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67
1
作者
吕林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9,共11页
“新文科”的提出其实是嵌入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之中的,由此,“新文科”的“教育构建”不仅是其深层之意,亦是其未来应当着墨的关键方面。“新文科教育”建设的价值蕴意体现为对“外部时代”和“内部知识”所具有的“快速变动”...
“新文科”的提出其实是嵌入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之中的,由此,“新文科”的“教育构建”不仅是其深层之意,亦是其未来应当着墨的关键方面。“新文科教育”建设的价值蕴意体现为对“外部时代”和“内部知识”所具有的“快速变动”和“激烈交往”之双重特质的深刻回应。“新文科教育”建设的核心内涵指向于“回归文科教育的育人本质”,并具体体现为:培育“有价值引领的人”,创生“突破边界”的文科课堂,打造多样而灵动的“育人共同体”,构建“超越绩效”的成长性评价。“新文科教育”建设的实践路径是“观念和行动的协同展开”,并具体表现为:要在观念上树立“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文科理念,要在行动上落实“关联实践、创新活动、资源投入”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教育
育人本质
价值引领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智赋能·融界贯通:高校文学跨界创意教学的新路径
2
作者
凌逾
钟佳倪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29,共6页
基于数字技术重构知识传播的时代语境,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融入高校文学教学体系,探讨数智赋能与跨界融通如何共同推动文学创意教学新路径。构建人机双师协同机制,突破学科壁垒,依托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经典文本的跨媒介...
基于数字技术重构知识传播的时代语境,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融入高校文学教学体系,探讨数智赋能与跨界融通如何共同推动文学创意教学新路径。构建人机双师协同机制,突破学科壁垒,依托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经典文本的跨媒介再生,实现从单一文学训练向数字人文素养的转型。建立动态追踪的教学评价机制,验证跨界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创意潜能、培养复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性,思考技术逻辑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为破解文科教育数字化困局提供方法论参照。助力构建兼具文化传承效能与未来适应性的全人培养体系,推动新文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创意教学
新文科教育
数智赋能
融界贯通
沉浸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67
1
作者
吕林海
机构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中国一流大学‘拔尖计划’本科生的深层学习研究”(BIA180169)。
文摘
“新文科”的提出其实是嵌入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之中的,由此,“新文科”的“教育构建”不仅是其深层之意,亦是其未来应当着墨的关键方面。“新文科教育”建设的价值蕴意体现为对“外部时代”和“内部知识”所具有的“快速变动”和“激烈交往”之双重特质的深刻回应。“新文科教育”建设的核心内涵指向于“回归文科教育的育人本质”,并具体体现为:培育“有价值引领的人”,创生“突破边界”的文科课堂,打造多样而灵动的“育人共同体”,构建“超越绩效”的成长性评价。“新文科教育”建设的实践路径是“观念和行动的协同展开”,并具体表现为:要在观念上树立“价值引领、文化自信、开放包容”的文科理念,要在行动上落实“关联实践、创新活动、资源投入”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新文科教育
育人本质
价值引领
文化自信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education
essence of education
value leading
cultural confidence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智赋能·融界贯通:高校文学跨界创意教学的新路径
2
作者
凌逾
钟佳倪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
不详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2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智能时代中国文艺与科技融媒介传播研究”(21AZW021)。
文摘
基于数字技术重构知识传播的时代语境,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等技术融入高校文学教学体系,探讨数智赋能与跨界融通如何共同推动文学创意教学新路径。构建人机双师协同机制,突破学科壁垒,依托沉浸式学习场景推动经典文本的跨媒介再生,实现从单一文学训练向数字人文素养的转型。建立动态追踪的教学评价机制,验证跨界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创意潜能、培养复合思维能力的有效性,思考技术逻辑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为破解文科教育数字化困局提供方法论参照。助力构建兼具文化传承效能与未来适应性的全人培养体系,推动新文科建设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跨界创意教学
新文科教育
数智赋能
融界贯通
沉浸学习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I0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
吕林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智赋能·融界贯通:高校文学跨界创意教学的新路径
凌逾
钟佳倪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