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老年群体的新媒体使用与角色认知 被引量:17
1
作者 丁卓菁 沈勤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104,共3页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数字化生存备受关注,但针对老年群体受众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以上海市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新媒体在他们当中的扩散率、使用倾向、角色认知等几项指标,对城市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状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城市老年群体 新媒体使用 角色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务员群体的新媒体使用与信任——媒体紧密度、个体决策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曾润喜 斗维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2-117,125,共7页
[目的/意义]为提高媒介素养、推动实际工作,公务员应该加强与媒体及从业人员的关系,即媒体紧密度,但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方法/过程]基于对H省公务员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其新媒体使用与新媒体信任的关系,并考察了媒体紧密度、个... [目的/意义]为提高媒介素养、推动实际工作,公务员应该加强与媒体及从业人员的关系,即媒体紧密度,但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方法/过程]基于对H省公务员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其新媒体使用与新媒体信任的关系,并考察了媒体紧密度、个体决策权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新媒体使用的两个维度,即新媒体倾向、新媒体互动均显著正向影响新媒体信任;媒体紧密度、个体决策权调节新媒体使用对新媒体信任的影响,媒体紧密度越低,新媒体倾向对新媒体信任的正向影响越大;个体决策权高低与否均能增强新媒体倾向、新媒体互动分别对新媒体信任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公务员群体与媒体的关系以及自身决策权与新媒体信任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使用 媒体信任 媒体紧密度 个体决策权 公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效益分析视角下的技术赋能学习——基于2018年未成年人的新媒体使用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永健 杨斌艳 陈宗海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3-107,121,共6页
新媒体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伴随式工具,技术赋能学习也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文章利用未成年人新媒体使用调查数据,从新媒体使用、影响赋能学习因素两个方面出发,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从微观层面分析、思考、认识技术赋能学习... 新媒体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伴随式工具,技术赋能学习也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文章利用未成年人新媒体使用调查数据,从新媒体使用、影响赋能学习因素两个方面出发,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从微观层面分析、思考、认识技术赋能学习的成本效益问题,试图为技术赋能学习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一种新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条实现其成本效益最大化的途径:一是通过激发未成年人的自我教育动机,从源头促进技术赋能学习的发展;二是提高学习者及全社会的技术素养,清除技术赋能学习障碍;三是建立净化与规范机制,强化技术赋能学习的社会效益;四是在新兴技术扩散的饱和期将其应用到教育中去,提高技术赋能学习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赋能学习 未成年人 新媒体使用 在线学习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得过的传授:新媒体环境下城市新生代母亲的信息获取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茹 刘磊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104,共3页
新媒体已深度嵌入城市女性的孕育生活中,并建构其母亲身份。首次经历人生重大角色转换的新手母亲,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帮助和情感支持,以面对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矛盾心理、焦虑感、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本研究通过上海及西... 新媒体已深度嵌入城市女性的孕育生活中,并建构其母亲身份。首次经历人生重大角色转换的新手母亲,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信息帮助和情感支持,以面对角色转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矛盾心理、焦虑感、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本研究通过上海及西安两个焦点小组的访谈,发现新生代母亲利用现有数字媒体平台,倚重最具有即时性、定期性、充分性、专业性、个性化、实用性、私密性以及趣味性的内容信息,并借助互联网的联结,通过这种“信得过的传授”,来获取及分享内容信息和情感体验,表达诉求、聆听故事,从而搭建了一种全新的社群关系和交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代母亲 新媒体使用 信息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新媒体研究的国际进展:议题与路向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强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7,30,共7页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政务新媒体研究的国际文献,发现政务新媒体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缩小政务新媒体研究的"知沟",推动国内政务新媒体理论和实践发展。[方法/过程]通过EBSCOhost、Science Direct、SAGE Journals Onlin... [目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政务新媒体研究的国际文献,发现政务新媒体研究前沿热点问题,缩小政务新媒体研究的"知沟",推动国内政务新媒体理论和实践发展。[方法/过程]通过EBSCOhost、Science Direct、SAGE Journals Online、Springer Link、Taylor&Francis Online等数据库和Google获取289篇政务新媒体的国际文献。在此基础上,采用议题分类的方式对289篇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归纳、整合与评述。[结果/结论]政务新媒体的国际研究主要基于政府的视角展开,包括政务新媒体使用的决定因素、使用行为、使用政策、使用战略与策略、使用效果评估等。少数公众视角的研究集中在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已有研究较少考察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行为对其政治行为的影响。未来研究应该考察政府机构政务新媒体使用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等的影响,考察公众政务新媒体使用行为对公民遵从等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媒体 媒体扩散 新媒体使用 媒体政策 政治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的“数字劳工”:新媒体中的捆绑、异化与突破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梦亭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168,共12页
数字时代创造了新的希望和尊严,但也产生了“数字劳工”的问题和挑战。数字社会中新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必然,将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与“数字劳工”相结合,借助加速逻辑以判断“数字劳工”的现状,发现“数字劳工”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呈现了显性... 数字时代创造了新的希望和尊严,但也产生了“数字劳工”的问题和挑战。数字社会中新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必然,将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与“数字劳工”相结合,借助加速逻辑以判断“数字劳工”的现状,发现“数字劳工”在新媒体的使用中呈现了显性加速与隐性加速的复杂面相。新媒体是当下“数字劳工”的主要使用工具,由此引申出对“数字劳工”的加速原因讨论。一方面,新媒体与劳工个体形成三层捆绑关系,分别是“前台”呈现的捆绑、被迫同步的捆绑、虚实界限的捆绑,它们使得个体劳动过程加速;另一方面,新媒体与劳动社会紧密联系,创建出新的劳动场景,导致社会空间、时间异化,使得社会劳动过程加速。为突破“数字劳工”的加速困境,需要通过良好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环境、合理的媒介控制来实现减速的对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工 新媒体使用 显性加速 隐性加速 媒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适老化改造背景下老年群体健康信息共享行为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秋鹏 许静 +1 位作者 史宇晖 孙昕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73-878,共6页
目的 调查北京市老年人群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健康信息需求及其分享健康信息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市≥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信息生态理论和整合技术使用与接受模型编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各维度量表得分进... 目的 调查北京市老年人群的新媒体使用情况、健康信息需求及其分享健康信息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以北京市≥60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信息生态理论和整合技术使用与接受模型编制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各维度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健康信息分享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 共调查1110名≥60岁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接受程度良好,并且对其他如智能音箱等新媒体产品表现出一定的使用倾向;即时通信类应用(微信)、网络资讯类应用(今日头条)和短视频内容应用(抖音)是受访老年群体常用手机应用的前3名,受访老年群体比较关注于营养膳食、运动健身和疾病预防等议题健康信息;自我效能(β=0.081,P<0.001)、集体主义(β=0.096,P<0.001)、社会规范(β=0.140,P=0.001)、感知技术促进性(β=0.468,P<0.001)、感知信息有用性(β=0.198,P<0.001)和健康信息分享意愿之间存在直接正向关系,可经由分享意愿有效促进分享行为的发生。结论 本研究将信息生态和健康信息行为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创新性提出了信息生态拓展的整合技术使用与接受模型能够解释健康信息分享意愿74.3%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群体 健康传播 新媒体使用 信息共享 信息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