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墨烯制备技术改进与优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6
1
作者
崔峻豪
葛岩峰
+1 位作者
李鹏伟
赵英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5,共5页
石墨烯凭借独特的π电子共轭体系与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因质量与产量无法兼顾的问题而限制其产业化发展。近年来随着石墨烯制备新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大面积、高质量、低成本的石墨烯高...
石墨烯凭借独特的π电子共轭体系与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因质量与产量无法兼顾的问题而限制其产业化发展。近年来随着石墨烯制备新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大面积、高质量、低成本的石墨烯高效制备成为可能,通过综述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等物理制备方法的改进工艺,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氧化还原法、电化学剥离法等化学制备方法的新技术优化,探讨了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与制备路线的改进思路。通过比较各种改进的制备技术与其产物的优缺点,得到改进的氧化还原法与电化学剥离法是最有潜力的工业制备方法的结论,并给出这两种方法深入研究与改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物理制备法
化学制备法
新技术改进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
被引量:
26
2
作者
王玺
张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5-163,共9页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争议集中于中国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具体性质,但是不同的研究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估算结果差异高达数倍,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界定和认识不清,同时国外成熟的模型对假设前提和数据样本可靠性要求相当高,...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争议集中于中国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具体性质,但是不同的研究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估算结果差异高达数倍,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界定和认识不清,同时国外成熟的模型对假设前提和数据样本可靠性要求相当高,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基于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在对要素进行有效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改进后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并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性质。中国存在技术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主要是以引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相对而言以研发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但是要实现经济赶超,中国必须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现式
技术
进步
中性
技术
进步
改进
后
新
古典
技术
进步模型
前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墨烯制备技术改进与优化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
6
1
作者
崔峻豪
葛岩峰
李鹏伟
赵英娜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5,共5页
基金
囯家自然科学基金(51804126)
华北理工大学(X2019078).
文摘
石墨烯凭借独特的π电子共轭体系与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传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因质量与产量无法兼顾的问题而限制其产业化发展。近年来随着石墨烯制备新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大面积、高质量、低成本的石墨烯高效制备成为可能,通过综述机械剥离法、液相剥离法等物理制备方法的改进工艺,以及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氧化还原法、电化学剥离法等化学制备方法的新技术优化,探讨了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与制备路线的改进思路。通过比较各种改进的制备技术与其产物的优缺点,得到改进的氧化还原法与电化学剥离法是最有潜力的工业制备方法的结论,并给出这两种方法深入研究与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
石墨烯
物理制备法
化学制备法
新技术改进
发展趋势
Keywords
gaphene
physical preparation method
chemical preparation method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development trend
分类号
TQ127.1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
被引量:
26
2
作者
王玺
张勇
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5-163,共9页
基金
CPSF(20090460380)
NSFC(70803023)
文摘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争议集中于中国是否存在技术进步以及中国技术进步的具体性质,但是不同的研究对于中国技术进步的估算结果差异高达数倍,原因是对技术进步的界定和认识不清,同时国外成熟的模型对假设前提和数据样本可靠性要求相当高,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基于新古典技术进步模型,在对要素进行有效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改进后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较全面的反映并分解中国的技术进步性质。中国存在技术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主要是以引进技术和设备为主的体现式技术进步,相对而言以研发为主的一般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不足。尽管这种技术进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但是要实现经济赶超,中国必须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体现式
技术
进步
中性
技术
进步
改进
后
新
古典
技术
进步模型
前沿函数
Keywords
factors - specific TC
neutral TC
improved neoclassical model
frontier function
分类号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墨烯制备技术改进与优化的研究现状
崔峻豪
葛岩峰
李鹏伟
赵英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
王玺
张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