要是叙其作赋之缘由和大旨,是其创作中的感性体验。宋代赋论最为可观者在于骚赋研究,“祖骚宗汉”说成为后世古赋派最集中的理论层次。唐宋律赋研究涉及体制演变和创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批评
古赋
杂体赋
新文赋
律赋
祖骚宗汉
以悲为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赋史研究的新开拓——马积高的《赋史》评介
1
作者
龙头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87年第4期140-142,共3页
文摘
由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马积高教授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赋史》,终于同读者见面了!在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里,赋是一个颇具民族特色、引人瞩目的品种。然而,当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一笔珍贵的文学遗产进入文学史的宝库之后,近数十年由于种种原因它却一直受到冷遇,不仅赋史付诸阙如,就是研究者也寥若晨星。建国以后,学术界虽也有如骆绍宾、游国恩诸先生,或曾着手破土,或曾立志动工,但他们都未能实现自己的宏愿而賚志以殁。本书作者在赋学尚被冷落的时代,毅然挑起了这一艰巨的重担,筚路蓝褛,以启山林,旁搜远绍,寻其坠绪,发愤多年。
关键词
汉赋
辞赋
新
开拓
新文赋
文学史
文化史
宫体
韵文
艳情
骈赋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德裕赋与中晚唐赋的发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曲景毅
机构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3,共5页
文摘
李德裕是中晚唐辞赋大家,惜其赋作一向不被学界重视。他以议论入赋,渗透人生感悟及哲学思考;他以独特的赋前注和赋中注为特征,希望当世及后世理解其赋中意。以形式而言,他的语言简省自然,句式不骈不散。李德裕是唐人"新文赋"的杰出代表,在中晚唐赋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
李德裕
赋
中晚唐
新文赋
分类号
I309.9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赋学批评述要
3
作者
王以宪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79-84,共6页
文摘
唐代赋学突出的特点是形成群体性批评态势。史学家们反对齐梁浮艳文风,却能推尊屈宋汉魏,评价较为客观。古文家则矫枉过正,对屈宋进行了不恰当的抨击。诗赋家之论主要是叙其作赋之缘由和大旨,是其创作中的感性体验。宋代赋论最为可观者在于骚赋研究,“祖骚宗汉”说成为后世古赋派最集中的理论层次。唐宋律赋研究涉及体制演变和创作方法。
关键词
群体性批评
古赋
杂体赋
新文赋
律赋
祖骚宗汉
以悲为美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赋史研究的新开拓——马积高的《赋史》评介
龙头
《中国文学研究》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李德裕赋与中晚唐赋的发展
曲景毅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宋赋学批评述要
王以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