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启蒙政治到国家治理视角的转变——《资本论》政治哲学的当代意义与新现代文明类型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鲁绍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0,共7页
启蒙政治所强调的自由、平等、劳动等理念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要求,虽然有进步性(政治解放),但由于资本主义的财产所有权和功利主义的精神体系这一历史性的定在,掏空了其所具有的革命与进步特质,启蒙政治最终沦为资本逻辑的从属性原... 启蒙政治所强调的自由、平等、劳动等理念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要求,虽然有进步性(政治解放),但由于资本主义的财产所有权和功利主义的精神体系这一历史性的定在,掏空了其所具有的革命与进步特质,启蒙政治最终沦为资本逻辑的从属性原则。因此,对启蒙政治的批判性救赎就不能从启蒙政治本身入手,否则就会流于主观自由的价值伦理批判。但也不能依靠所谓的纯粹客观逻辑:依赖资本逻辑自身的演变,否定性地产生出新的文明类型来,从而陷入历史目的论、线性逻辑与命定论中不能自拔。唯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现实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通过更好发挥国家和政府的作用,将现代资本文明的逻辑内置、从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价值定向,才能现实地生成一种新的现代文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政治 国家治理 资本逻辑 新文明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根基
2
作者 段治文 张晓委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124,共9页
文明是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三个重要问题等待解答。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时空错置”下,如何标识有别于“西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古今错置”下,如何实现从传... 文明是洞悉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密码。中华文明与现代化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有三个重要问题等待解答。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时空错置”下,如何标识有别于“西方式”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明与现代化处于“古今错置”下,如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又如何打破“古今中西之争”开启新文明类型?解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因就需要对三重错置关系进行“中国式解答”。第一,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根脉,以“中国主体性”破解“西方中心论”,在文明赓续中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第二,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华文明为源脉,以“第二个结合”破解“传统—现代”二元对立论,在文明激活中型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代形态。第三,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在文明更新中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文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中国特色 现代形态 新文明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明论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捷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9,共10页
马克思主义根据世界历史的辩证法与发展趋势,区分了人类走向新文明类型的资本主义文明道路与社会主义文明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创制的社会主义文明道路,既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文明道路的理论构想,又凸显了中华文... 马克思主义根据世界历史的辩证法与发展趋势,区分了人类走向新文明类型的资本主义文明道路与社会主义文明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创制的社会主义文明道路,既印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文明道路的理论构想,又凸显了中华文明的鲜明特性与独特优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赓续了中华文明,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是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社会主义文明在中国获得了实体性的形态,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文明,也使中华文明在21世纪展现出了新的生机与时代风采,构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文明类型 社会主义文明道路 马克思主义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28
4
作者 吴晓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2,共8页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性开端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本质规定,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本质的关联,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性开端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本质规定,即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本质的关联,是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必须经过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社会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然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生本质关联的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发生本质的联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不仅展现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重大意义,而且展现出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对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是一种"世界历史意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在于:它在完成现代化任务的同时,在占有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正在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百年探索 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文明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