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技术封建主义理性的批判 被引量:9
1
作者 叶夫根尼·莫罗佐夫 蒋林(译)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20,共23页
随着硅谷和华尔街的食利者大亨从用户和债务人那里榨取非生产性财富,人们认为数字资本主义正在催生一个“新封建主义”时代的到来。本文反驳了这种观点,通过分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布伦纳论战,从封建主义逻辑和哈贝马斯的“再封建化”概... 随着硅谷和华尔街的食利者大亨从用户和债务人那里榨取非生产性财富,人们认为数字资本主义正在催生一个“新封建主义”时代的到来。本文反驳了这种观点,通过分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布伦纳论战,从封建主义逻辑和哈贝马斯的“再封建化”概念入手,剖析了原始积累中剥削、征用、掠夺的资本主义本质,指出与施加在资本家身上的系统性压力所导致的“创新式积累”不同,哈维的“剥夺式积累”已成为新时代积累的主导形式;文章认为现代金融被剥夺逻辑和寄生逻辑所取代,资本家通过对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包括数据持有的控制,成为完全寄生于大众创造力而无需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食利者;数据的兴起催生了庞大的数字经济,谷歌、脸书等数字巨头通过用户、数据和广告之间的关联掠夺了全球大量的剩余价值。文章对祖博夫的“监视资本主义”提出了质疑,认为它缺乏激进的政治议程,无法把握非资本主义数字经济在未来的运作方式;文章同时批判了技术封建主义的分析框架将国家排除在外的做法,指出其忽略了美国在硅谷崛起为全球技术经济霸主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本主义 新封建主义 数字经济 科技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积累到扩张:重识学术资本主义
2
作者 刘红垒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0,I0002,I0003,共12页
学术资本主义是论述高等教育机构及其教师竞争外部资源现象的概念和理论,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高等教育公共财政资源的减少和高校寻求自主发展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学术资本主义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财政领域市场... 学术资本主义是论述高等教育机构及其教师竞争外部资源现象的概念和理论,西方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高等教育公共财政资源的减少和高校寻求自主发展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来看,学术资本主义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财政领域市场机制的增强。其后,高等教育资源资本主义式的扩张增强了学术资本主义的累积效应,并不断导致高等教育领域资源与地位的集中,使得学术资本主义进一步导致新封建主义的影响效应。知识经济背景下,对学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研究应围绕知识的生产与应用,关注高等教育各利益主体之间的资源分配关系等政治经济学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资本主义 市场机制 资源竞争 新封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封建主义批判的三种路径及评析
3
作者 宋建丽 李樑 《求是学刊》 2025年第5期56-66,共11页
伴随数智技术与资本逻辑的深度媾和,传统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一系列带有“封建化”特征的趋势。以瓦鲁法基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将其概念化为“技术封建主义”,意图通过“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意向来解读当代资本主... 伴随数智技术与资本逻辑的深度媾和,传统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一系列带有“封建化”特征的趋势。以瓦鲁法基斯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将其概念化为“技术封建主义”,意图通过“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意向来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所谓“技术封建主义”,是对数智时代资本运作逻辑的高度虚拟性、支配性、垄断性及其造成的某种历史反动和历史倒退的一种概括。作为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又一新兴视角,从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与积累模式、权力关系及其内在逻辑三种路径剖析“技术封建主义”,对辨明资本主义“伪逆向性”的演进特征、厘清资本主义经济与积累逻辑的“掠夺性”本质、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权力结构(控制)的“隐蔽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把握应避免停留在“封建主义”叙事的表层复现或生产方式视角的线性归约,而应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发展逻辑,将“技术封建主义”现象置于资本主义历史进程中加以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封建主义 新封建主义 数智技术 数字资本主义 平台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青春电影创作的性爱观审视 被引量:5
4
作者 袁智忠 马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29,共5页
近年来,中、低成本"青春电影"呈现为票房井喷,其创作中伦理价值取向成为学术关注的热题。文章从青春电影文本出发,审视其性爱观表述所潜藏的"新封建主义"实质,以期提升其艺术"品相",促进其性爱观的健康... 近年来,中、低成本"青春电影"呈现为票房井喷,其创作中伦理价值取向成为学术关注的热题。文章从青春电影文本出发,审视其性爱观表述所潜藏的"新封建主义"实质,以期提升其艺术"品相",促进其性爱观的健康表述。文章认为,我们应该给青春影像多一些清新脱俗的气息,形成青春题材电影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艺术与商业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提倡一种有思想的艺术性与有艺术的思想性的和谐统一,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同时,着眼"网生代"电影的创作思路,关注网生代电影及文化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产品关系,从而在更加分众化、订制化的"互联网时代"、"粉丝经济时代"秉持传统美德、现代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共生,推动青春电影创作"性爱观"的有序表述,进而促进其提升电影品质,实现文本票房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当代中国电影创作 青春电影 新封建主义 性爱观 伦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