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康德与黑格尔对传统实在论的改造——对近年欧美“新实在论”的一个探源尝试 |
夏钊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
|
冯友兰与新实在论——新理学逻辑分析法评述 |
王鉴平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7 |
2
|
|
3
|
对美国批判实在论的基本观点的分析 |
袁义江
刘汉勤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4
|
略论金岳霖对实在主义知识理论的贡献 |
张永义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5
|
论儒学的实用理性主义与近代实证主义的会通 |
张允熠
|
《学术界》
CSSCI
|
1996 |
5
|
|
6
|
世界存在吗?——论加布里埃尔、康德与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 |
陈勇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7
|
玄学本体论的逻辑构造——论金岳霖早期的哲学思想 |
杨国荣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8
|
新理学的理论品格 |
崔大华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8 |
1
|
|
9
|
也谈冯友兰的“接着讲” |
程秀波
于建东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0
|
“新理学”形上学之检讨 |
陈来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1
|
走出实证主义——金岳霖认识论思想论析 |
杨国荣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2 |
0 |
|
12
|
论张东荪与冯友兰对理学的不同解释 |
舒文
张耀南
|
《学术界》
CSSCI
|
1996 |
0 |
|
13
|
论“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 |
熊元义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3
|
|
14
|
文明对话视域中的人文科学研究——对汉学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
金惠敏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5
|
新理学:张东荪对冯友兰的超越 |
张耀南
舒文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1
|
|
16
|
中国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选介 |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1
|
|
17
|
冯友兰论共相 |
田文军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