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北新宾-苇子峪地区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年代、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康 刘树文 +2 位作者 王茂江 王伟 阎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79,共19页
辽北新宾-苇子峪地区的花岗质岩石主要由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体等组成。为确定其形成年代及成因,对这些花岗质岩石进行锆石U-Pb-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 辽北新宾-苇子峪地区的花岗质岩石主要由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岩体等组成。为确定其形成年代及成因,对这些花岗质岩石进行锆石U-Pb-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质岩石均形成于新太古代,英云闪长质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2588±4 Ma(MSWD=1.3)和2587±6 Ma(MSWD=1.8),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则侵位于2555±4 Ma(MSWD=0.51)。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俯冲板片的部分熔融,其原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幔楔岩石的交代;而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中一部分岩浆起源于变质杂砂岩的部分熔融,其余形成于以变质玄武岩与变质沉积岩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源区的部分熔融。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新宾-苇子峪地区的新太古代花岗质岩石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动力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宾-苇子峪地区 新太古代 花岗质岩石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活动大陆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