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四”后新文学作家古诗词创作探因 被引量:2
1
作者 谭旭东 卢力刚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2,154,共4页
新文学作家在“五四”后大量创作古诗词,这个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古诗词这种文体自身具有生存下来的生命力,这是古诗词能够在现代时期生存下来的前提条件;二是新文学作家自身的原因,这是古诗词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 新文学作家在“五四”后大量创作古诗词,这个现象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古诗词这种文体自身具有生存下来的生命力,这是古诗词能够在现代时期生存下来的前提条件;二是新文学作家自身的原因,这是古诗词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存在的关键;三是新诗本体存在的缺陷和新诗建设过程中经历的多重困惑,这是古诗词存在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作家 古诗词 创作主体 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夫龙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9,共6页
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已经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并对其创新思路作以初步前瞻,对于深化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新文学作家 侠文化 关系 研究述评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述评与反思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夫龙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31-45,共15页
将中国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文本置于侠文化理论视野下进行整体观照和详尽解读,以此透视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及对侠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改造思路,会有效地回应那些误读五四的论调。但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尤其是政治的或学... 将中国新文学作家及其作品文本置于侠文化理论视野下进行整体观照和详尽解读,以此透视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及对侠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现实改造思路,会有效地回应那些误读五四的论调。但长期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尤其是政治的或学术立场的原因,该课题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随着1990年代大陆侠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加上学界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一向被视为反传统的新文学作家与不受学界重视的侠文化取得了价值的契合点,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才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已经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其中,既有显著的成就,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对新文学作家与侠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进行述评并深入反思,对于深化该课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文学作家 侠文化 研究述评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学作家侠性心态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夫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和现代承传过程中,侠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深层,逐渐形成民族性中的侠性心态。新文学作家的侠性心态呈现为两大鲜明特色:一是以侠性和人性交融为特征的人格建构思路;二是以大小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积淀和现代承传过程中,侠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和文化心理深层,逐渐形成民族性中的侠性心态。新文学作家的侠性心态呈现为两大鲜明特色:一是以侠性和人性交融为特征的人格建构思路;二是以大小传统沟通为潜在意旨的文化建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作家 侠性心态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吴文化背景下的浙西新文学作家群
5
作者 徐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8-192,共5页
浙西新文学作家群是一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作家群体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这片文化土地有着不可割断的精神联系;其在精神取向、艺术思维、审美表现等方面所呈示的共趋性特征,显然受... 浙西新文学作家群是一个带有鲜明吴文化特色的作家群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个作家群体的形成,与其所处的这片文化土地有着不可割断的精神联系;其在精神取向、艺术思维、审美表现等方面所呈示的共趋性特征,显然受到深潜的吴文化精神的浸染。透过浙西新文学作家群体的研究,可更全面地认识到隐藏其背后的地域文化传统的滋养,可展示在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文学现象的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浙西 新文学作家 地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20世纪30年代创作旧体诗原因探析——兼谈旧体诗之于新文学作家的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丁晓妮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7-83,共7页
鲁迅一生共创作旧体诗52题67首,其中8题17首作于青年时期,以1912年的《哀范君三章》为分界,之后十余年没有旧体诗见世。考虑到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我的失恋》其实是白话诗,《替豆萁伸冤》和《吊卢骚》为杂文中的戏作,可以说,鲁... 鲁迅一生共创作旧体诗52题67首,其中8题17首作于青年时期,以1912年的《哀范君三章》为分界,之后十余年没有旧体诗见世。考虑到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我的失恋》其实是白话诗,《替豆萁伸冤》和《吊卢骚》为杂文中的戏作,可以说,鲁迅重新有意识大规模地创作旧体诗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中41题47首是在1931年及之后5年间创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作家 20世纪 30年代 旧体诗 诗创作 鲁迅 功能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新文学作家——从鲁迅的一个文学史论断说起
7
作者 郑战兵 马宏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3期97-107,共11页
鲁迅在其晚年谈及五四新文学的生成特点时曾经这样说过:"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潮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围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1) 对于他的这一文学史论断,我们表示完全赞同.的确,五四文学革命无论就其理论倡... 鲁迅在其晚年谈及五四新文学的生成特点时曾经这样说过:"新文学是在外国文学潮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围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1) 对于他的这一文学史论断,我们表示完全赞同.的确,五四文学革命无论就其理论倡导抑或创作实践而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欧洲近现代文学的自觉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观 新文学 新文学作家 鲁迅 文学作品 五四时期 古代文学 文学创作 五四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领新潮:浙江作家群领衔新文学流派的意义
8
作者 王嘉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3-217,共5页
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在相当程度上引领了中国现代文学新潮流,他们在新文学建设上往往有开拓者之功。其中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开新文学风气之先,并以作家群体的庞大及其多种成分构成使其有可能在多种文学流派形成中参与其间并取得领衔地位。
关键词 浙江 新文学作家 新文学流派 多元化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教育体制下的鲁迅讲演及新文学传承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宗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22,43,共12页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发表的一系列"格式特别"的现代小说,引起了文坛的高度重视;他被许多文学青年或社会名流邀请到学校讲演,同时也受到了热烈欢迎。鲁迅的讲演成为他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传播新文化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鲁迅思想 民国教育 新文学作家 关于鲁迅 现代小说 青年学生 文学创作 文学青年 魏晋风度 国文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大学中文系的知识体系与新文学的生存空间——以6所国立大学中文系的课程为中心实证考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卫威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2期71-79,共9页
这里选取中央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和外国文学系1932年度的课程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1934年上半年的课程表、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31年9月至1932年6月的课程表、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35年度的课程表。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新文学研究 中文系 新文学作家 外国文学 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现代大学 课程表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学现代主义的浪漫情愫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凌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1-66,共6页
关键词 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 西方现代派 西方现代主义 无名氏 现代派文学 施蛰存 徐志摩 林徽因 新文学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发展轨迹探寻
12
作者 王剑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萌芽,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其远祖,但作为一个流派的确立,是在本世纪的2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舶来品,是由西方传进来的。传进的... 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萌芽,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其远祖,但作为一个流派的确立,是在本世纪的20年代初。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舶来品,是由西方传进来的。传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留学法、德、日的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文学 中国新文学 发展轨迹 现实主义 象征主义 中国文学 新感觉派小说 新文学作家 西方现代主义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主义文学理论与新文学教育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园园 刘正伟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3,共5页
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教育的发生,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传播和吸收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理论的输入与传播成为建构新文学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但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以致... 20世纪20年代新文学教育的发生,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译介、传播和吸收是其中重要的推动力量,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理论的输入与传播成为建构新文学教育的重要理论资源。但长期以来,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以致于造成人们对现代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认知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育 印象主义 文学理论 新文学运动 表现主义 不知其所以然 自然主义文学 夏丏尊 新文学作家 教育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新文学的心理分折》
14
作者 傅正乾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7-128,共2页
最近读了李继凯同志的新著《新文学的心理分析》(陕西师大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仿佛我和继凯之间进行了一次不拘形式的关于新文学研究的对话与交流。 这部新著的封面上有几行醒目的题词:“生命之迷与文学之谜,对人类具有永恒的魅力。... 最近读了李继凯同志的新著《新文学的心理分析》(陕西师大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仿佛我和继凯之间进行了一次不拘形式的关于新文学研究的对话与交流。 这部新著的封面上有几行醒目的题词:“生命之迷与文学之谜,对人类具有永恒的魅力。只有新的生命,才能孕育新的文学;只有渴望和追求,才能创造新的生命和新的文学。”为了解开“生命之谜”与“文学之迷”这个带有永恒意义的理论命题,继凯从心理学、生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分 新文学研究 抗战文艺 新著 鲁迅与茅盾 现代主义作家 集中写出 读者意识 比较研究 新文学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作家年谱编撰的问题及反思
15
作者 付祥喜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7,共9页
年谱编撰始于宋代,盛于清代,至民国时期仍受学者重视。其中,作家年谱虽为大宗,但少见新文学作家年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家年谱编撰一度兴盛,然仍以古代文人为主,现代作家一般只有年表。20世纪80年代,作家年谱编撰再度兴盛,现代... 年谱编撰始于宋代,盛于清代,至民国时期仍受学者重视。其中,作家年谱虽为大宗,但少见新文学作家年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家年谱编撰一度兴盛,然仍以古代文人为主,现代作家一般只有年表。20世纪80年代,作家年谱编撰再度兴盛,现代作家年谱大量问世,有些作家甚至有多种年谱。近年来,现代作家年谱出现大规模重编迹象,以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洪治纲教授领衔编撰的“浙江现代文学名家年谱”为例,该书系共40部,目前已出版第一、二辑计23部。当代作家年谱编撰也兴盛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作家 年谱编撰 新文学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文化选择
16
作者 曹增渝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27,30,共4页
文化选择,作为一种群体的行为,从根本上讲乃是受制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五四”以来,随着中华民族走过的曲折道路,新文学作家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外来文化与乡土传统之间呈现着复杂的倾斜和变化。 五四时期是向外来文化的一次空前规模... 文化选择,作为一种群体的行为,从根本上讲乃是受制于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五四”以来,随着中华民族走过的曲折道路,新文学作家的文化价值取向在外来文化与乡土传统之间呈现着复杂的倾斜和变化。 五四时期是向外来文化的一次空前规模的大倾斜。先进的思想战士和文化战士无不激烈地主张全盘否定传统。陈独秀认为“旧有之孔教”与“新输入之欧化”之间“绝无调合两全之余地”,胡适提出“全盘西化”,鲁迅号召青年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选择 中国新文学 外来文化 作家 民族 鲁迅 新文学作家 战争 上传 深层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試論“五四”新文学陣营的分裂
17
作者 万平近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4年第2期44-75,共32页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文学也不例外。我国现代文学领域内充满着极其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五四”时期新文学领域内矛盾和斗争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新文学阵营...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的,文学也不例外。我国现代文学领域内充满着极其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五四”时期新文学领域内矛盾和斗争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新文学阵营出现了种种分裂。瞿秋白在《【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对包括新文学阵营在内的“五四”新文化阵营的分裂,作了历史的分析,将这种分裂称之为“伟大的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学作家 文学革命运动 文学作品 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新文学运动 帝国主义 文化革命 分裂 革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言的乡村立场和文学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仲明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9,共4页
中国新文学作家书写乡村大致有这么几种立场:一是站在启蒙立场上的乡村批判。代表作家有鲁迅等。他们主要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审视和批判乡村文化的弊端,借之以对整个民族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二是现代文明反思立场上的乡村文化怀恋。... 中国新文学作家书写乡村大致有这么几种立场:一是站在启蒙立场上的乡村批判。代表作家有鲁迅等。他们主要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审视和批判乡村文化的弊端,借之以对整个民族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二是现代文明反思立场上的乡村文化怀恋。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 文学意义 批判性反思 莫言 代表作家 现代文明 新文学作家 启蒙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溯本求源 明体见用——管窥赵普光《书话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学术理路
19
作者 施学云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6-99,共4页
与小说、诗歌等文体不同,书话创作虽文脉延传,蔚为大观,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建立起与之相互证的理论话语体系。窃以为,一是书话的非功利性使然。虽有借书话作文明批评或思想启蒙的,但总体而言,书话是非功利的,颇不似小说、诗歌能与时代、... 与小说、诗歌等文体不同,书话创作虽文脉延传,蔚为大观,遗憾的是一直没有建立起与之相互证的理论话语体系。窃以为,一是书话的非功利性使然。虽有借书话作文明批评或思想启蒙的,但总体而言,书话是非功利的,颇不似小说、诗歌能与时代、社会、民族和革命政治等宏大主题迅速对接,成为嘹亮的文体。即或以报刊文艺副刊为阵地传播,似乎也难逃其边缘化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中国文学 学术理路 文艺副刊 非功利性 溯本求源 话语体系 思想启蒙 新文学作家 散文理论 合目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弗洛伊德学说对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厚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57-64,共8页
弗洛伊德的名字就象一个幽灵,它的怪影渗透了我们时代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本世纪初叶,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这个幽灵也出现在中国。他的惊世骇俗的精神分析理论,引起了当时正在向旧传统作战的新文学作家们的注意,对我国现代文学观念、... 弗洛伊德的名字就象一个幽灵,它的怪影渗透了我们时代精神文化的许多领域。本世纪初叶,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这个幽灵也出现在中国。他的惊世骇俗的精神分析理论,引起了当时正在向旧传统作战的新文学作家们的注意,对我国现代文学观念、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复杂的影响。本文拟就文学观念方面所受影响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弗洛伊德学说 文学观念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时代精神 旧传统 精神分析理论 幽灵 新文学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