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对水体磷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胡艳平
王振华
李青云
龙萌
李冠亚
-
机构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28,35,共6页
-
基金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7ABA073)
长江科学院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推广项目(CKZS2017008/SH)。
-
文摘
传统铁碳微电解填料在除磷过程中出现的填料板结、沟流等问题不但会导致水体除磷效果降低,而且填料上脱落的碳颗粒导致产泥量增大还会增加后续处理成本。为此,采用铁基材料和碳纤维组成的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为除磷材料,以碳纤维、铁基材料等除磷材料为对照,考察了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对武汉市某湖泊水体总磷的去除效果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水体总铁浓度和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曝气处理10 h,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铁基材料和碳纤维对水体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0.00%、76.73%、2.86%;铁碳微电解处理72 h后静置96 h,水体总磷浓度从静置前的0.052 mg/L降至0.012 mg/L,水体总磷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水体浊度和水体总铁浓度均变化不明显,最终分别为4.14 NTU和0.089 mg/L;悬挂于水体中的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未出现填料板结、沟流等现象,且水处理过程中仅产生铁絮凝物,克服了传统铁碳填料中因碳颗粒脱落导致产泥量增大等问题,提高了水体磷的去除率,而且水体浊度和总铁浓度增加不明显。研究成果有助于探寻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的新途径。
-
关键词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
湖泊水体
富营养化
总磷
总铁
浊度
-
Keywords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material
lake water
eutrophication
total phosphorus
total iron
turbidity
-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