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与黑格尔对传统实在论的改造——对近年欧美“新实在论”的一个探源尝试
1
作者 夏钊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3,共8页
当前欧美学界的“新实在论”讨论形成了纷繁多样的实在论变种,都被冠以了“新”实在论之名。这些“新”都共同体现在反对“自然主义”、反对“反实在论”的方面,承认“概念性东西”的现实性,究其根本这与“新实在论”所蕴含的德国古典... 当前欧美学界的“新实在论”讨论形成了纷繁多样的实在论变种,都被冠以了“新”实在论之名。这些“新”都共同体现在反对“自然主义”、反对“反实在论”的方面,承认“概念性东西”的现实性,究其根本这与“新实在论”所蕴含的德国古典哲学背景密切相关。康德与黑格尔在其理论建构中都对传统旧实在论进行了改造,康德确立了反对自然主义“独立性”的思路,虽然在“物自身”上仍留有自然主义的残余;黑格尔继承并进一步加入了反对纯粹“主体性”的思路,形成了可以称之为“新”实在论的概念实在论。这一理论进路与当今的“新实在论”讨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其重要理论源头之一,而只有把握这一源头或许才能更好地理解“新实在论”的可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实在论 自然主义 实在论 物自身 概念 康德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与新实在论——新理学逻辑分析法评述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鉴平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2期66-72,共7页
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创作了新理学体系,影响颇大。新理学主要是程朱理学和新实在论的结合。本文试图从方法论角度,对此作些探讨,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一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时也经历了一场“古... 三、四十年代,冯友兰先生创作了新理学体系,影响颇大。新理学主要是程朱理学和新实在论的结合。本文试图从方法论角度,对此作些探讨,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一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空前的民族灾难和巨大的社会变革,同时也经历了一场“古今、中西之争”和一次伟大的哲学革命。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濒于灭亡的危境,“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中国近代的时代中心问题。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如何才能得解放?如何才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欺凌和奴役?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在政治思想领域就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就是如何向西方学习,并对自己的传统进行反省,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先生 新实在论 新理学 逻辑分析法 形式逻辑 程朱理学 哲学体系 逻辑分析方法 形而上学 四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美国批判实在论的基本观点的分析
3
作者 袁义江 刘汉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83-88,共6页
美国批判的实在论产生于1920年,它是以七位哲学家的合作著作《批判的实在论论文集》为标志的。本文拟对这一流派的基本观点(认识本性与真理问题,本体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近代实在论思想大致开始于本世纪初,它主要是在反对新... 美国批判的实在论产生于1920年,它是以七位哲学家的合作著作《批判的实在论论文集》为标志的。本文拟对这一流派的基本观点(认识本性与真理问题,本体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近代实在论思想大致开始于本世纪初,它主要是在反对新黑格尔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早期实在论者(摩尔、罗素)主张,常识的自明性是不容置疑的,哲学方法应当是对语言的分析方法;提出以“感觉材料”的总和来代替“物质对象”的概念,把物质和意识都看作是逻辑的结构,认为理念(共相)与物理对象一样是实在的。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实在论 批判实在论 本体论观 认识论问题 实在论 唯心主义 实用主义 物理对象 独立存在 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金岳霖对实在主义知识理论的贡献
4
作者 张永义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4-67,共4页
金岳霖批判了“唯主学说”,论证了知识的产生,一要有感觉提供以知识素材,二要有意念的摹状和规律作用,并提出了“符合说”的真假观。
关键词 金岳霖 知识论 知识理论 实在论 符合说 新实在论 唯心主义 外物 知识者 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允熠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6期30-35,共6页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张允熠马克斯·韦伯(MaxWei。er,1869-1920)曾经指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科学“仍停留在纯经验的水平上”,“正统儒教除了对纯粹的古物研究或者纯粹的实用项目感到...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张允熠马克斯·韦伯(MaxWei。er,1869-1920)曾经指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科学“仍停留在纯经验的水平上”,“正统儒教除了对纯粹的古物研究或者纯粹的实用项目感到兴趣以外,其他概无兴趣”、①“中国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理性 实用主义 胡适 儒学 冯友兰 新实在论 进化论 归纳法 拒斥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存在吗?——论加布里埃尔、康德与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勇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70,248,共9页
“世界”不仅是一个日常生活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但它的合法性却不断遭受着质疑。当代德国哲学家加布里埃尔提出的新实在论主张,各种事物都存在,但世界不存在。康德也持有类似观点,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对理性宇宙论提出了批... “世界”不仅是一个日常生活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但它的合法性却不断遭受着质疑。当代德国哲学家加布里埃尔提出的新实在论主张,各种事物都存在,但世界不存在。康德也持有类似观点,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对理性宇宙论提出了批评,并将“世界”规定为一个理性理念,认为它只具有实践意义,而不具有理论意义。海德格尔的生存论解释学一方面继承了康德关于“世界”概念的规定,另一方面则将“世界”规定为一种可显现者,这意味着对于“世界”这一哲学概念的合法性的承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实在论 世界 理念 解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学本体论的逻辑构造——论金岳霖早期的哲学思想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国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12,共7页
作为受过新实在论洗礼的哲学家金岳霖,其玄学尽管融入了不少传统哲学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整个体系仍然表现为一种逻辑的构造。因为,作为其玄学体系基石的能、可能、式基本上表现为一些逻辑的设定;以能入于可能来说明现实世界的形成,并... 作为受过新实在论洗礼的哲学家金岳霖,其玄学尽管融入了不少传统哲学的因素,但从总体上看,整个体系仍然表现为一种逻辑的构造。因为,作为其玄学体系基石的能、可能、式基本上表现为一些逻辑的设定;以能入于可能来说明现实世界的形成,并未超出罗辑推绎之域。事实表明,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重建形而上学,是很难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岳霖 新实在论 逻辑构造 玄学本体论 新黑格尔主义 重建形而上学 共相世界 逻辑分析 中国传统哲学 内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学的理论品格 被引量:1
8
作者 崔大华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5期79-82,共4页
冯友兰先生是本世纪中国学术舞台上一位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产品、发生了巨大影响的哲学家,一位儒学大师。冯先生在我们民族灾难与复兴共存的抗日战争期间,撰作统称为“新理学”的“贞元六书”,无疑是他的学术生命中最重要的、不会被人... 冯友兰先生是本世纪中国学术舞台上一位创造了丰富的精神产品、发生了巨大影响的哲学家,一位儒学大师。冯先生在我们民族灾难与复兴共存的抗日战争期间,撰作统称为“新理学”的“贞元六书”,无疑是他的学术生命中最重要的、不会被人们遗忘的组成部分。冯先生在晚年曾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学 维也纳学派 逻辑分析 新实在论 中国哲学 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 形而上学 《新理学》 “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冯友兰的“接着讲”
9
作者 程秀波 于建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3,共4页
冯友兰曾多次声明,他的哲学"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明以来的理学,大小相同之处。我们说‘承接’,因为我们是‘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 冯友兰曾多次声明,他的哲学"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之理学一派。我们说‘大体上’,因为在许多点,我们亦有与宋明以来的理学,大小相同之处。我们说‘承接’,因为我们是‘接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的理学讲的"。因此,冯友兰所讲的接着宋明理学讲,应该理解为主要接着程朱理学讲,而不能理解为只接着程朱理学讲。实际上,冯友兰的"接着讲"不仅仅是接着程朱理学讲,而且是融合了古今中西的"接着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着讲 道体 觉解 实在论 新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学”形上学之检讨
10
作者 陈来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1-66,55,共7页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一般说来是比较清楚的。本文的主旨,是对“新理学”形上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进一步的分疏与检讨,将以深入了解“新理学”哲学理论建构的得与失。另一方面,“新理学”的形上学与传统理学的理气论作一些简要...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一般说来是比较清楚的。本文的主旨,是对“新理学”形上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进一步的分疏与检讨,将以深入了解“新理学”哲学理论建构的得与失。另一方面,“新理学”的形上学与传统理学的理气论作一些简要的比较,以辩明二者的同与异,从而加深对二者的了解。 一、实与真 《新理学》一开始给出了三个基本概念,即“实际底事物”、“实际”、“真际”。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实际的事物”与“实际”的区别何在?照《新理学》说,“实际底事物是指有事实存在底事事物物”,“实际是指所有事实底存在者”(《三松堂全集》第四卷,第11页)。但这个定义还是不算明确,它没有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学》 真际 形上学 “实际” 共相 实存 逻辑观念 体用 原道 新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实证主义——金岳霖认识论思想论析
11
作者 杨国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2期56-60,共5页
冯友兰先生曾指出,金岳霖“是使认识和逻辑学在现在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人”。这一评语是否确当或可讨论,不过,金岳霖建立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认识论体系,这确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从理论渊源看,金岳霖的认识论思想或多或少受到西方... 冯友兰先生曾指出,金岳霖“是使认识和逻辑学在现在中国发达起来的第一人”。这一评语是否确当或可讨论,不过,金岳霖建立了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认识论体系,这确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从理论渊源看,金岳霖的认识论思想或多或少受到西方实证论思潮(包括新实在论)的某些影响,但同时又扬弃了其“唯主的方式”与经验论的立场,从而人乎其中而又出乎其外。如果说,实证论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使他由传统走向了现代,那末,对实证论的超越,则赋予他的认识论以独创的形态,后者不仅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哲学演进的重要环节,而且至今仍然有其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一金岳霖认为,知识论应当从官觉(感觉)说起。以感觉为知识之源而言,这种看法与实证主义无疑相近。早在实证主义的历史源头休谟那里,对感觉的确信即构成了其基本的信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岳霖 逻辑实证主义 新实在论 实证论 认识论思想 外物 知识论 感觉论 概念 维也纳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东荪与冯友兰对理学的不同解释
12
作者 舒文 张耀南 《学术界》 CSSCI 1996年第1期26-31,共6页
论张东荪与冯友兰对理学的不同解释舒文,张耀南一九三九年,冯友兰(1895—1990)《新理学》一书在上海出版。这部书的主要工作,是改造旧理学,建设“新理学”,其所用的工具便是柏拉图的“理念”(Ideas)和新实在论的... 论张东荪与冯友兰对理学的不同解释舒文,张耀南一九三九年,冯友兰(1895—1990)《新理学》一书在上海出版。这部书的主要工作,是改造旧理学,建设“新理学”,其所用的工具便是柏拉图的“理念”(Ideas)和新实在论的“共相(Wniversals),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新理学》 上海商务印书馆 “心” “理” 张东荪 “理一分殊” 思想与社会 理念说 新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熊元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8-43,共6页
美英“新批评”派的文学本体论是我国文艺理论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文学木体论的来源之一,国内的文学本体论的呼唤者也自觉地向“新批评”派寻觅理论武器。“新批评”派的文学本体论认为“我们得回到诗本身,绝不能离开诗”,国内有人也提出... 美英“新批评”派的文学本体论是我国文艺理论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文学木体论的来源之一,国内的文学本体论的呼唤者也自觉地向“新批评”派寻觅理论武器。“新批评”派的文学本体论认为“我们得回到诗本身,绝不能离开诗”,国内有人也提出文学研究要“回复到自身”,由外到内,由着重考察文学的外部规律向深入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转移,即研究文学本身的审美特点,文学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文学各种门类自身的结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等等。文艺向审美属性和自身特殊规律转靠的过程中,文艺创作从a五倍节”t’于从物”a于十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批评” 文学本体论 诗歌 研究文学 “张力” 艺术作品 新实在论 文艺 黑格尔 布鲁克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对话视域中的人文科学研究——对汉学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惠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4,共10页
“汉学主义”作为对国外汉学的定性和批判是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一大景观,有较多的关注和较深入的讨论。但从对话论角度,尤其是将对话作为“个体间”对话即“间在”对话的观察还不多见。对话是个体之间的对话,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主客... “汉学主义”作为对国外汉学的定性和批判是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一大景观,有较多的关注和较深入的讨论。但从对话论角度,尤其是将对话作为“个体间”对话即“间在”对话的观察还不多见。对话是个体之间的对话,不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主客体之间没有对话,而只有认识。汉学主义批评要求剔除学术研究中的意识形态干扰而追求纯粹客观的知识,这在对话论看来就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机械认识论。尽管其有效于自然科学,但施之于人文科学则是一种僭越。在人文科学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异域异质研究,以对话论模式替代反映论模式应当提上议事日程。这是学术发展自身的逻辑演进,也是全球化时代以文明对话化解文明冲突之大势所趋和天理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主义 人文科学 间在对话 后现代主义 新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理学:张东荪对冯友兰的超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耀南 舒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43-47,76,共6页
新理学:张东荪对冯友兰的超越张耀南,舒文1939年冯友兰(1895-1990)《新理学》一书在上海出版。这部书主要是运用柏拉图的“理念”(Ideas)和新实在论的“共相”(Universals)改造旧理学,建设“新理... 新理学:张东荪对冯友兰的超越张耀南,舒文1939年冯友兰(1895-1990)《新理学》一书在上海出版。这部书主要是运用柏拉图的“理念”(Ideas)和新实在论的“共相”(Universals)改造旧理学,建设“新理学”。在冯友兰这部书里,“真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学 张东荪 冯友兰 “心” “理” 新实在论 上海商务印书馆 理念说 柏拉图 “太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选介 被引量:1
16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共1页
张岱年教授,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1909年5月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受清华大学之聘任哲学系助教。1943年在私立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任讲师,后任副教授。1946年清华复校后,回清华大学任副教授,1951年任教授。1952年院系... 张岱年教授,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1909年5月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后,受清华大学之聘任哲学系助教。1943年在私立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任讲师,后任副教授。1946年清华复校后,回清华大学任副教授,1951年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至今。现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伦理学会顾问、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家 中国当代 张先 中国哲学史 清华大学 逻辑分析方法 中国伦理学 新实在论 辩证唯物论 献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友兰论共相
17
作者 田文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9-83,共5页
【正】 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冯友兰在其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以五百万字的浩繁著述确立了自己哲学家、哲学史家的双重身份和地位.他不仅因继胡适之后博采西学方法,撰写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而名闻遐迩;而且由于'上接程(颐)... 【正】 在中国近代哲学史上,冯友兰在其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以五百万字的浩繁著述确立了自己哲学家、哲学史家的双重身份和地位.他不仅因继胡适之后博采西学方法,撰写出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而名闻遐迩;而且由于'上接程(颐)朱(熹)理学,并与西方新实在论相贯通,构筑了富于思辨性的独特思想体系''新理学'而蜚声海内外.冯氏的'新理学'四十年代问世以后,即'引起国内思想界许多批评,讨论,辩难、思考.'解放后,'新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更是受到了激烈批评.但是人们过去对'新理学'的批评并没有升华到辩证否定、扬弃的层次.'新理学'讨论的哲学问题反映了什么时代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哲学 新理学 共相 类事物 中国近代哲学 四十年代 太极 哲学问题 哲学史家 西方新实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