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东南亚宗教的演变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焕宗 《南洋问题研究》 1986年第2期1-10,共10页
恩格斯说,宗教和哲学一样,是一种“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但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经历过发展与加工的过程,而且还是按着自身的规律独立发展的。东南亚的宗教也是如此,不过它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在自然宗教(万... 恩格斯说,宗教和哲学一样,是一种“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但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经历过发展与加工的过程,而且还是按着自身的规律独立发展的。东南亚的宗教也是如此,不过它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即在自然宗教(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宗教,并以外来宗教为主要宗教信仰。本文拟对东南亚宗教的演变过程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不包括越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崇拜 大乘佛教 苏非主义 毗湿奴 沙斐仪学派 马鲁古群岛 苏非派 新婆罗门教 大乘教 基本教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2
作者 安希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1987年第5期29-33,共5页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开始于1904—1905年间写作的《新教的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的总的目的,用韦伯的话来说,是研究"某些宗教观念对经济精神发展和对某一经济制度的特点的影响&qu...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开始于1904—1905年间写作的《新教的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的总的目的,用韦伯的话来说,是研究"某些宗教观念对经济精神发展和对某一经济制度的特点的影响"。他认为宗教信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密切得多。他所以获得这种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 经济 资本主义 伦理 兴趣 地位 更正教 基督教 思想体系 个性心理特征 宗教改革 宗教观念 宗教社会学 儒教 清教徒 加尔文派 理性化 婆罗门 印度教 新婆罗门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