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业新技术时代的特征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炯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产业之一,矿业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支撑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业正在经历一场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深刻变革。首先,本文从矿业的基本特征出发,深入分析矿业的经济属性、周期性和寡头特征...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产业之一,矿业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支撑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矿业正在经历一场以新技术为核心的深刻变革。首先,本文从矿业的基本特征出发,深入分析矿业的经济属性、周期性和寡头特征。矿产品的供需博弈是矿业最根本的特征,矿业市场伴随经济、政治等要素呈现周期性变化,矿业寡头在关键矿产领域往往占据垄断地位。随后,本文重点探讨了矿业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特性:“基石”特性与新技术属性。大宗原材料矿种的开发支撑了人类文明由农耕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变,新技术矿种的应用推动着新型能源、信息产业的迭代更新。矿业自身也在深度融合新兴技术,深地成矿理论、深部勘探技术、绿色采矿方式、高效选矿工艺及高端材料加工等领域正发生深刻变革,新技术已成为矿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最后,本文以中国五矿为例,论述了大型矿业企业在新技术时代中的领军作用。大型企业通过主导矿业项目开发,实现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深部资源勘探、难选冶资源开发、原材料高质利用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极大拓展了新技术矿种在未来资源能源格局中的应用场景。以“关键矿产+关键技术”为竞争内核,未来矿业在关键产业控制、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笔者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帮助大家更好地把握矿业发展的脉络,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矿产 矿业基本特征 矿业技术属性 新技术时代 关键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时代教育“无思”症候及突围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振东 李仲宇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9,共8页
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长期以来对峙且共存。时至今天,这种局面依然存在。一方面新技术层出不穷且新技术赋能教育的呼声日隆,另一方面新技术赋能教育引发的诸多“无思”症候又令人们担忧技术不是在赋能教育而是在败坏教育。海德格... 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长期以来对峙且共存。时至今天,这种局面依然存在。一方面新技术层出不穷且新技术赋能教育的呼声日隆,另一方面新技术赋能教育引发的诸多“无思”症候又令人们担忧技术不是在赋能教育而是在败坏教育。海德格尔提出的面向“思”的教育主张为超越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在海德格尔看来,新技术时代的真正危险不是对人不利的技术后果,而是计算性思维逐渐上升为时代的主导性思维。受计算性思维的影响,教育活动也呈现出目的选择最大化、治理痕迹化以及手段方式替代化的“无思”症候,并由此导致了教育的扭曲与异化、教育的浅薄化以及将受教育者沦为持存物。现代技术展现的等级性与强制性是“无思”境况形成的根本缘由。克服教育与时代的“无思”,需要实施面向“思”的教育变革,包括教育方式由教化式转向存在式、历史教育由“知识习得”转向“思想生成”,以及技能教育从“善假于物”到“回归身体”。唯此,才能培育“思”所需要的敏锐与镇静,帮助学生生成对技术世界的泰然任之姿态与能力,使他们能够免于技术的危害而栖居于技术世界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时代 面向“思”的教育 计算性思维 海德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被引量:78
3
作者 石伟平 林玥茹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新技术时代工作世界变化与教育世界改革的共同诉求。为探究新技术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如何变革,该文解析了技术变革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新技术时代工作世界变化与教育世界改革的共同诉求。为探究新技术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如何变革,该文解析了技术变革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逻辑路径,并在构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实分析与对策研究。研究发现,新技术不仅通过改变工作世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出新要求,也作为技术手段提供更多支持;但技术并非万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回归教育本质。未来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兼具、能力水平更高的复合型、智能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将面临人才培养目标复杂化、人才培养过程人本化、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等多种挑战。为应对挑战,应以能力分析为基础,更新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塑课程结构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以体系建设为关键,促进多方主体合作,提升教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新技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时代版权法“通知-删除”规则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6
4
作者 袁锋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0-53,共4页
互联网技术及产业模式的变迁,再加上我国"通知-删除"规则固有的缺陷,使得新技术时代,我国"通知-删除"规则面临如下问题和挑战:通知的形式要件缺乏弹性、对滥用通知行为缺乏规制、对新型网络服务提供商缺乏规制。面... 互联网技术及产业模式的变迁,再加上我国"通知-删除"规则固有的缺陷,使得新技术时代,我国"通知-删除"规则面临如下问题和挑战:通知的形式要件缺乏弹性、对滥用通知行为缺乏规制、对新型网络服务提供商缺乏规制。面对这些问题,其完善路径在于:引入"足以合理定位标准"认定通知形式内容;明确权利人发出通知时应适当考虑合理使用情形,同时加入权利人主观状态的规定;扩充传统四类网络服务商,同时明晰"必要措施"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时代 通知-删除 滥用通知 型网络服务提供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赋能教育研究的表征、隐忧与改进 被引量:3
5
作者 靖东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8-95,共8页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还昭示着教育研究的另一种可能,预示着教育研究潜能的激发。在新技术赋能下,教育研究主体可以进行沉浸体验和深度化描绘,教育研究过程能够开...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还昭示着教育研究的另一种可能,预示着教育研究潜能的激发。在新技术赋能下,教育研究主体可以进行沉浸体验和深度化描绘,教育研究过程能够开展数字模拟实验和分布式决策,教育研究结果实现数据表达和精确性判断。然而,新技术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也存在若干问题,技术僭越人的主体地位并且漠视教育现实,教育研究中人的主体性隐没以及人文性断裂,数字信息滥用并导致科研伦理缺失。这需要我们利用新技术赋能教育研究的同时,坚持技术的理性应用和“物”的转向,秉持教育研究的以“人”为本原则,并进行人文重塑,还要验证教育研究中的信息资源真实可信,加强教育研究的伦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时代 教育研究 虚拟与现实 数字与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陶瓷设计的新元素——陶瓷卡通造型 被引量:7
6
作者 戴维丝 陈琳娜 江婉璐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5,共2页
每个人都有各种需求心理,在众多需求心理中,游戏需求心理是人们内心潜意识中必然存在的核心部分。在新技术时代,返璞归真的趋势越演越烈,而卡通形象所传达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快乐的天性,无不触动着人们最心底的娱乐需求,使得人们对于... 每个人都有各种需求心理,在众多需求心理中,游戏需求心理是人们内心潜意识中必然存在的核心部分。在新技术时代,返璞归真的趋势越演越烈,而卡通形象所传达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快乐的天性,无不触动着人们最心底的娱乐需求,使得人们对于卡通形象的热情将前所未有的高涨。为了让现代陶艺更加趋于大众,将各色卡通形象融入到陶瓷造型的设计当中,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愉悦,也成为了陶瓷设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需求心理 新技术时代 卡通形象 陶瓷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领域技术应用工具性思维的变革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吉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8,158,159,共8页
教育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的革命,新技术时代的课程观拒绝传统的工具性思维,技术所带来的课程革命不仅仅是工具、手段、方法的变革,更是价值观、思维模式、教育理念的变革。基于此,课程的供给侧改革首先要求以产品思维定位课程,技术... 教育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教育的革命,新技术时代的课程观拒绝传统的工具性思维,技术所带来的课程革命不仅仅是工具、手段、方法的变革,更是价值观、思维模式、教育理念的变革。基于此,课程的供给侧改革首先要求以产品思维定位课程,技术支持下的多样性必然带来课程标准化向个性化乃至私人订制课程的转变,技术在未来的重要性也决定其本身必须成为基础课程。课程的实施在课堂内将发生从"技术辅助下的教与学"到构建"技术领导下的学习共同体"的变革,课堂外认知方式的娱乐性也使得娱乐的教育性越来越明显,课程的娱乐色彩将更为明显。此外,技术变革也必然威胁到作为"教育孤岛"的学校,学校面临被知识海洋淹没的命运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新技术时代 工具性 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入服务提供商版权责任适当性扩张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袁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5-172,共8页
新技术时代,由于技术、互联网产业形态的变化以及国际版权发展潮流的推进,传统接入服务商的"避风港"规则需要重新制定,关键问题在于增设何类版权责任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制度设计。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存在两种制度模式的择... 新技术时代,由于技术、互联网产业形态的变化以及国际版权发展潮流的推进,传统接入服务商的"避风港"规则需要重新制定,关键问题在于增设何类版权责任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制度设计。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存在两种制度模式的择取争议:其一为"三振出局"制度;其二为"封网禁令"制度。就中国而言,应当增设接入服务商的"封网禁令"制度,相较于"三振出局"制度,"封网禁令"制度在技术层面和立法构建方面更具正当性和合理性,而且制度实施成本更低,维权效率更高,但在具体设计时,应结合中国的制度体系和国情进行本土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时代 接入服务商 三振出局 封网禁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