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运行绩效集成评价——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蔡则祥 刘骅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6,共8页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被认为是破解我国农村资金短缺和信用贫困两大问题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借鉴Yaron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指标,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维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与模糊综合评价集成分析法对江...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被认为是破解我国农村资金短缺和信用贫困两大问题的重要力量。基于此,借鉴Yaron提出的农村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指标,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三维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业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与模糊综合评价集成分析法对江苏省三种类型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并据此提出提升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运行绩效的配套政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市场 新农村建设 农村小额贷款 农业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发展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明贤 向忠德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0年第6期50-56,共7页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上基本是参照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模式,忽视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运作的特殊性。本文在比较国内外法律制度与金融发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上基本是参照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模式,忽视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运作的特殊性。本文在比较国内外法律制度与金融发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育的相关法律制度规定,提出了培育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法律制度创新之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制度 金融发展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运行机制初探——以甘肃省为例
3
作者 乔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8-300,331,共4页
现有金融机构开展的服务难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主体的补充力量,已逐渐发展起来。针对甘肃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西部地区 民间资本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目标约束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54,47,共4页
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处理好激励不相容问题。当前由国有资本主导的外生性农村金融改革存在双重目标约束,无法有效调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平衡双重目标约束,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农村内生性金融机制... 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处理好激励不相容问题。当前由国有资本主导的外生性农村金融改革存在双重目标约束,无法有效调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平衡双重目标约束,保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农村内生性金融机制,其中弱化政策目的、转变监管思路和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是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双重目标约束 内生性金融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农村新型金融机构风险监管的途径 被引量:2
5
作者 任中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9-121,共3页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能否良性循环,信贷过程的监管至关重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监管中小金融机构经验的基础上,要重点做好建立多元化农...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能否良性循环,信贷过程的监管至关重要。在借鉴西方国家监管中小金融机构经验的基础上,要重点做好建立多元化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完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监管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风险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监管政策实施效果研究——以江苏省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清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9-36,共8页
结合江苏当前新型农村金融试点情况与监管现状,运用BCL模型对金融监管政策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额贷款占比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涉农贷款占比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只在苏北地区显著正相关,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小额... 结合江苏当前新型农村金融试点情况与监管现状,运用BCL模型对金融监管政策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小额贷款占比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涉农贷款占比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只在苏北地区显著正相关,中长期贷款占比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在全省和苏南地区显著负相关;外部融资指标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利率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人均GDP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不显著;金融机构数量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小额贷款公司 金融监管政策 绩效评估 BCL模型 公司经营绩效 农村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陆远权 张德钢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9,共3页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 本文研究了处于快速扩张期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生成机理,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经营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认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完善融资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和"三农"投入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新型金融机构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5
8
作者 邓建军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2,共3页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决定了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金融企业的必要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即通过新型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实现农村金融交易行为,优化农业资源分配,还可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带来...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决定了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金融企业的必要性。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即通过新型金融机构不仅可以实现农村金融交易行为,优化农业资源分配,还可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商机,使金融机构自身的福利向整个农村甚至全社会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 社会责任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体分析——兼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兵 张宁 +1 位作者 李丹 周明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9,共8页
本文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从信贷配给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体的类型,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正规金融市场上受到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的农户... 本文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t模型从信贷配给的角度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市场需求主体的类型,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正规金融市场上受到数量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风险配给的农户均比受到价格配给的农户更可能向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进一步地,受到风险配给和价格配给的农户资金来源主要为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零息借款,而受到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农户资金来源则主要为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高息借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将市场定位于受到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农户,而受到价格配给和风险配给的农户资金需求一般会从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的零息借款得到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信贷配给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调查 被引量:22
10
作者 林乐芬 赵倩 沈建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9,共10页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南京和泰州两地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实地调查的结果,以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江苏省的主要形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基于对江苏省宁泰两地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实地调查,考察现阶段农...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南京和泰州两地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实地调查的结果,以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江苏省的主要形式——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作为本文的重点研究对象,基于对江苏省宁泰两地28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实地调查,考察现阶段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在江苏的运行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江苏地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运行绩效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将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摘"准"转正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符合的具体条件并提出政府应给予的政策支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 运行绩效 摘“准冶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借贷偏好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世辉 康佳楠 +1 位作者 张新渊 齐昌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开展已近四年,从最初的6省24家试点到目前三种类型机构在全国各省县遍布开花。星星之火为解决农户借贷难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笔者一行在此契机下深入走访了试点乡镇湖北随州随县、陕西安康汉滨区、汉中城固县...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开展已近四年,从最初的6省24家试点到目前三种类型机构在全国各省县遍布开花。星星之火为解决农户借贷难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笔者一行在此契机下深入走访了试点乡镇湖北随州随县、陕西安康汉滨区、汉中城固县、铜川新区四地,发放问卷500份,利用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生产性资产、熟人社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农户借贷偏好具有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LOGIT模型 生产性支出 熟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 被引量:27
12
作者 曲小刚 罗剑朝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税后利润快速增长,资产质量较好,且资本充足,盈利能力逐年改善。另一方面,其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对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占比较高,有效地缓解了农户和小企业的信... 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来看,一方面,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税后利润快速增长,资产质量较好,且资本充足,盈利能力逐年改善。另一方面,其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对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占比较高,有效地缓解了农户和小企业的信贷约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问题,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和小企业的贷款占比有下降趋势,贷款对象偏离农户,区域分布不合理;二是其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且流动性不足,盈利水平偏低。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可持续发展 现状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障碍与法律完善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煜宇 刘乃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内在加剧的盈利性与支农性矛盾冲突和外在缺位的政策激励已经成为以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掣肘。既有金融结构抑制与金融创新的激励不足又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发展动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承载了... 内在加剧的盈利性与支农性矛盾冲突和外在缺位的政策激励已经成为以村镇银行与小贷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掣肘。既有金融结构抑制与金融创新的激励不足又使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发展动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承载了金融公平、金融普惠、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等多元发展理念,缺乏有效的制度协调使得深层次的理念冲突浮出水面,进而造成金融机构的发展欠缺可持续性。以"权利-义务-责任"为框架的法律制度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改进向标。由内而外,完善企业法人、区域竞争、金融监管和安全保障等制度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可持续发展 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会履行社会责任吗——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喜梅 林素媚 陈银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0,共5页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其履行社会责任与否对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重大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在一次博弈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会采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短期行为...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其履行社会责任与否对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存在重大的影响。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认为:在一次博弈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会采取不履行社会责任的短期行为,但多次长期重复博弈的结果,会促使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社会责任 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建英 王秀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6-309,共4页
建立一个科学适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关键。在遵循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重要性和灵敏性原则基础上,创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 建立一个科学适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预防和化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关键。在遵循全面性、准确性、科学性、重要性和灵敏性原则基础上,创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两方面来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将河北省新型金融机构面临的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的多层次指标赋予权重,并对各风险指标的风险程度进行排序,进而得出了河北省新型金融机构风险评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河北省新型金融机构运行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专家打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生成机理及管理模式创新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萍萍 唐新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9,共6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发挥金融支农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成功,其将迎来"规模化、批量化"的发展趋势,这对新...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发挥金融支农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成功,其将迎来"规模化、批量化"的发展趋势,这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研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生成机理,探析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在新形势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风险管理 新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激励机制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素彦 周文平 张双英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53,共8页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体制 村镇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陕西与宁夏20家机构的调查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佳楣 罗剑朝 张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72-78,共7页
通过对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村镇银行综合绩效最优,小额贷款公司次之,资金互助社最差。此外,采用多元回归... 通过对陕西省和宁夏自治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合绩效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村镇银行综合绩效最优,小额贷款公司次之,资金互助社最差。此外,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综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贷款市场占有率与绩效得分负相关,注册资本、最大股东股权比例与绩效得分正相关。建议针对三类新型机构的不同发展状况与经营特点来提升绩效,从而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绩效评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创新:“目标导向”模式 被引量:8
19
作者 文春晖 孙良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新一轮增量式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和促进农村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步伐。随着改革的推行,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已逐渐由竞争主体不足转向农村金融监管滞后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长... 新一轮增量式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加快了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完善农村金融功能和促进农村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与壮大的步伐。随着改革的推行,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已逐渐由竞争主体不足转向农村金融监管滞后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长的矛盾。因此,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创新。认真分析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存在的问题,系统提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目标导向"监管模式的内涵、目标与原则,从建立统一核算系统,建立信用管理系统,完善法律制度以及改善监管环境等方面创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金融创新 “目标导向”模式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增长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建武 刘惠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7-191,共5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四年的发展,是否达到设立初期银监会、人民银行所要实现的目标吸引各界广泛关注。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视角出发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运用邹氏检验,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我国...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四年的发展,是否达到设立初期银监会、人民银行所要实现的目标吸引各界广泛关注。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视角出发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运用邹氏检验,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完善了我国金融体系,也更好地支持了"三农"服务,所以还应加大业务建设、明确市场定位和增强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 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