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近代中国新式小学的兴起
1
作者 吴洪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76-82,共7页
近代中国新式小学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新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提倡“开民智”,从洋务派局限于专门技术教育转向普通教育,尤以小学教育为基础,高度重视其价值和社会作用。“戊戌维新”期... 近代中国新式小学是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新思潮的影响而产生的。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提倡“开民智”,从洋务派局限于专门技术教育转向普通教育,尤以小学教育为基础,高度重视其价值和社会作用。“戊戌维新”期间,各地纷纷涌现了一些新式小学,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组织形式及学校管理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封建私塾,体现了近代教育发展的特征,并为清末“新政”时期“新学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维新教育 新式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近代小学教育发展概况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光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64-69,共6页
我国的封建教育制度,是一种落后的教育制度,它不知扼杀了多少人才。明中叶后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落后的教育制度。从鸦片战争起,我国备受列强欺凌,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许多志士仁人纷纷寻求富国强兵的道理... 我国的封建教育制度,是一种落后的教育制度,它不知扼杀了多少人才。明中叶后中国科学技术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落后的教育制度。从鸦片战争起,我国备受列强欺凌,民族危机日趋严重,许多志士仁人纷纷寻求富国强兵的道理。他们发现,必须学习日本和欧美的教育制度,建立新型学校,培养新型人才。到本世纪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小学 近代小学 云南教育 小学教育 私塾 教员 学堂 教育发展 章程 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0年代中期新旧教育二元并存格局初探
3
作者 姜朝晖 朱汉国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
民国时期,基础教育领域始终是新旧教育并存的二元化格局。以1935年为例,官方的全国性的调查统计认为私塾规模小于新式学校;但是从全国、到省,再到县区乡的调查数据显示:越往基层,私塾的规模也越大;民间研究也认为私塾超过新式小学的数... 民国时期,基础教育领域始终是新旧教育并存的二元化格局。以1935年为例,官方的全国性的调查统计认为私塾规模小于新式学校;但是从全国、到省,再到县区乡的调查数据显示:越往基层,私塾的规模也越大;民间研究也认为私塾超过新式小学的数量和规模超过官方的统计。这说明民国时期私塾的能量被政府低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教育 私塾 新式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 被引量:3
4
作者 洪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1-63,共3页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西南师范大学洪成近代中国海禁打开后,首先碰到的外来教学方法就是尚未获得“传统”称号的西方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作为中国封建传统教授方法的对立面而被引进、推广的。其代表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授法... 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在中国西南师范大学洪成近代中国海禁打开后,首先碰到的外来教学方法就是尚未获得“传统”称号的西方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是作为中国封建传统教授方法的对立面而被引进、推广的。其代表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授法。一、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输入据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授法 赫尔巴特学派 教学方法 小学教育 师范生 《教育世界》 教授方法 《教育杂志》 新式小学 “癸卯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走过的道路》(上)抉微
5
作者 史明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3期52-59,51,共9页
茅盾同志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以其宏富的材料,深刻的内容和生动的文笔吸引着每一个读者,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政治、社会、文化史的珍贵资料,读了获益良多。但终因年代久远、记忆难周,或因某些资料欠缺,在史实方面也偶有失误... 茅盾同志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上)以其宏富的材料,深刻的内容和生动的文笔吸引着每一个读者,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政治、社会、文化史的珍贵资料,读了获益良多。但终因年代久远、记忆难周,或因某些资料欠缺,在史实方面也偶有失误之处。兹以见闻所及,爰作抉微如下。如有不当之处,谨请读者和专家指正。一、第三页说:“我的外祖父姓陈,名我如,是江浙一带有名的中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沈泽民 陈独秀 新式小学 国民党 道路 桐乡 平民 中学 商务印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盾年谱》补正
6
作者 翟同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26-29,共4页
查国华同志编著的《茅盾年谱》(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所收资料相当丰富,部分条文还有文章内容提要,便于读者查阅,是一本研究茅盾较好的工具书。但勿庸讳言,也还存在着一些遗漏和错误之处。今就见闻所及,爰作补正如下。一、第1页... 查国华同志编著的《茅盾年谱》(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出版)所收资料相当丰富,部分条文还有文章内容提要,便于读者查阅,是一本研究茅盾较好的工具书。但勿庸讳言,也还存在着一些遗漏和错误之处。今就见闻所及,爰作补正如下。一、第1页说:“[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旧历五月二十四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祖父沈砚耕,是个秀才……”又说:“出生时,父亲为之取名鸿,后改德鸿,字雁冰。”据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茅盾的生日是旧历五月二十五日;茅盾祖父的名应是“恩培”,“砚耕”是他的字;茅盾的原名就叫“德鸿”,为之取名者乃是他的曾祖父,而不是他的父亲。至于茅盾原来的号,据《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职员录》的记载,茅盾所填的号是“燕冰”,“雁冰”乃是他后来自己改的。二、第3页说:“[一九○一年]春,虚龄六岁,入家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泽民 曾祖父 家塾 茅盾 出版社 新式小学 补正 商务印书馆 香港 母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