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残茬覆盖农田遥感监测新指数
1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5年第3期73-73,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团队提出一个用于作物残茬覆盖农田遥感监测的新指数。相关成果发表在《农业中的计算机和电子产品(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关键词 农业资源 作物残茬覆盖 新指数 遥感监测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创新指数构建与案例考察 被引量:7
2
作者 钟瑛 李秋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146,共7页
创新日益成为时代热词、国家战略和全球共识,而创新评估多以主观判断为主,亟需一套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估体系。依据熊彼特创新理论、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以及集成创新理论和媒体丰富度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新媒体创新量化指标体系。该... 创新日益成为时代热词、国家战略和全球共识,而创新评估多以主观判断为主,亟需一套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估体系。依据熊彼特创新理论、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以及集成创新理论和媒体丰富度理论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新媒体创新量化指标体系。该指数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构成。将新媒体创新指数付诸考察科学选取的11类、106家具代表性的移动客户端,结果显示,新媒体创新中科技属性明显不足。研究认为,新媒体创新应全面结合媒体品质建设、科技属性驱动和用户价值主导,以有效提升综合创新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创新指数 移动客户端 媒体品质 科技属性 用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发展评估的三个阶段和基于“地球边界”的新指数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帅 诸大建 +2 位作者 陈海云 杜鹃 许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3-153,共11页
人类发展评估是公共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把人类发展评估研究识别为三个阶段,指出需要在第三阶段背景下开展深化研究。第一阶段对GDP用作人类发展衡量指标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提出用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替... 人类发展评估是公共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热点。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把人类发展评估研究识别为三个阶段,指出需要在第三阶段背景下开展深化研究。第一阶段对GDP用作人类发展衡量指标的合理性提出质疑,提出用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替代。第二阶段以“弱可持续”为依据,假设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可以互相替代,将生态环境影响的“绝对值”融入人类发展评估。第三阶段以“强可持续”和“地球边界”为依据,强调自然资本的绝对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将生态环境影响越过生态承载能力和“地球边界”的“相对值”融入人类发展评估。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基于第三阶段“地球边界”概念的人类发展评估新指数(Planetary Boundaries⁃adjusted HDI,PB⁃HDI)。PB⁃HDI本着简单、透明和易于解读的原则,强调在“地球边界”以内实现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供有效指引。文章计算162个国家在最近年份的PB⁃HDI值和排名,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的HDI结果有很大的不同,证明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会因为越过“地球边界”的生态环境影响而打折扣,而较小的生态环境影响不能弥补和补偿较差的经济社会表现。以PB⁃HDI为指引,中国未来发展需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绝对脱钩,争取在“地球边界”以内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发展评估 弱可持续 强可持续 地球边界 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扣新指数体系中“共变因素”谜宫的大门
4
作者 李泽宣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4期56-58,13,共4页
1982年6月《统计研究》第3辑刊载了邵样能、杨本全、莫之御三同志的《试论经济指数的编制原理》一文,该文的第三部分,即“关于经济指数体系问题”,否定了原有的经济指数体系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新指数体系 相对数分析 绝对数分析 统计研究 共变 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总体指标 数量因素 编制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遥感生态指数环境质量动态监测——以阜新市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婷 宋伟东 孙尚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11,共7页
气候灾害易影响生态环境,传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缺乏气候因素影响生态质量的研究,本研究引入气象因子并优化了生态因子的选择,更加综合全面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新遥感生态指数(NRSEI),对各因子及多因子... 气候灾害易影响生态环境,传统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缺乏气候因素影响生态质量的研究,本研究引入气象因子并优化了生态因子的选择,更加综合全面评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新遥感生态指数(NRSEI),对各因子及多因子交互分析。结果表明,NRSEI较RSEI各因子在第1主成分贡献率均值提升12.53%,并且NRSEI与各因子相关性为高度相关,3 a均值为0.853。分析了2013-2020年阜新市生态环境的变化特点和原因,并利用NRSEI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总体来看,2013-2020年阜新市生态环境状况变好,对于阜新市与NRSEI相关性最高的单个因子是湿度因子,因此阜新市相关部门应注重对河流、湖泊和湿地的保护,减少建筑开发,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气候 主成分分析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理论依据与评价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叶振宇 徐鹏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35,共13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新质生产力进入实践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发展效果评价,根据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既有的理论构建了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新质生产力进入实践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发展效果评价,根据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既有的理论构建了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和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此反映新质生产力发展真实状况。中国新质生产力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悬殊,这种差距既体现为四大区域板块之间的梯度差距,又表现为少数省市发展水平突出,相当多数省份发展水平较低的特点。针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鼓励建立各类区域创新共同体,着力突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力促进专利产业化和新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积极防范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过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质生产力指数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双试点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效应研究
7
作者 何雄浪 邓舒耀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本研究选取2005—2020年全国28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实证分析创新型城市与智慧城市双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发展程度、地理区位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等多个维度检验双试点政策影响效应的异质性。... 本研究选取2005—2020年全国28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实证分析创新型城市与智慧城市双试点政策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并从发展程度、地理区位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等多个维度检验双试点政策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双试点政策实施能够显著提升样本城市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揭示,双试点政策在发达城市、西部地区及特大型人口规模城市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欠发达城市、中部城市及大中型人口规模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揭示了技术进步效应与对外开放效应作为双试点政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机制,并且证实了双试点政策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试点政策 质生产力 协同效应 质生产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尺度和蒸散影响的新干旱指数研究——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强 邹旭恺 +3 位作者 陈鲜艳 赵琳 李婷婷 钱忠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920,共12页
构建适宜的干旱指标是精准实时监测干旱发生发展的基础,本研究从多尺度对土壤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的响应出发,构建了一个新气象干旱指数DI,其更适用于干旱的实时监测。DI是基于考虑实时蒸散影响的短时间尺度相对湿润度指数(MI30)、中... 构建适宜的干旱指标是精准实时监测干旱发生发展的基础,本研究从多尺度对土壤湿度和农作物受旱面积的响应出发,构建了一个新气象干旱指数DI,其更适用于干旱的实时监测。DI是基于考虑实时蒸散影响的短时间尺度相对湿润度指数(MI30)、中时间尺度标准化权重降水指数(SPIW60)及考虑蒸散气候异常影响的长时间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120)三种单时间尺度干旱指数的综合。研究以中国云南省为试验对象,利用125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以及历史干旱灾情数据,运用EID理论方法研制了干旱综合强度指标,统计了常用干旱指数的干旱综合强度,开展了各干旱指数对典型干旱过程监测对比检验,以及与实际干旱受灾面积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强度对干旱灾情的响应优于短时间尺度,在实时监测干旱时也更稳定,不易出现不合理的跳跃现象;而短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对降水的响应较长时间尺度的指数更为敏感,能及时监测强降水引起的干旱缓解作用。包含多种时间尺度的综合干旱指数(DI、MCI)比单一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在监测识别干旱和反映干旱灾害影响方面,具有两者兼顾的优势。本研究新构建的综合干旱指数DI在单项指数组成上和各分项权重系数确定上较MCI更简单,DI与干旱灾情的相关系数达0.63,优于MCI,实时监测的敏感性和稳定性方面相当,更适用于云南地区干旱监测和干旱评估业务。本研究可为实时干旱监测选取适宜的指标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多时间尺度 干旱指数DI 干旱指数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净重新分类指数与整体鉴别指数评价一种新危险因素的补充预测能力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莉莉 武颂文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1-763,共3页
目的介绍净重新分类指数与整合鉴别改善指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方法从方法的研究背景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必要性,并利用实例数据对其计算过程进行演示和讨论。结果利用风险预测模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风险预测与分层,从而进行... 目的介绍净重新分类指数与整合鉴别改善指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方法从方法的研究背景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必要性,并利用实例数据对其计算过程进行演示和讨论。结果利用风险预测模型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风险预测与分层,从而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分配合理的治疗方案,已经是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流行病学方法。单纯利用ROC曲线下面积的改善预测新危险因素的贡献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敏感,净重新分类指数与整合鉴别改善指数可以对新危险因素的补充预测能力提供更多的增量信息。结论建议研究者在临床研究实践中考虑应用此两种方法作为ROC曲线下面积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测模型 净重分类指数 整体鉴别指数 ROC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克强指数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强 陶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7-115,共9页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构建的克强指数已无法反映中国经济的全貌,如何客观地反映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更好地测度中国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本文根据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未来...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构建的克强指数已无法反映中国经济的全貌,如何客观地反映中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更好地测度中国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本文根据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未来会更加关注就业、居民收入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的愿景,在原有克强指数的基础上,增加年末就业人员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就业和收入方面的指标,使用中国1995—2015年的相关数据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克强指数的修订版本即新克强指数,并将新克强指数与GDP增长率、克强指数进行了比较,发现新克强指数在反映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整体运行状态上有更为优良的性质。与GDP增长率相比,新克强指数克服了服务业比重提高带来的熨平效应,进而灵敏地反映中国经济波动情况,并对异常事件更加具有敏感性。相对于克强指数而言,新克强指数破除了因中国在第二产业上存在失衡性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波动的杠杆效应,降低了经济增长中的虚假成分,从而与中国经济运行的整体关联度更为密切。此外,相对于克强指数而言,新克强指数在反映经济景气方面有着较好的时效性与关联性。采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对新克强指数与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新克强指数在反映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对外贸易、通货膨胀等方面具有优势。研究表明:新克强指数是更适宜测度中国经济的多元评价指标,为测度中国经济运行的真实状况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强指数 克强指数 GDP增长率 多元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个指标的新影响力指数CI3的研究及其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楼文高 王莹莹 +1 位作者 程金福 于晓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188,F0003,共7页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年报》影响力指数CI(简称CI)和楼文高等新修正指数(简称NCI)的不足,构建更合理的基于复合总被引频次(TC)、5年影响因子(IF5)和即年指标(IM)3个指标的新影响力指数(简称CI3)。[方法/过程]该文对信息与新闻传播学期...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年报》影响力指数CI(简称CI)和楼文高等新修正指数(简称NCI)的不足,构建更合理的基于复合总被引频次(TC)、5年影响因子(IF5)和即年指标(IM)3个指标的新影响力指数(简称CI3)。[方法/过程]该文对信息与新闻传播学期刊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其TC、IF5和IM数据的实际分布规律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先对IF5和IM取开平方、对TC取开3次方预处理,再进行极差归一化以及计算NCI和CI3值,使指标数据和CI3值接近于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和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结果/结论]CI3既可克服CI和NCI不能反映期刊统计当年和被引高峰的缺陷,比CI和NCI能更好地揭示期刊中期(被引高峰)和统计当年的真实影响力,又可克服TC很大而IF很小的期刊排名比较靠前的缺陷,对期刊发展更具指导意义,使排名结果更合理和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 影响力指数CI 三个指标的影响力指数CI3 正态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兰德指数分析系统
12
作者 郭景峰 郭洪禹 温武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1-34,共4页
介绍了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开发证券指数分析系统的一种新思路。描述了新兰德指数分析系统的开发背景及设计思想。对系统的开发环境、系统总体结构、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的主要功能做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 证券交易 兰德指数分析系统 数据库 ADO OLEOB 证券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新丝路指数波动特征——基于贝叶斯MSTGASV-DEJ金融波动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美娟 陈家清 王仁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8,共6页
文章对“一带一路”新丝路指数收益率序列构建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门限广义非对称双指数跳跃随机波动模型,并运用MCMC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进而对新丝路指数的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新丝路指数收益率序列存在较高的聚... 文章对“一带一路”新丝路指数收益率序列构建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门限广义非对称双指数跳跃随机波动模型,并运用MCMC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进而对新丝路指数的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新丝路指数收益率序列存在较高的聚集性、有偏性、门限效应以及杠杆效应;同时呈现显著的机制转移特性,低波动状态持续的可能性大于高波动状态,低波动状态期的持续时间较长;高波动状态下有强跳跃现象,下跳强度大于上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指数 MSTGASV-DEJ模型 贝叶斯分析 波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的综合指数测度与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晓天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71-75,共5页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与门槛模型对各省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并研究各省份新旧动能转换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水平较低,各省份动能发展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特征。从地区来... 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与门槛模型对各省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并研究各省份新旧动能转换的区域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水平较低,各省份动能发展具有明显区域异质性特征。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省份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多处于提质增效阶段,仅辽宁、山东呈现反转退化特征,海南呈现波动式发展特征;中部地区省份大多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呈现递进式发展特征;西部地区仅有重庆呈现递进式发展特征,其余省份均保持平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动能指数 旧动能指数 经济发展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综合干旱指数新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龙颂 张行南 +1 位作者 夏达忠 徐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合适的干旱指数评价流域干旱程度对防旱抗旱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通过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滦河流域径流深的率定与检验,说明该模型适用于滦河流域,并可求得日过程滦河流域平均土壤含水量,确定构成综合干旱指数的单因素为降水距平百... 采用合适的干旱指数评价流域干旱程度对防旱抗旱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通过垂向混合产流模型在滦河流域径流深的率定与检验,说明该模型适用于滦河流域,并可求得日过程滦河流域平均土壤含水量,确定构成综合干旱指数的单因素为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土壤含水量的基于垂向混合产流模型的综合干旱指数新方法,即构建了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解新的综合干旱指数与降水距平百分率、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之间的线性组合关系式,进而求得滦河流域月尺度的新的综合干旱指数,据此划分了干旱等级,比较了新的综合干旱指数与标准化降水指数、帕默尔干旱指数评价的干旱程度之间的差异,指出新的综合干旱指数较好地描述滦河流域的干旱程度,但个别年份评价结果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未来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河流域 垂向混合产流模型 的综合干旱指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指数对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影响的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传统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出现劳动力萎缩、人力资本投入增多、资本回报率下降等问题,旧经济体系亟待转型。新经济指数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同经济结构的变动关系,本文在结合新经济指数测度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7年中国网... 传统模式下的经济增长出现劳动力萎缩、人力资本投入增多、资本回报率下降等问题,旧经济体系亟待转型。新经济指数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同经济结构的变动关系,本文在结合新经济指数测度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2007-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数据,构建了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了新经济指数对于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新经济指数每提升1个单位,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相应扩张4.47个单位。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份额提升是新经济指数提升的格兰杰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指数 网络零售 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视阈下新产业价格指数的构建
17
作者 李林芳 陈子辉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3-96,共4页
文章以大数据为基础构建新产业价格指数(NIPI)及相关分类价格指数,进而研究不同价格指数的特征和差异;采用极大似然法测算新产业、非新产业及全部产业价格的调整频率、上涨或下降倾向等统计特征,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以反映新产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产业价格指数 极大似然法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遥感数据快速提取居民地信息的新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洁丽 刘永学 +3 位作者 李满春 申成磊 胡炜 蔡文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75,F0003,共5页
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的谱间关系,利用居民地与背景地物光谱值在波段3、波段4、波段5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指数(New Built-up Index,NBI),并利用该指数提取居民地信息。选用常州市为研究区,以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 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的谱间关系,利用居民地与背景地物光谱值在波段3、波段4、波段5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指数(New Built-up Index,NBI),并利用该指数提取居民地信息。选用常州市为研究区,以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居民地提取精度达90%;进一步在多丘陵地区桐庐县进行验证,融入植被指数,居民地提取精度达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指数 居民地信息 常州市 桐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研究
19
作者 贺丽琴 景欣 +3 位作者 晏磊 钟宜根 肖智峰 曾凡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1628,共7页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 中红外反射率对于植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中红外波段内地物的发射能量和太阳的反射能量耦合在一起,使得地物在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不易得到。建立了一种计算植被中红外反射率的模型,对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性较强。运用该模型计算出了多个研究站点的植被中红外反射率,得到的值与实际相符,且与NDVI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用该模型得到的中红外反射率代替红外反射率与近红外反射率建立了一个新的植被指数,结果表明该新植被指数能反映出植被的覆盖度且具有对气溶胶不敏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计算模型 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构建研究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其仔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1,共9页
发展新经济、不断扩大新经济的规模、推动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改造是全球和中国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化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来自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结构性压力的根本出路。但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在全球并不处于... 发展新经济、不断扩大新经济的规模、推动新经济对传统经济的改造是全球和中国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化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来自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变化所产生的结构性压力的根本出路。但中国的新经济发展在全球并不处于领先地位,其新经济指数仅为美国的1/2,新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美国。将构成新经济指数的6大类指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在创新能力上的劣势极其明显,不仅与美国差距巨大,而且与日本、德国、韩国等亦差距甚远,在评估的22国中位居第17位。笔者认为,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终身学习型经济。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构成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力,在竞争中具有压倒性作用。为此,中国在加快新经济的发展中需遵循这一规律,制定出能够促进学习和学习溢出效应的经济策略及经济结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经济指数 全球产业分工 终身学习型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