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媒介运用、媒介传播与艺术语言 被引量:9
1
作者 马晓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155,共3页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媒介运用十分宽泛,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新媒体装置艺术所用的媒介与技术可以将新媒体装置艺术分为:材料装置、数字装置、行为装置、生物装置;新媒体装置艺术媒介传播有别于传统的艺术符号、艺术形式、...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媒介运用十分宽泛,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新媒体装置艺术所用的媒介与技术可以将新媒体装置艺术分为:材料装置、数字装置、行为装置、生物装置;新媒体装置艺术媒介传播有别于传统的艺术符号、艺术形式、传播渠道和媒体;新媒体装置艺术的艺术语言可以从时间节点、传播受众、感官体验、传播方式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装置艺术 媒介运用 媒介传播 艺术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新媒体装置艺术中的审美表现与文化脉络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晓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118,共4页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审美表现主要是艺术内涵的形式表达,形式是审美表现最直观的内容,因而审美表现也可理解为形式语言的表达。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审美表现体现在图像式语言、符号化结构、交互式陈述。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脉络则与近年来西...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审美表现主要是艺术内涵的形式表达,形式是审美表现最直观的内容,因而审美表现也可理解为形式语言的表达。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审美表现体现在图像式语言、符号化结构、交互式陈述。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文化脉络则与近年来西方与中国的新媒体装置艺术展览的主题脉络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装置艺术 审美表现 文化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装置艺术的美学形态研究之一——“美”的困惑与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晓翔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3,共5页
在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内,审美形态的创造借助于两种不同意义的数字复制形式,数字拟像复制对于传统"模仿"的核心理念有所颠覆,虚拟造像复制则是创作者对于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念的综合性复制。20世纪的最后10年,被"终结论&... 在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内,审美形态的创造借助于两种不同意义的数字复制形式,数字拟像复制对于传统"模仿"的核心理念有所颠覆,虚拟造像复制则是创作者对于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念的综合性复制。20世纪的最后10年,被"终结论"贴过标签的领域相当宽泛,诸如启蒙精神的终结、现代性的终结、先锋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主要表现在传统艺术创作方法面对新媒介所呈现的式微以及传统美学中"美"的式微。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数字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类型的艺术创作中,运用虚拟现实的数字技术拼合数字内容,形成可复制的无穷版本,数字化技术取代了艺术和自然的原始关系,从而导致艺术创作从个性风格的表达向类像的数字复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装置艺术 “美”的“困惑” “美”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