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界流域生态补偿的“新安江模式”及可持续制度安排 被引量:73
1
作者 沈满洪 谢慧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163,共8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观点。生态补偿是实现绿水青山价值转化的重要机制。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因“要保护与不保护”“要补偿与不补偿”“以河为标准与以湖为标准”的争议而引发冲突。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协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观点。生态补偿是实现绿水青山价值转化的重要机制。新安江流域上下游因“要保护与不保护”“要补偿与不补偿”“以河为标准与以湖为标准”的争议而引发冲突。在中央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浙皖两省的谈判协商成功达成了两轮六年(2012-2017)的跨界生态补偿协议并付诸实施,成为全国首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成功典范。补偿协议的创新性在于:实现上下级补偿与上下游补偿的结合,以上下级补偿带动上下游补偿;实现生态保护补偿与环境损害赔偿的耦合,做到激励与约束的完美结合;实现上下游共同参与的水质监测机制,水质监测结果好就给予生态保护补偿,水质结果差就实施环境损害赔偿;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结合,针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确定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4项指标作为监测对象。两轮试点绩效显著,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明显加大,新安江出境水质明显改善。新安江跨界流域生态补偿协议之所以能够顺畅达成并持续运行,是由上游生态保护比较优势决定的必要性与下游经济发展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可能性共同决定的,是由上下游共同的生态补偿制度需求与各级政府生态补偿制度供给的均衡所决定的。新安江流域跨界生态补偿试点是中国特色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当然,该制度也需要在多方面继续完善:实施多元补偿,调动各种资源支持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补偿标准,尽力体现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机会成本;给予多元受偿,激发各个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区域合作,建立黄山市经济开发区共同开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跨界流域 新安江模式 可持续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模式”县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德君 唐巍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7-9,共3页
“新安江模式”是皖浙两省为提升水质水量,以生态补偿为核心措施对新安江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从县域角度看,该模式还存在着保护成本与共享效益不匹配、市场多元化补偿尚未展开、水质改善与民生发展不尽... “新安江模式”是皖浙两省为提升水质水量,以生态补偿为核心措施对新安江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从县域角度看,该模式还存在着保护成本与共享效益不匹配、市场多元化补偿尚未展开、水质改善与民生发展不尽一致、县域横向补偿机制尚未真正建立等不足之处。实践中,还需要从综合决策协调机制、市场主体主动参与机制、多渠道立体补偿机制以及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式 县域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间横向带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制度优势的体现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韩文龙 祝顺莲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30,共12页
地区间横向带动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对口支援”为主要形式和显著特征的地区间横向带动实践,在经济生产领域和收入分配领域以及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和特... 地区间横向带动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对口支援”为主要形式和显著特征的地区间横向带动实践,在经济生产领域和收入分配领域以及发展能力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欠发达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形成了系统化、全方位的带动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目前中国地区间横向带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应通过地区间横向带动体系和机制的不断完善,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增强全体人民“先富带后富”的自觉意识,改善府际、政企关系,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调动更多经济主体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项目和资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间横向带动 共同富裕 对口支援 制度优势 国家治理现代化 闽宁模式 新安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