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认识、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
23
1
作者
黄廷祝
黄艳
杨建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9,共7页
深入推进"科研育人"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共识。面向未来高度复杂、高度集成的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将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的科学研究优势切实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是当前新工程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新工科建设"...
深入推进"科研育人"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共识。面向未来高度复杂、高度集成的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将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的科学研究优势切实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是当前新工程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基于对"科研育人"本质的再认识与再思考,实施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创新创造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突破传统科研育人在"第二课堂"开展科研训练的模式,以高水平科研团队为主体,将高水平科研项目重塑为本科核心课程,落实到本科培养方案,并创新逐级挑战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形成高水平"科研育人"成体系落地"第一课堂"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育人
新工程教育
成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维能力——以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覃丽君
王建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是新工科改革的国际典型案例。项目中心式课程、跨学科串联、思维方式是其三大创举,但目前已有研究集中在项目中心式课程、跨学科串联方面。本研究采取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工科人才思维能力的培养...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是新工科改革的国际典型案例。项目中心式课程、跨学科串联、思维方式是其三大创举,但目前已有研究集中在项目中心式课程、跨学科串联方面。本研究采取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工科人才思维能力的培养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开发全学段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课程、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设计系列跨学科挑战项目、构建跨院系组织合作机制、对接产业界需求等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维能力。借鉴其经验,我国应重视新工科人才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发贯通式思维能力跨学科课程、发挥有机式项目集成的作用、创新思维能力评价方式、构建完善的思维能力培养支持机制及对接社会对新工科人才的思维能力需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工科
新
工科人才
思维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
新工程教育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工程教育: STEM课程的视角
被引量:
19
3
作者
时慧
李锋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3,共8页
工程教育进入中小学,在创意设计、动手实践等方面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涵与价值,为整合科学、数学和技术等的STEM教育有效实施提供了连接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沿着国际工程教育范式转变--经验范式、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和实践范式,从历...
工程教育进入中小学,在创意设计、动手实践等方面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涵与价值,为整合科学、数学和技术等的STEM教育有效实施提供了连接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沿着国际工程教育范式转变--经验范式、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和实践范式,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梳理中小学新工程教育的概念及内涵;从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工程创新维度,分析中小学新工程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比较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过程的异同,提出中小学新工程教育基于"科-工整合"的STEM课程模式,并以案例的方式进行解释与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程教育
STEM课程
科学探究
工程
设计
科-工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工程教育形态: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服务型教育
被引量:
23
4
作者
徐晓飞
李廉
+1 位作者
战德臣
张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共6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新技术、新经济与新业态不断涌现,人们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方式正发生新的变化,高等工程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在未来社会,高校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合格毕业生,更要...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新技术、新经济与新业态不断涌现,人们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方式正发生新的变化,高等工程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在未来社会,高校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合格毕业生,更要努力保持和提升学生在其终身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为此,高校现有的学历教育模式将逐步向自定义节奏的服务型教育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未来工程教育形态将发展成为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服务型教育。本文分析了国內外服务型教育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提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不断变化的可持续竞争力人才需求观,探讨了服务型教育形态与模式,阐述了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及新模式、服务型教育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要素、面向服务型教育的开放教育生态,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新工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竞争力
服务型
教育
敏捷教学
开放
教育
生态
新
工科
高等
工程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认识、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
23
1
作者
黄廷祝
黄艳
杨建宇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电子科技大学英才实验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学会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9,共7页
基金
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构建跨校联动大规模适用新模式,协同推进新工科教育再出发(E-DXKJC20200509)
在全校所有工科专业落实建成“始于新生、贯通四年、逐级挑战、基于项目的新工科课程体系”(E-ZYJG20200236)。
文摘
深入推进"科研育人"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基本共识。面向未来高度复杂、高度集成的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如何将富有探索与创新精神的科学研究优势切实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是当前新工程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新工科建设"成电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基于对"科研育人"本质的再认识与再思考,实施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创新创造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突破传统科研育人在"第二课堂"开展科研训练的模式,以高水平科研团队为主体,将高水平科研项目重塑为本科核心课程,落实到本科培养方案,并创新逐级挑战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形成高水平"科研育人"成体系落地"第一课堂"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关键词
科研育人
新工程教育
成电方案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维能力——以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覃丽君
王建梁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1世纪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实践结构及本土启示”(19YJC880076)的成果之一。
文摘
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是新工科改革的国际典型案例。项目中心式课程、跨学科串联、思维方式是其三大创举,但目前已有研究集中在项目中心式课程、跨学科串联方面。本研究采取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工科人才思维能力的培养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麻省理工学院通过开发全学段跨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课程、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思维能力培养研究、设计系列跨学科挑战项目、构建跨院系组织合作机制、对接产业界需求等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维能力。借鉴其经验,我国应重视新工科人才思维能力的培养、开发贯通式思维能力跨学科课程、发挥有机式项目集成的作用、创新思维能力评价方式、构建完善的思维能力培养支持机制及对接社会对新工科人才的思维能力需求等。
关键词
新
工科
新
工科人才
思维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
新工程教育
转型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TB-4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工程教育: STEM课程的视角
被引量:
19
3
作者
时慧
李锋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4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计算机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L1724045)
文摘
工程教育进入中小学,在创意设计、动手实践等方面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涵与价值,为整合科学、数学和技术等的STEM教育有效实施提供了连接点。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沿着国际工程教育范式转变--经验范式、技术范式、科学范式和实践范式,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梳理中小学新工程教育的概念及内涵;从学生发展、社会需求和工程创新维度,分析中小学新工程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比较科学探究和工程设计过程的异同,提出中小学新工程教育基于"科-工整合"的STEM课程模式,并以案例的方式进行解释与说明。
关键词
新工程教育
STEM课程
科学探究
工程
设计
科-工整合
Keywords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STEM integration
scientific inquiry
engineering design
S-E Integration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工程教育形态: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服务型教育
被引量:
23
4
作者
徐晓飞
李廉
战德臣
张龙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教学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
不详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学委员会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共6页
文摘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革,新技术、新经济与新业态不断涌现,人们的学习、交流与合作方式正发生新的变化,高等工程教育也在不断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人才。在未来社会,高校的使命不仅是培养合格毕业生,更要努力保持和提升学生在其终身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为此,高校现有的学历教育模式将逐步向自定义节奏的服务型教育转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未来工程教育形态将发展成为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服务型教育。本文分析了国內外服务型教育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提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不断变化的可持续竞争力人才需求观,探讨了服务型教育形态与模式,阐述了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及新模式、服务型教育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要素、面向服务型教育的开放教育生态,探索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新工科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可持续竞争力
服务型
教育
敏捷教学
开放
教育
生态
新
工科
高等
工程
教育
分类号
TB-4 [一般工业技术]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认识、思考与实践
黄廷祝
黄艳
杨建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如何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维能力——以麻省理工学院新工程教育转型为例
覃丽君
王建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工程教育: STEM课程的视角
时慧
李锋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未来工程教育形态: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服务型教育
徐晓飞
李廉
战德臣
张龙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