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黏弹性阻尼器足尺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梅 张耀庭 +1 位作者 孙江波 潘鹏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8-244,共7页
黏弹性阻尼器是一种典型的被动控制装置,它可以通过黏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耗能起到提高结构阻尼和减小结构地震或风振响应的作用。自主研发了损失系数不小于0.5的黏弹性材料,并基于此材料研发了新型国产黏弹性阻尼器。通过对黏弹性阻尼... 黏弹性阻尼器是一种典型的被动控制装置,它可以通过黏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耗能起到提高结构阻尼和减小结构地震或风振响应的作用。自主研发了损失系数不小于0.5的黏弹性材料,并基于此材料研发了新型国产黏弹性阻尼器。通过对黏弹性阻尼器足尺试件进行不同应变幅值、加载频率工况下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以及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新型黏弹性阻尼器力学参数及其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黏弹性阻尼器的损失系数在多数工况下处于0.3~0.4之间;其基本力学性能与加载频率相关性较小,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软化特征,但在各应变幅值下均具有稳定的耗能能力;新型黏弹性阻尼器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在150%的应变下能保持稳定的基本力学性能,应变350%时仍未破坏;新型黏弹性阻尼器的疲劳性能较好,经低周疲劳加载后各项基本力学指标变化率均不超过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黏弹性阻尼器 滞回性能 足尺试验 损失系数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试验与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国威 陶忠 +2 位作者 徐荣荣 戴必辉 燕钊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217,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为研究其构造形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5个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进行了变形相关性、频率相关性以及疲劳性能循环加载试验,分析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系数、等效黏滞阻尼比和骨架曲线等几项...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为研究其构造形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5个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进行了变形相关性、频率相关性以及疲劳性能循环加载试验,分析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系数、等效黏滞阻尼比和骨架曲线等几项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5个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滞回性能较好,耗能能力较强,橡胶硬度为65°的试件累计耗能为2.343 kN·m;变形幅值对阻尼器的影响明显,随着变形量的增加,阻尼器的最大阻尼力和周期耗能逐渐增大,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刚度逐渐减小;不同橡胶材料的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试件的滞回曲线、等效黏滞阻尼比和骨架曲线形状基本一致;不同加载频率下,耗能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比分别在0.03962~0.04016和0.1260~0.1320之间,2个性能指标变化均较小,频率相关性较弱;疲劳加载后新型黏弹性阻尼器耗能系数衰减24.8%,等效黏滞阻尼比衰减25.4%,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无明显的滞回曲线面积衰减和低周疲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加固 新型雀替式弹性阻尼 变形相关性 频率相关性 疲劳性能 滞回耗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增强传统木结构节点试验研究
3
作者 彭国威 陶忠 +2 位作者 燕钊 戴必辉 徐荣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89-594,共6页
为提高中国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本工作采用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对榫卯节点进行加固,制作了两个足尺台阶透榫节点模型,采用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对其中一个节点进行加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台阶透榫节点加固前后的滞... 为提高中国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本工作采用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对榫卯节点进行加固,制作了两个足尺台阶透榫节点模型,采用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对其中一个节点进行加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台阶透榫节点加固前后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使用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加固台阶透榫节点是可行的,加固后节点滞回曲线的滑移和捏缩现象大幅减轻,滞回环面积增大,耗能能力提升204.5%;加固后试件的骨架曲线斜率和极限承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正向承载力最大提升173.8%,负向承载力最大提升162.2%;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可以极大提高台阶透榫节点的刚度储备,加固后节点的初始刚度提升216.1%;新型雀替式黏弹性阻尼器加固台阶透榫节点有利于防止节点拔榫破坏,加固后节点的残余拔榫量正负向分别减少33.35 mm和22.2 mm。这些结果可为传统木结构的加固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节点加固 新型雀替式弹性阻尼 台阶榫节点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