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以生物制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晓敏 张强 +3 位作者 宋运贤 查岭生 段永波 张海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为了不断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满足生物制药等相关行业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深造的需求,积极探索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立体化、四层次、三步走"的人... 为了不断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满足生物制药等相关行业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深造的需求,积极探索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的教育教学规律,进行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立体化、四层次、三步走"的人才新培养模式,形成专业特色突出、体系独立完整、管理科学和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教学培养体系。通过创新实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的构建和探索,解决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学生理论基础与实践(科学研究)应用(生物医药领域)脱节的问题,形成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科研深造与就业工作两方面发展,适应科研院所研究和生物医药科技相关公司企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 应用型人才 教育规律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构建数智时代的新型终身教育体系——兼论新质教育和新质人才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竹立 吴彦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8,77,共9页
在数智时代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终身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不完善、将发展成人教育等同于终身教育等明显问题,不仅制约了终身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新质人才的... 在数智时代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终身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不完善、将发展成人教育等同于终身教育等明显问题,不仅制约了终身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且不利于新质人才的培养。我国终身教育理念亟待转型升级,并通过构建新型终身教育体系,将我国终身教育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新型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连续、系统过程,贯通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强调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打造统一协调的大教育体系;强调围绕新质人才必备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人机协作能力三大核心能力进行培养。新型终身教育体系应由行政管理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构成,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与全面规划,通过机构设置、资源整合、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赋能等有序推进。发展新型终身教育的切入点与突破口在于创立新型的终身教育评价体系,其既需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地方终身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来提供制度保障,也需要通过创新评价方式来选拔兼具三大核心能力的新质人才,还需要通过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采取更加灵活的学制安排为新质人才培养提供适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教育 质人才培养 型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教育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新质人才培养:耦合机制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宇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30,共8页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具有新素质、新品质,其培养对于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新质人才培养具有耦合性,体现为教育评价理念向“人才质量观”革新,契合新质人才的高质...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新质人才。新质人才具有新素质、新品质,其培养对于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与新质人才培养具有耦合性,体现为教育评价理念向“人才质量观”革新,契合新质人才的高质量特征;教育评价目标向“人才发展”聚焦,契合新质人才的发展性特征;教育评价内容向“综合素质”更迭,契合新质人才的综合性特征;教育评价方式向“类型化”转变,契合新质人才的多样性特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赋能新质人才培养,需树立以质量优先为导向的教育评价理念,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教育评价目标,落实以综合素质为框架的教育评价内容,探索以多元标准为尺度的教育评价方式,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质人才培养 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加速时代新质人才培养的主体性危机诊断与纾解
4
作者 楚肖燕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8-13,共6页
随着技术加速改变教育生态,教育主体性危机在新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下愈加突显。在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同时,“人—技”互动中的权力让渡、情感隔离和算法规训也带来了教育主体空心化、同质化、功利化的问题。教育主体性的特征在新质人才培... 随着技术加速改变教育生态,教育主体性危机在新质人才培养的要求下愈加突显。在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同时,“人—技”互动中的权力让渡、情感隔离和算法规训也带来了教育主体空心化、同质化、功利化的问题。教育主体性的特征在新质人才培养的框架下,体现为技术思维、复合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强调人机共生、主动协同和创新实践。达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需以主体责任和数字素养为基础对主体性予以确认,通过培养高意识学习能力和数字韧性,重建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主体性。同时,借助人在回路和教育反哺的人机双向交互机制实现主体性赋能,从而缓解技术加速时代的教育主体性危机,为新质人才培养提供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主体性 质生产力 质人才培养 人机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姜文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路是注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社会服务... 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企业参与度有待提高、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路是注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升、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社会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开展职业教育数字生态系统建设。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新商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构建校企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标准化培养和模块化定制优化教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 商科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对化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评《化工行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13-I0013,共1页
创新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我国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在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化工行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探索出符合环保理念的新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化工行业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来... 创新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我国各行各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在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化工行业要想实现大发展,必须不断地改革创新,探索出符合环保理念的新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化工行业急需大量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来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但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潜在的能力,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方式来不断地挖掘和开发。对此,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强调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能力 大学生创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路径 化工行业 环保理念 经济发展背景 创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式融智课堂:新质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展望
7
作者 祝智庭 陈怡 +1 位作者 朱晓悦 闫寒冰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推动教育生态向“人机共生”新范式转型。鉴于传统课堂在思维培养与多主体协同方面的诸多局限,该研究融合问题式学习与融智课堂的理论内核,提出“问题式融智课堂”创新模式,并构建三维结构框架。目标要素协同知识...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推动教育生态向“人机共生”新范式转型。鉴于传统课堂在思维培养与多主体协同方面的诸多局限,该研究融合问题式学习与融智课堂的理论内核,提出“问题式融智课堂”创新模式,并构建三维结构框架。目标要素协同知识分类与思维渗透,驱动从知识传递到思维生成的范式跃迁。角色要素明晰教师、学生与AI大模型的分工逻辑,依托多主体动态交互激发群智涌现。过程要素围绕“7何”问题链模型设计递进认知路径,并提出垂域智能体的学科适配机制,平衡技术普适性与教育专属性。实践层面,从赋能关键角色、拓展应用场景、规避伦理风险与回归育人本真四方面提出实施路径,避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该研究旨在推动课堂从静态知识容器向动态思维创新场域的转型,为智能时代新质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回应数智时代的教育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式融智课堂 AI大模型 质人才培养 课堂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融通职业教育新质人才培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琪 李永鑫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9,共8页
数据要素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列的五大基础性生产要素,体现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由数字技术赋能进入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并发挥其倍增效应的新阶段。职业教育应融通数据要素培养具有数据素养的高技术技能新质人才,推进产业发... 数据要素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并列的五大基础性生产要素,体现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由数字技术赋能进入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并发挥其倍增效应的新阶段。职业教育应融通数据要素培养具有数据素养的高技术技能新质人才,推进产业发展社会进步。从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新质人才相互支撑的关系论证融通数据要素的新质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新课题的合理性。分析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可以通过理念重塑、模式重构、机制创新等方式促进数据要素融通职业教育新质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职业教育 质生产力 质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融合课程:“人工智能+课程”教改新方向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竹立 关向东 罗霖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为探讨数智时代的课程改革,本文深入剖析数智融合课程的定义、内涵、核心理念,认为数智融合课程指在数智时代新知识观与新人才观指引下,深度融合数智技术与课程教学,以培养新质人才为目标的新型课程形态。其建设理念包括聚焦思维与能力... 为探讨数智时代的课程改革,本文深入剖析数智融合课程的定义、内涵、核心理念,认为数智融合课程指在数智时代新知识观与新人才观指引下,深度融合数智技术与课程教学,以培养新质人才为目标的新型课程形态。其建设理念包括聚焦思维与能力的双重培育、基于问题导向的知识体系创新、数智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体验、师生共创情境化学习新生态以及成果导向的课程质量全面评估等。文章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课程为例,提出数智融合课程的建设路径:选择新型交叉学科先行先试,理论与实践、专业与数智密切结合重构课程体系,构建数智化学习环境,构建全方位、个性化与智能化的评估体系。文章最后提出数智融合课程要以个性化学习为基、多元教学法融合和师生协同共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融合课程 人工智能+教育 质人才培养 数智时代知识观 教育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人才需求背景下学校教育供给变革研究
10
作者 孟志远 李永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呼唤新质人才并为其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时域与场域,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学校教育供给变革成为教育的基础性命题。当前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学校供给变革存在“传统型”供给主体与“新质型”主体需求、“标准化”供给内... 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呼唤新质人才并为其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时域与场域,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学校教育供给变革成为教育的基础性命题。当前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学校供给变革存在“传统型”供给主体与“新质型”主体需求、“标准化”供给内容与“个性化”内容需求、“统一性”供给方式与“数智化”方式需求之间的矛盾。鉴于此,提出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学校教育供给遵循从“人类教师主体”到“人机智能联合主体”、从“统一与他主内容”到“开放与自主内容”、从“前置性预设方式”到“发展性按需方式”的变革理路,以期为学校教育供给变革与新质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供给变革 质人才需求 质生产力 质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乡土实践
11
作者 李创伟 《村委主任》 2025年第2期255-257,共3页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新时代大学生乡土实践,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作为连接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桥梁,大学生乡土实践中暴露出内容体系单一化、协同...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新时代大学生乡土实践,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作为连接高等教育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桥梁,大学生乡土实践中暴露出内容体系单一化、协同实践不够紧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此,需优化乡土实践内容体系,厚植情怀价值涵养,建立开放合作的育人机制,完善育人保障体系,构建实践评价反馈体系,提升育人质量水平,助力新时代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时代 时代大学生 乡村振兴 乡土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交叉培训模式在医院职能部门新员工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傅冠峰 李晓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年第11期744-745,752,共3页
文章通过案例医院对职能部门新员工引入岗位交叉培训模式的实际应用,全面探讨了交叉培训的必要性、对医院管理的益处和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案例医院应用该模式的实施步骤。文章分析认为引入交叉培训模式是医院加强管理队伍... 文章通过案例医院对职能部门新员工引入岗位交叉培训模式的实际应用,全面探讨了交叉培训的必要性、对医院管理的益处和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并详细介绍了案例医院应用该模式的实施步骤。文章分析认为引入交叉培训模式是医院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组织、职能部门间构建和谐关系以及新员工综合素质培养与职业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团队意识和管理骨干、加强职业生涯管理以及提升医院管理文化等都大有裨益。因而做好需求分析和培训设计、强化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等是交叉培训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本案例的实践证明,岗位交叉培训是培养职能部门新员工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培训 职能部门 员工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新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剑 姜涛 陈开梅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4-126,共3页
围绕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阐述了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以期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加速推进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多方位的改革工作,... 围绕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从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阐述了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以期适应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加速推进研究生教育深层次、多方位的改革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能力 培养模式 体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研究 被引量:67
14
作者 姚圣卓 王传涛 金涛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0-75,共6页
文章在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包括“创新创业活动硬件设施平台、创新创业社团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四位一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保障高... 文章在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包括“创新创业活动硬件设施平台、创新创业社团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四位一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应建立配套的制度与机制: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设计、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基于平台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人才培养 高校 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干信 王秀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9,共3页
根据独立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个双向计划"。通过实施这个计划,探索出了一条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形成机理探析——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5
16
作者 闫建璋 李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55,共7页
教师培养机制作为教师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对教师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诉求、国外教师教育模式提供的借鉴经验及自上而下的政策引领与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 教师培养机制作为教师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对教师培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诉求、国外教师教育模式提供的借鉴经验及自上而下的政策引领与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应运而生。目前三个教育主体仍面临合作限于浅层、协同培养力度不足的困境,有鉴于此,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借助共生关系分析框架,依据共生单元质参量兼容与共生模式分析方法探析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形成的内在机理,力求为增强三方合作的内生动力、促进三方实现共生性合作、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地方政府 中小学 教师培养 协同培养机制 共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粉莲 赵慧 +2 位作者 王晓娟 李小明 袁晋锋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3-25,共3页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旅游酒店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思想,构建以职业岗位发展过程为导向...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旅游酒店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思想,构建以职业岗位发展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由酒店服务实务、酒店督导实务、酒店经理实务和企业实践构成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认识实习、酒店服务技能、企业实践、酒店管理技能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SC-SMP"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店管理 洛桑”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服务为宗旨 以能力为本位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振如 王福海 郝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7期33-35,共3页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首都唯一一所培养服务"三农"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为农民服务,为农业发展服务,为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学院的天职,也是学院长期办学的优良传统.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三农”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宗旨 本位 能力 应用型 农村现代化建设 应用性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研究--评《国际商务与经贸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静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水平国际商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在评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优秀著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和...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高水平国际商务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高校在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将在评述国际商务人才培养优秀著作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商务 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需求 对策和建议 问题和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治理理论的“伞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型建构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景华 黄姝菡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6,共4页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传统思维,寻求新出路。网络治理理论所具有的交叉式、无限向、多维性特征能够弥补目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主体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校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打破传统思维,寻求新出路。网络治理理论所具有的交叉式、无限向、多维性特征能够弥补目前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主体参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建立的“伞状”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型,通过主体内部关系的确立、组织的内部管理和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可以为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工科人才培养 网络治理理论 “伞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