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道德形成理论及其德育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 张浩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126-128,共3页
新弗洛伊德主义不仅仅是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补,它是由众多人物的许多理论组成的一个宏大话语体系,这些理论有共同的旨趣,例如都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重大影响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经典理论,认... 新弗洛伊德主义不仅仅是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补,它是由众多人物的许多理论组成的一个宏大话语体系,这些理论有共同的旨趣,例如都非常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重大影响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经典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通过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有危机的解决来实现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和说明人的道德发展问题,并具有丰富的德育意义,这一理论能为德育的针对性、系统性与生活化等提供深层的心理学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弗洛伊德主义 埃里克森 人格 道德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伊德主义和新弗洛伊德主义
2
作者 J.纳海姆 史民德 《心理学探新》 1985年第1期24-36,共13页
评论家安东尼·留伊斯在标题为《啊!多么美好的战争!》中指出,“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格姆普什尔关于弗洛伊德论断的影响曾写道,人的行为与其说是由有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如说是受无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仅神经... 评论家安东尼·留伊斯在标题为《啊!多么美好的战争!》中指出,“英国哲学家斯图尔特·格姆普什尔关于弗洛伊德论断的影响曾写道,人的行为与其说是由有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如说是受无意识的思维和情感的控制……不仅神经症患者是如此,就连正常人自己也受一种他连想都想不到的力量的驱使……类似的说法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战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学说 新弗洛伊德主义 心理分析学 无意识过程 社会心理学 神经症患者 弗罗姆 心理分析理论 心理过程 心理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洛伊德主义略评
3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1期43-43,共1页
光明日报(87年11月30)发表车文博如题一文,指出“弗洛伊德主义是企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是德国意志主义,法国神经症理论强调心因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作者指出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 光明日报(87年11月30)发表车文博如题一文,指出“弗洛伊德主义是企图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病态现象的迫切社会需要的产物,是德国意志主义,法国神经症理论强调心因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作者指出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的核心;本能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以泛性论为基础的人格发展阶段既是弗洛伊德学说极端重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弗洛伊德主义 弗洛伊德学说 神经症 病态现象 人格学说 人格理论 泛性论 人格心理学 重要组成部分 心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评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4
作者 袁义江 李素新 《现代哲学》 1987年第4期76-78,71,共4页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中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他曾试图把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受辩证法和人道主义指导的心理分...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中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他曾试图把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受辩证法和人道主义指导的心理分析”体系。本文试图对他的社会无意识理论作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意识理论 社会无意识 社会性格 新弗洛伊德主义 心理分析学 意识水平 弗洛 法兰克福学派 心理机制 社会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评新精神分析学派
5
作者 李长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37-41,共5页
西方精神分析学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兼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S·1850——1939)所创,故亦称弗洛伊德主义.相应地,新精神分析学亦称新弗洛伊德主义.列宁批评过:“弗洛伊德的理论目前也是一种时髦的怪东西.对于那些文章、论文、小册... 西方精神分析学为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兼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S·1850——1939)所创,故亦称弗洛伊德主义.相应地,新精神分析学亦称新弗洛伊德主义.列宁批评过:“弗洛伊德的理论目前也是一种时髦的怪东西.对于那些文章、论文、小册子里的性理论,简言之,对于资产阶级社会肮脏土壤上滋生蔓延的那种特殊著作里的性理论,我抱着怀疑的态度.……那些性理论多半是假设,而且往往是十分武断的假设……在党内,在有阶级觉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分析学派 无意识学说 心理学家 性理论 神经症 个性发展 滋生蔓延 人格发展 恋母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奴役与自由——对《红与黑》主人公于连人格的精神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林双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3期82-89,共8页
本文通过对于连人格成因的精神分析和对他人格内蕴的心理动力机制的探讨以及对于连人格的外在行为表现的论述,说明健全人格所需的内外部条件,提出健全人格的模式。
关键词 《红与黑》 精神分析 健全人格 新弗洛伊德主义 主人公 人格健全 人格面具 虚假的需求 弗洛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厨川白村与中国现代文艺理论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向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9-45,共7页
关键词 厨川白村 《苦闷的象征》 郭沫若 现代文艺理论 郁达夫 《文学概论》 鲁迅 托尔斯泰 新弗洛伊德主义 文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德勒泽的“欲望哲学”
8
作者 冯俊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3-66,共4页
吉尔·德勒泽的“欲望哲学”是后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其主要的理论来源是尼采主义,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以“五月风暴”失败为标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失敗的反思,其实质是一种反对一切形式的法西斯主义的生活艺术。它... 吉尔·德勒泽的“欲望哲学”是后结构主义的主要理论,其主要的理论来源是尼采主义,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对以“五月风暴”失败为标志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失敗的反思,其实质是一种反对一切形式的法西斯主义的生活艺术。它对我们的价值是从一个特定的侧面提出了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人的欲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欲望 法西斯主义 新弗洛伊德主义 后结构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五月风暴 尼采哲学 理论来源 尼采主义 同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教育的原理与性教育的分寸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文华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7年第6期32-34,共3页
性教育是有助于儿童、少年和青年正确及时的性发育的教育措施的总称。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年对两性相互关系、友谊问题、同志感、爱情、自尊感、道德纯洁性的社会、道德与心理观点的正确理解。性教育同德育、体育和美育是相互作用、
关键词 性教育 同志感 教育措施 道德品质 自尊感 性发育 道德修养 新弗洛伊德主义 苏联教育科学院 现代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政治
10
作者 E·舍斯托帕尔 徐永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8-39,共2页
战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曾陷入向下一代传递政治目的和价值的畸形冲突之中,60年代出现的政治上的'父与子'问题尤为尖锐。进入60年代中期,由于战后武装力量的变化,使得原来的意识形态公式也不再灵验了。劳动者争取民主的成果不能... 战后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曾陷入向下一代传递政治目的和价值的畸形冲突之中,60年代出现的政治上的'父与子'问题尤为尖锐。进入60年代中期,由于战后武装力量的变化,使得原来的意识形态公式也不再灵验了。劳动者争取民主的成果不能允许在政治上采取武力的方式:在和平问题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武力均衡,并不取决于国际间军事力量的对比。无论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实现也没有找到意识形态的'新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社会科学 军事力量 精神分析 新弗洛伊德主义 技术进步 维茨 人格主义 美国总统 社会科学文摘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资产阶級心理学理論的现况
11
作者 荆其誠 《心理学报》 1961年第1期57-65,共9页
一、一般概况 20世紀上半世紀資产阶級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其分界点。本世紀初叶的心理学企图建立关于心理(或行为)的全面的理論,学者們致力于創立“系統”、“派别”、“主义”,并勾划出了本世紀資产阶級... 一、一般概况 20世紀上半世紀資产阶級心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其分界点。本世紀初叶的心理学企图建立关于心理(或行为)的全面的理論,学者們致力于創立“系統”、“派别”、“主义”,并勾划出了本世紀資产阶級心理学的輪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心理学的理論讨論一度陷于沉寂,到战后再度活跃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二次世界大战 资产 主义 分界点 勾划出 两个阶段 派别 心理分析 新弗洛伊德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