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情世界里的孤独漫游——吕新小说创作综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崇轩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0-97,共8页
一打开吕新的小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理解不理解,你总得承认它、服气它。吕新小说所呈现的纷乱、逼真的晋北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情态,像“印象派”绘画一样斑驳而又和谐的艺术画面,层出不穷的既新奇又深刻的形象比喻,还有无拘无束而又平静... 一打开吕新的小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理解不理解,你总得承认它、服气它。吕新小说所呈现的纷乱、逼真的晋北农村和农民的生活情态,像“印象派”绘画一样斑驳而又和谐的艺术画面,层出不穷的既新奇又深刻的形象比喻,还有无拘无束而又平静如水的叙述声音,使你如同置身于一个幽深、奇丽,又有点神神秘秘的虚幻世界。吕新的小说源于感觉,或者说他的小说是以感觉为基点为构架的。他有一种极为敏锐、丰富、强健的艺术感觉,灵敏度很高,接收面甚宽,就像高耸的现代雷达。对生活的种种感觉,不仅可以在创作中转化为五彩缤纷的意象群,同时可以强有力地启动作家的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联想、想象、幻觉等心理活动同时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说创作 小说人物 先锋派作家 形象比喻 虚幻世界 艺术感觉 综论 心理活动 意象群 现实主义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的理想与拼搏──钟道新小说创作扫描
2
作者 王愚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0-53,共4页
智慧的理想与拼搏──钟道新小说创作扫描王愚钟道新的小说,基本上是写知识分子的,他特别钟情于曾经上山下乡,而今又在高科技领域大显身手,在商界商海纵横驰骋的知识分子,写他们的智慧与理想,写他们的拼搏与较量,当然也有他们的... 智慧的理想与拼搏──钟道新小说创作扫描王愚钟道新的小说,基本上是写知识分子的,他特别钟情于曾经上山下乡,而今又在高科技领域大显身手,在商界商海纵横驰骋的知识分子,写他们的智慧与理想,写他们的拼搏与较量,当然也有他们的追求与奋进。然而,钟道新笔下的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新小说创作 高科技领域 中青年知识分子 知识素养 自身价值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作品 科学知识 时代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转型与小说创作潮流——《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评析
3
作者 昌切 简敏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2-144,共3页
关键词 王又平 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者的开放胸襟与言说热忱——读《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4
作者 叶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书评 生成根源 话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互证 史思合璧——评王又平教授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5
作者 杨厚均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王又平 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西方批评理论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小说创作 被引量:5
6
作者 尹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4-61,共8页
在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广泛联系中,新时期小说与作为既是一种心理学思想又是一种文化哲学观念的弗洛伊德主义的联系,尤其引人注目。弗洛伊德主义对中国小说家的人生观、艺术思维、创作方法、审美方式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了一些特... 在与西方现代文化的广泛联系中,新时期小说与作为既是一种心理学思想又是一种文化哲学观念的弗洛伊德主义的联系,尤其引人注目。弗洛伊德主义对中国小说家的人生观、艺术思维、创作方法、审美方式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了一些特殊的创作现象和创作特征。可以说,在20世纪西方思想家中,弗洛伊德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甚至超过了萨特和尼采。无疑,应该对此作出批判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伊德主义 精神分析学说 时期小说创作 作家 作品 王安忆 性爱文学 现代现实主义 中国时期 非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心理定势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翔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4-47,共4页
定势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它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即“过去感知对当前事物感知所给予的一定影响”。这是人们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积淀而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习惯。一个人... 定势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它指“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即“过去感知对当前事物感知所给予的一定影响”。这是人们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积淀而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习惯。一个人特定的感知、情感、思维,包括错觉、幻觉等等,都受到他内在心理的影响。新时期作家层出不穷,各种风格、流派接踵而来,蔚然成风,颇为壮观。但对某一位作家而言,某段时期的创作总是受到其特定心理定势的影响,笔尖在这种心理场中总会发生某种偏向,于是这部分的作品便具有了许多相似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 心理定势 时期小说创作 作品 陈奂生 高晓声 复合声 刘白羽 王蒙 贾平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自我认识”问题
8
作者 于磊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S1期28-33,共6页
的自我认识问题,是人类精神活动中具有本质性的核心问题,“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的这道不朽命题,成为几千年来人类精神探索的最好注脚。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主体自身的思考,总离不开对主体价值属性的判断... 的自我认识问题,是人类精神活动中具有本质性的核心问题,“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的这道不朽命题,成为几千年来人类精神探索的最好注脚。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主体自身的思考,总离不开对主体价值属性的判断和对主客体现实关系的认识这样两个层次,它们构成人的“自我认识”的基本内容,而文学作为体现时代情绪,愿望的一种意识形态,无疑反映着时代的这种认识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一部民族文学发展史,无异于一部民族自我认识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识 时期小说创作 两代人 作品 民族文学发展 对象化 主人公 现实关系 当前小说 时期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汀新时期小说创作初探
9
作者 蒲永川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36,共4页
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沙汀,在“文化大革命”被迫辍笔十年后,于1977年至1985年,陆续创作、发表了《青(木冈)坡》、《木鱼山》、《红石滩》等三部中篇小说。这三部中篇的地位,“不论外界怎样评论,在他心目中……显然高于他... 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沙汀,在“文化大革命”被迫辍笔十年后,于1977年至1985年,陆续创作、发表了《青(木冈)坡》、《木鱼山》、《红石滩》等三部中篇小说。这三部中篇的地位,“不论外界怎样评论,在他心目中……显然高于他的其它在文学史上有着显著地位的作品的。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坚信自己能写,并且能写好。他是用生命的最后的火焰在燃烧、在追求的。我想,凡是了解他,看到他晚年是如何呕心沥血创作的人,都能理解这一点。”我以为,这话是确实的。在新时期的创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汀 时期小说创作 红石 作家 木鱼 作品 实践客体 创作素材 中篇小说 精神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中的文化态度——对于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一种思考
10
作者 吴秉杰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35,共5页
一 在主体审美把握的评价系统中,我们已经熟悉了关于政治态度、道德态度、社会态度等一般标准。它们作为主体态度的重要模式,成为创作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一些基本、确定的途径,既是创作中作家投入生活的前提,又深刻地影响到作品的意蕴... 一 在主体审美把握的评价系统中,我们已经熟悉了关于政治态度、道德态度、社会态度等一般标准。它们作为主体态度的重要模式,成为创作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一些基本、确定的途径,既是创作中作家投入生活的前提,又深刻地影响到作品的意蕴,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成为各种风格化与创新的动力。主体的态度,关联到人物创造、情节结构以至语言风格,对创作与批评同样发生作用。上述态度同时也已形成了读者心目中的规范尺度,由此探讨艺术形象,分析主题意义,从事价值评判等,我们已驾轻就熟。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态度 时期小说创作 后先锋 道德态度 审美把握 社会态度 阿Q 作品 鲁迅先生 政治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喜剧性
11
作者 邝邦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70-77,共8页
在新时期众多的小说中,一批具有较浓郁喜剧意识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并获得了优秀文学的奖誉.被唤醒的喜剧意识,已经在近十年小说创作中显得异样活跃.各式各样的喜剧形象“出世”之后,闹出了各样心境的“笑”... 在新时期众多的小说中,一批具有较浓郁喜剧意识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并获得了优秀文学的奖誉.被唤醒的喜剧意识,已经在近十年小说创作中显得异样活跃.各式各样的喜剧形象“出世”之后,闹出了各样心境的“笑”声,有欢快的,有痛苦的,有欢快与痛苦交杂的,还有揶揄讽刺的……“笑”得多么丰富,多么含蓄,多么深沉,多么耐人寻味.幽默与怪诞的喜剧手法,看得令人忍俊不禁,笑罢又让人觉得严肃和深刻.这,便是新时期小说创作喜剧性的美学魅力,一种发展着的、令人注目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性矛盾 时期小说创作 高晓声 李顺 喜剧手法 反常态 阿Q 喜剧意识 作家 喜剧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
12
作者 周百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2-77,65,共7页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个时代的哲学、心理学、美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以它展示出的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态势来看,无疑吸收、移植、借鉴了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美...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个时代的哲学、心理学、美学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进入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以它展示出的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元化的态势来看,无疑吸收、移植、借鉴了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美学理论的某些观点,受到了这些理论不同程度的影响冲击。其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也给新时期小说的变革带来一些活力。本文拟就弗氏精神分析学说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小说创作 作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精神分析学说 作品 文学 意识流动 性意识 王蒙 张贤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创作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尔川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5期145-145,共1页
由本刊与本院文学研究所、作协黑龙江分会、《文艺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新时期小说创作研讨会”,于8月12—16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江苏、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的作家、评论家、研究人员、编辑、大学教师... 由本刊与本院文学研究所、作协黑龙江分会、《文艺评论》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新时期小说创作研讨会”,于8月12—16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江苏、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的作家、评论家、研究人员、编辑、大学教师和研究生五十余人,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成就和经验,进行了回顾和总结,重点讨论了近年来小说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同时,对小说创作的当代意识和文化意识等问题,也交换了看法。大家在充分肯定十年来小说创作的成就时指出:当前小说创作已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全面发展时期。特别是中、短篇小说异彩纷呈,把原有小说的写法、规范、模式突破了,“探索”与“突破”是其两大特点。由于探索,才打破了单一的格局,带来主体意识的强化,作家的思维空间拓展,表达方式、感觉方式的更渐,使小说视野从单纯的社会性主题,转移到生活的更深层次。作家由被动到主动,由寻找题材到寻找“自我”,才产生了各式各样的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小说创作 研讨会 文化意识 当代意识 小说观念 短篇小说 黑龙江 发展时期 作家 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意识的强化与审美追求的深化——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思考
14
作者 王愚 《当代文坛》 1987年第1期24-28,共5页
新时期小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年的风雨,就题材选择的开阔、思维空间的开拓、审美作用的强化、表现手法的多样等等方面来看,确有不少新的拓展,都可以总结出许多富有特色、而又能为今后小说创作不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的经验。 但是,如果... 新时期小说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十年的风雨,就题材选择的开阔、思维空间的开拓、审美作用的强化、表现手法的多样等等方面来看,确有不少新的拓展,都可以总结出许多富有特色、而又能为今后小说创作不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的经验。 但是,如果从小说发展的总体规模来看,小说观念和创作方法向全方位、多层次的推移,似乎更为突出。我们自然不必惶惑于连小说怎样写都成了问题,但也不能不看到,用熟悉了的、习惯了的小说观念去剖析、评断现在的小说的创作,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识 时期小说创作 审美追求 作品 文化小说 作家 小说观念 现实变革 精神世界 心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与创新——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
15
作者 傅书华 《当代文坛》 1986年第4期14-20,共7页
能够代表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刊成就的那些优秀作品,多是在某些具体的思想原则指导下,通过事件、人物、行动的描绘而再现现实,虽然这中间经过某些政治概念的过滤而略显苍白、单薄,但仍然获得了较高的成就。经过十年动乱这一空白,随着生... 能够代表建国后十七年小说创刊成就的那些优秀作品,多是在某些具体的思想原则指导下,通过事件、人物、行动的描绘而再现现实,虽然这中间经过某些政治概念的过滤而略显苍白、单薄,但仍然获得了较高的成就。经过十年动乱这一空白,随着生活的急速演进,这种创作状态由于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日益追求思想意蕴的深刻性、内容的丰厚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而有了较明显的转变,使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开始出现了一种多姿多采的面貌。在这一转变中,怎样看待西方现代派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影响,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意识流的小说曾经热闹过一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小说创作 作品 现代主义 西方现代派 意识流小说 象征 《蝴蝶》 时空交错 意识流动 叙述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识的独立与视野的更新——评《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
16
作者 岳凯华 《出版广角》 2002年第2期75-76,共2页
在中国社会正经临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新时期文学也在其自身的转型中展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景。我们虽然不能否认新时期文学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总体成就,但小说创作始终处在文学转型的领军位置。因此,对于刚刚过去的小说潮流予以深刻有力的反... 在中国社会正经临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新时期文学也在其自身的转型中展现出色彩斑斓的图景。我们虽然不能否认新时期文学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总体成就,但小说创作始终处在文学转型的领军位置。因此,对于刚刚过去的小说潮流予以深刻有力的反省自然进入批评家的视域中。有关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成果是不胜枚举的,单就我手头以“新时期小说”命名的研究著作就有庞成英《新时期小说文体论》、邓时忠《新时期小说与西方文学思潮》、孙先科《颂祷与自诉:新时期小说的叙述特征及文化意识》、张卫中《新时期小说的流变与中国传统文化》、邝邦洪《新时期小说创作潮流研究》等好几种。但立足于当下富有革新锐气的学术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时期文学转型的小说创作潮流》 西方文学 文学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兴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总体审视
17
作者 吴小美 王喜绒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2期9-17,共9页
站在历史高度,对六十余年前一个十年中的小说作品作鸟瞰式的俯视,既要竭力道人之所未道,又要在有意无意中对一些传统的研究结论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与反拨,这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然而由于二十年代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新小说,不仅能... 站在历史高度,对六十余年前一个十年中的小说作品作鸟瞰式的俯视,既要竭力道人之所未道,又要在有意无意中对一些传统的研究结论和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与反拨,这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然而由于二十年代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新小说,不仅能告诉今天的读者,中国文学为什么从一九一七年文学革命后,就有了“古典”与“现代”的历史分野,中国文学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世界进步文化对它起了何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使人们看到,当今某些新的文学现象正是二十年代小说的特定意义上的重复出现与升华。如果通过从现代到当代这一对比式的沟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二十年代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中国文学 小说作品 新小说创作 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作家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间诗歌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广泛运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永林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4-100,共7页
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民间诗歌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在小说整体构建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小说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民间立场,深刻地表现民族精神和再现历史内涵,更好地凸显地域特色和提升语言韵味作出了贡献。这一文学现象的形成,... 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民间诗歌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在小说整体构建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小说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民间立场,深刻地表现民族精神和再现历史内涵,更好地凸显地域特色和提升语言韵味作出了贡献。这一文学现象的形成,既是文学雅俗互动的一种必然规律,又是文学回归民间传统的一种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诗歌 时期小说创作 雅俗互动 民间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人物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学正 《中州学刊》 1986年第3期67-73,共7页
新时期文学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对人的重新发现。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大批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呼唤着同一个字:“人”!于是,如何重新认识人、评价人、表现人,就成为中国当代作家所注意的中心和追求的目标。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从... 新时期文学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对人的重新发现。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大批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呼唤着同一个字:“人”!于是,如何重新认识人、评价人、表现人,就成为中国当代作家所注意的中心和追求的目标。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从此开始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小说创作 人物论 作家 写人 思考者 “小人物”形象 英雄人物 人物形象 形象系列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小说研究——三本近著综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俊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5期143-143,共1页
作为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最终成果,《新时期小说论评》(胡若定著,以下简称《论评》)、《新时期小说思潮和小说流变》(丁柏铨、周晓扬著,以下简称《思潮和流变》)以及《新时期小说的美学特征》(黄政枢... 作为国家教委“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最终成果,《新时期小说论评》(胡若定著,以下简称《论评》)、《新时期小说思潮和小说流变》(丁柏铨、周晓扬著,以下简称《思潮和流变》)以及《新时期小说的美学特征》(黄政枢著,以下简称《美学特征》)、三本书在全面而又综合的意义上正代表了那一时期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总体水平。应当说,三本书的作者在书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考察为基本根原,从美学的和历史的角度延展出作者对小说在新时期的特异形态和艺术价值的深刻思考。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期小说研究 理论意识 美学特征 时期小说创作 角度 论评 精神实质 语言 总体水平 具体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