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兴起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冬梅 俞启定 于述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3期30-34,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史上曾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教育本土化运动———“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它是对19世纪末中国“新教育”制度模仿移植外国教育造成的中国新教育外国化的反动。“新教育”运动是循着国势渐微———教育不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史上曾发生过一场轰轰烈烈教育本土化运动———“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它是对19世纪末中国“新教育”制度模仿移植外国教育造成的中国新教育外国化的反动。“新教育”运动是循着国势渐微———教育不良———移植模仿这一自然逻辑思维展开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主张立足中国国情,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中国化 兴起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育中国化:论庄泽宣的比较教育思想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伟 郑文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158,160,共7页
庄泽宣是中国早期三大比较教育学者之一,终身把促进"新教育中国化"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价值。为此,他积极探索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并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敏锐挖掘中国教育改造之歧途,深入探讨中国教育改造之正道。庄泽宣... 庄泽宣是中国早期三大比较教育学者之一,终身把促进"新教育中国化"作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核心价值。为此,他积极探索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并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敏锐挖掘中国教育改造之歧途,深入探讨中国教育改造之正道。庄泽宣的"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在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泽宣 比较教育研究 新教育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新城新教育中国化思想解读——基于情感现象学的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冬梅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主要倡行者的舒新城,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具有浓郁的传统教育的色彩。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表明,舒新城奠基于对传统教育的爱和对新式教育的恨的情感体验,给予了传统教育以肯定的价值,导致...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主要倡行者的舒新城,其新教育中国化思想具有浓郁的传统教育的色彩。舍勒的情感现象学表明,舒新城奠基于对传统教育的爱和对新式教育的恨的情感体验,给予了传统教育以肯定的价值,导致了他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的传统教育取向。舍勒的情感现象学启示我们,对教育家情感的关注,也许将使我们的思想研究更加完整、丰满和厚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中国化思想 舍勒 情感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海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3期57-59,共3页
“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教育,而是外国引进的。因此,从引进之时就存在中国化问题。随着新教育的发展,它和中国社会的脱节问题愈加突出,更多的教育家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投入到中国化教育改革中,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一... “新教育”不是中国社会土生土长的教育,而是外国引进的。因此,从引进之时就存在中国化问题。随着新教育的发展,它和中国社会的脱节问题愈加突出,更多的教育家认识到这一问题,并投入到中国化教育改革中,20世纪20~30年代形成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教育家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教育家们强调中国教育改革要立足中国国情,吸取中外教育经验。在实践中他们都对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给予了较多关注。而今,国际交流愈加频繁,中国化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当时关注的国民教育和乡村教育目前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所以,新教育中国化运动对当今教育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中国化运动 教育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中国化——古楳新教育中国化理论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海云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全球化带来了加速教育交流的必要,同时也为教育交流提供了平台。在教育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时,必然面临如何使其中国化的问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中,古楳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学习外国教育经验... 全球化带来了加速教育交流的必要,同时也为教育交流提供了平台。在教育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时,必然面临如何使其中国化的问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教育中国化运动中,古楳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学习外国教育经验要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此他围绕"新教育背景"对影响教育发展的社会因素和中国的社会背景做了详尽分析。古楳的探索启示我们,在今天的教育中国化改革中要重新认识教育的本质,同时从事教育改革研究的工作者要深入中国社会了解社会现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中国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教育中国化 古楳 新教育中国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与新教育中国化的互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元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8,共3页
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研究机构是在新教育中国化运动背景下诞生的;其创设主旨也是为了进一步服务于新教育的中国化;其在创办后的实际运作中,亦是以推进新教育中国化为主要工作内容,开展了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出版了各类教育刊物和丛书,为我... 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研究机构是在新教育中国化运动背景下诞生的;其创设主旨也是为了进一步服务于新教育的中国化;其在创办后的实际运作中,亦是以推进新教育中国化为主要工作内容,开展了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出版了各类教育刊物和丛书,为我国新教育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教育研究机构 新教育中国化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教育中国化合法性论争
7
作者 吴冬梅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120,共6页
从1933年起,围绕着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书,各界展开了关于新教育中国化合法性的论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基于文化一体、传统与现代截然对立的文化观,反对新教育中国化;国民党政府官员基于强烈的政治诉求,赞成新教育中国化;而新教育中国化... 从1933年起,围绕着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书,各界展开了关于新教育中国化合法性的论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基于文化一体、传统与现代截然对立的文化观,反对新教育中国化;国民党政府官员基于强烈的政治诉求,赞成新教育中国化;而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的倡行者则基于根植传统、学习外国的理念,倡导新教育中国化。由于民族文化传统存在着天然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国民党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论断存在缺陷,因此,不论在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层面,新教育中国化都具有了强烈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教育中国化 合法性 论争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