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的混合式配电变压器技术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明 卓放 +4 位作者 刘进军 袁敞 陶然 李盈 赖锦木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247,I0029,共17页
配电变压器是电能供给和需求的交汇点,也是配电网故障、电能质量等不利因素对源网荷储产生影响的集散点,但存在不可控、无故障隔离与穿越能力等缺点,难以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调控与优化运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柔性可控的混合式配电... 配电变压器是电能供给和需求的交汇点,也是配电网故障、电能质量等不利因素对源网荷储产生影响的集散点,但存在不可控、无故障隔离与穿越能力等缺点,难以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调控与优化运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柔性可控的混合式配电变压器(hybrid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HDT)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并提出一系列拓扑及控制方法,但未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与分析总结。为此,该文首先分析面向新能源配电网的HDT应用需求,回顾现有HDT发展历史,对HDT涉及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工频变压器和变流器串并联集成的HDT拓扑结构、装置级和变流器级的控制保护协调技术、工频变压器与变流器集成化及关键部件设计、HDT技术标准化情况等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对HDT发展存在的关键制约因素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以期为面向新型配电网的智能配电变压器的发展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混合式配电变压器 集成设计 控制策略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时频特征的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2
作者 鲁晓天 唐金锐 +3 位作者 尹昕 黄云辉 周克亮 袁成清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3-914,I0038-I0042,共17页
新型配电系统柔性消弧装置及定位技术均需充分挖掘相电流暂态特征来实现选相、选线和故障定位。针对此问题,对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相电流暂态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电流多维时频分布特征差异的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 新型配电系统柔性消弧装置及定位技术均需充分挖掘相电流暂态特征来实现选相、选线和故障定位。针对此问题,对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相电流暂态分布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相电流多维时频分布特征差异的新型配电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依据故障相电流故障暂态量与非故障相电流故障暂态量的差异性,通过灰色关联度算法完成故障选相;对各出线始端监测点以及疑似故障馈线分支监测点的相电流暂态波形进行26维多维时频特征的提取,通过经方差优化的t-分布近邻嵌入算法(variance-optimized 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VTSNE)进行筛选和降维,并对处理后的特征数据进行基于密度的有噪空间聚类算法(density-based spec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 with noise,DBSCAN)聚类完成故障选线和故障区段定位。该方法在某绿色港口10 kV新型配电系统模型中得到验证,在不同故障初相角、不同过渡电阻等故障场景下均可准确可靠定位故障位置,对采样同步精度及采样频率要求低,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故障定位 多维时频特征 t-SNE降维 DBSCAN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的新型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研究
3
作者 胡蓉 殷雪莉 +2 位作者 徐梦 张劲松 乐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61,共13页
分布式光伏逆变器(distributed PV inverter,DPVI)在完成既定的有功输出任务的同时,具备解决配电网中多种电能质量问题的能力,但往往由于可用补偿容量较小而影响了电能质量治理效果。文中研究了利用多个小容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协同进行... 分布式光伏逆变器(distributed PV inverter,DPVI)在完成既定的有功输出任务的同时,具备解决配电网中多种电能质量问题的能力,但往往由于可用补偿容量较小而影响了电能质量治理效果。文中研究了利用多个小容量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协同进行谐波和电压波动治理的方法。首先给出了基于DPVI的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方案的系统架构,给出了谐波本地治理和节点电压分布式控制相结合的光伏逆变器指令电流生成方法。基于分布式一致性协议设计了领导-跟随模式的节点电压协同控制策略,并证明了所提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收敛性。其次,建立了新型配电系统分布式控制数学模型,考虑通信时延与不确定参数,分析系统稳定性与鲁棒稳定性,推导了考虑时延的系统稳定性判据与鲁棒稳定性判据。以最小化单步收敛因子为目标设计了领导者选择优化模型。多种场景下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有效实现多种电能质量问题的综合治理,并证明了考虑时延的稳定性判据与鲁棒稳定性判据的准确性,为提高新型配电系统供电质量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分布式光伏逆变器 领导-跟随模式 单步收敛因子 新型配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分布式资源调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6
4
作者 潘美琪 贺兴 +1 位作者 艾芊 唐跃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3-948,共16页
为推动新型配电系统成为分布式能源管理、新能源消纳和区域综合能源协同优化等功能于一身的能源互动平台,该文从调度问题出发,首先针对大量分布式资源集群调度问题,论述新型配电系统调度架构,并根据分层分区调度原则从如何分层分区和分... 为推动新型配电系统成为分布式能源管理、新能源消纳和区域综合能源协同优化等功能于一身的能源互动平台,该文从调度问题出发,首先针对大量分布式资源集群调度问题,论述新型配电系统调度架构,并根据分层分区调度原则从如何分层分区和分层分区后如何协同两个方面,分别论述分布式资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聚合方法和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能源间的协同调度方法;针对优化调度问题,基于系统态势感知和外界风险感知把握全局内外因素进而优化调度;针对调度求解问题,梳理分布式优化求解方法;最后基于数字孪生展望未来调度智能化发展方向,为调度智能化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分布式资源 优化调度 智能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量判据的新型配电系统早期故障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安宁 范荣奇 +4 位作者 张旸 刘嘉超 胡薇 钟世民 贾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1-193,共13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运行方式多变、短路电流受限。电弧类早期故障是系统发生短路前的征兆,通过提前对早期故障的有效识别能够避免新型配电系统短路故障难以隔离的问题。首先,建立了早期故障的电气量...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系统故障特性发生显著变化,运行方式多变、短路电流受限。电弧类早期故障是系统发生短路前的征兆,通过提前对早期故障的有效识别能够避免新型配电系统短路故障难以隔离的问题。首先,建立了早期故障的电气量与温度量定量解析模型,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仅依靠单一的电气量或温度量均难以实现可靠的检测;然后,综合电信号的快速性和热信号的高灵敏性和可靠性,将电弧功率作为复合特征量来判别早期故障,提出了结合电流量与温度量的早期故障检测方法;最后,通过PSCAD仿真、现场数据及实验室模拟故障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早期故障 故障检测 电弧模型 复合特征量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形态演化与安全高效运行方法综述 被引量:17
6
作者 盛万兴 刘科研 +2 位作者 李昭 白牧可 贾东梨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 配电网是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点,“双碳”目标驱动的配电网将发生重大变革,已快速从被动配送网络向主动平衡区域电力供需、支撑能源综合利用的资源配置平台转变,呈现更强的“系统化”特征,即从配电网向配电系统转变。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从形态演化路径、多维度耦合关系以及核心研究手段3个维度梳理总结相关研究,并初步提出新型配电系统未来演化规律与演进方向构想。然后,对新型配电系统演进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即故障保护与自愈技术、振荡分析与抑制技术、系统稳定控制技术与协同调度技术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进一步通过分析关键技术在典型案例中的应用明确了现阶段技术现状与未来需求的差距。最后,对新型配电系统相关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分布式资源 源网荷储 形态演化 故障与保护 振荡 协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新型配电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米伟铭 叶鹏 +2 位作者 张明理 张娜 韩震焘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2-2540,I0077,共10页
针对新型配电系统内灵活性资源接入规模逐渐扩大,过往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难以适应配电系统发展状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新型配电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影响系统灵活性的数个指标构建了配电网灵活性评价体系;其次采用了... 针对新型配电系统内灵活性资源接入规模逐渐扩大,过往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方法难以适应配电系统发展状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新型配电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影响系统灵活性的数个指标构建了配电网灵活性评价体系;其次采用了主客观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对构建的灵活性评价体系进行赋权;最后针对系统灵活性状态难以直观描述、现有灵活性评估方法难以完整表征系统灵活性状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配电系统灵活性评估方法,并通过我国某地区配电系统运行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灵活性评价体系 云模型 静态特性 供需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隽雯 尚磊 +1 位作者 董旭柱 李红军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24,共12页
为了推进新型配电系统的建设,衡量目前新型配电系统的发展水平,考虑新型配电系统的特征,综合传统配电网评价的通用指标与针对新型配电系统的特色指标,基于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建设目标,构建新型配电系统多层次综... 为了推进新型配电系统的建设,衡量目前新型配电系统的发展水平,考虑新型配电系统的特征,综合传统配电网评价的通用指标与针对新型配电系统的特色指标,基于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建设目标,构建新型配电系统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新型配电系统的两阶段评价方法。经层次分析法赋权后,在阶段一对通用指标进行评价并与平均水平比较,在阶段二对特色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实现对新型配电系统的综合评价。在西南某市配电系统的实际算例上进行验证,发现该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能很好地对系统进行评价并体现配电系统的发展特点。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能有效发现新型配电系统建设的不足,为新型配电系统的未来建设提供切实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体系 新型配电系统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多层级交直流互联理念、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75
9
作者 唐巍 张起铭 +2 位作者 张璐 张博 张宇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7,共16页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化,以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源荷发展迅速,占比达到新高度。新型源荷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柔性配电网建设的多样性、差...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进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化,以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型源荷发展迅速,占比达到新高度。新型源荷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灵活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柔性配电网建设的多样性、差异化特点,剖析了配电网各层级对交直流互联的需求,介绍了其在低压台区内实现源荷高效接入、低压台区间互联实现功率转移与故障支援、中压馈线实现供电能力与灵活性提升、区域层面实现新型源荷“大时空”匹配与区域间的互联互济4个层次的核心作用和研究进展。围绕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结构、优化规划、运行控制和故障恢复,对未来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交直流混合配电 功率支援 灵活性 时空匹配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灵活性提升的智能软开关与储能系统协调规划 被引量:29
10
作者 何叶 杨晓东 +3 位作者 吴红斌 仇茹嘉 徐斌 丁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42-150,共9页
随着分布式电源(DG)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的不确定性加剧,迫切需要引入灵活性资源进行调节。储能系统(ESS)和智能软开关(SOP)的联合引入,不仅可以提供空间尺度的潮流分布能力,而且可以从时间尺度进一步解决能量供需的不平衡问题。为... 随着分布式电源(DG)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的不确定性加剧,迫切需要引入灵活性资源进行调节。储能系统(ESS)和智能软开关(SOP)的联合引入,不仅可以提供空间尺度的潮流分布能力,而且可以从时间尺度进一步解决能量供需的不平衡问题。为此,综合考虑ESS和SOP的灵活特性,从灵活性供需匹配和传输通道两个方面建立灵活性评估指标,提出一种面向新型配电系统灵活性提升的ESS和SOP三层协调规划模型。其中,上层以ESS等年值投资费用最小化为目标进行ESS规划,中层以配电网年综合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行SOP规划,下层以日平均灵活性水平最高为目标进行运行优化。采用双向优化方法生成典型运行场景处理DG的不确定性,利用混合优化算法对三层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验证了SOP和ESS协调规划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灵活性 智能软开关 储能系统 协调规划 模拟退火算法 二阶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形态特征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223
11
作者 董旭柱 华祝虎 +4 位作者 尚磊 王波 谌立坤 张秋萍 黄玉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021-3035,共15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配电系统逐渐发展为具有电能汇集、传输、存储和交易功能的新型区域电力系统,具有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在此背景下,首先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能替代、电力电子应用及数字化技术4个方面出发,对"双...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配电系统逐渐发展为具有电能汇集、传输、存储和交易功能的新型区域电力系统,具有了新的形态和特征。在此背景下,首先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能替代、电力电子应用及数字化技术4个方面出发,对"双碳"背景下配电系统的新特性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其面临的静态问题、动态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低碳化新型配电系统的形态格局构想,对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技术、源荷互动技术、直流配电技术以及数字化管理技术等支撑新型配电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讨论,分析了现阶段成果与新型配电系统需求之间的差距;最后,凝炼了新型配电系统建设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形态特征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源荷互动 直流配电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被引量:6
12
作者 冀浩然 宋关羽 +3 位作者 于浩 王智颖 赵金利 李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0,76,共6页
含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潮流计算分析具有前沿性强、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增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对新型配电系统的理解与认识,设计并开发了含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含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潮流计算分析具有前沿性强、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增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对新型配电系统的理解与认识,设计并开发了含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基于该实验教学平台,初步设计开发了4个实验:①分析配电网拓扑结构,校验连通性;②对比分析不同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下配电网电压变化;③计算不同分布式能源渗透率下配电网络功率潮流分布;④考虑分布式能源和负荷出力波动性,计算配电网运行状态。通过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显著提升了学生对新型配电系统潮流计算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学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高比例分布式能源 潮流计算分析 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配电系统的用电可靠性综合评价技术综述 被引量:15
13
作者 唐捷 张勇军 +2 位作者 潘峰 黄廷城 刘斯亮 《广东电力》 2021年第11期1-10,共10页
国家“双碳”战略使得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等元素大量增加,因现行供电可靠性评价无法准确反映用户用电体验,用电可靠性逐渐受到关注。首先分析现行供电可靠性评估体系的局限性,指出配电网用户侧多元化用电需求推动了用电可靠性... 国家“双碳”战略使得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等元素大量增加,因现行供电可靠性评价无法准确反映用户用电体验,用电可靠性逐渐受到关注。首先分析现行供电可靠性评估体系的局限性,指出配电网用户侧多元化用电需求推动了用电可靠性的研究,总结用电可靠性的概念和内涵,并分析用电可靠性和供电可靠性的区别。其次,针对配电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价技术涉及到的用电可靠性评估指标、评估方法等现有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然后论述低碳智能用电背景下用电可靠性对配电网规划的指导作用,并对一些应用场景进行评述。最后,指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配电系统用电可靠性综合评价亟需研究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用电可靠性 评估指标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新型配电系统功能形态及规划体系 被引量:36
14
作者 张笑弟 高强 潘弘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101,共6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地和能源转型的加速,配电系统的功能将发生重大转变,系统形态将向多层、多环、多态的复杂网络发展,成为以能源优化协同为核心的新型配电系统。从源网荷储发生的巨大变革入手,分析新型配电系统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随着“双碳”目标的落地和能源转型的加速,配电系统的功能将发生重大转变,系统形态将向多层、多环、多态的复杂网络发展,成为以能源优化协同为核心的新型配电系统。从源网荷储发生的巨大变革入手,分析新型配电系统的概念、内涵和特征,研究柔性软开关接入后配电系统网架结构变化,提出柔性互联的网孔型配电网。围绕其控制方式和交易体系阐述新型配电系统形态和功能,剖析新型配电系统的应用场景,结合传统配电系统的规划技术,探索新型配电系统规划体系,为新型源荷为主的新型配电系统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网孔型配电 柔性互联 网架规划 新型源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战略背景下新型配电系统技术标准体系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金丽 李丰胜 +2 位作者 解芳 张姚 田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1,共10页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清洁低碳化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快速推进,配电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定位均发生深刻改变,现行标准体系在整个配电业务领域中存在重要支撑标准缺失以及不适应、不协调和不衔接问题,已难以...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清洁低碳化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快速推进,配电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定位均发生深刻改变,现行标准体系在整个配电业务领域中存在重要支撑标准缺失以及不适应、不协调和不衔接问题,已难以满足新型配电系统发展需求。充分考虑技术发展和业务需要,提出了系统性、协调性、动态性、引领性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基于多维模型理论,建立了雪花型多维结构模型,为标准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以配电专业技术方向为主线,设计了覆盖全寿命周期的多层次标准体系架构;针对重点技术领域,分析了标准需求并实现了重点标准的规划布局,为促进智能配电网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效标准供给和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标准体系 构建原则 多维结构模型 设计框架 需求分析 标准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韧性资源调度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婷婷 王玥 +4 位作者 于红丽 汤奕 谷卫星 卢俞帆 韩建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49-1256,共8页
文章提出了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韧性资源调度方法。分析了新型配电系统韧性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等多种资源对于提升配电系统韧性的作用,提出了考虑多资源协同的新型配电系统韧性资源调度框架;分析了新型配电系... 文章提出了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韧性资源调度方法。分析了新型配电系统韧性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等多种资源对于提升配电系统韧性的作用,提出了考虑多资源协同的新型配电系统韧性资源调度框架;分析了新型配电系统韧性提升措施,建立了考虑鲁棒性与快速性的配电系统韧性量化指标;综合考虑配电网以及各类韧性资源的运行约束,构建了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配电系统韧性资源多目标调度模型,并提出了多目标模型转化与求解方法。基于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对应急资源的优化调度,可显著降低系统的失负荷比例。文章提出的调度方法对于提升配电系统韧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韧性资源 多目标优化 韧性指标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运行”融合框架下基于“源-荷”多时序联合场景的新型配电系统无功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丹丹 周前 +4 位作者 贾勇勇 刘方 朱东方 高国栋 陆荣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2-78,共17页
新型配电系统(new distribution system,NDS)“源-荷”多时序不确定性、无功设备稳态/动态多样性,决定了无功配置与运行调节需要联合优化。对此,基于“规划-运行”融合框架开展NDS“源-荷”多时序联合场景下的无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首... 新型配电系统(new distribution system,NDS)“源-荷”多时序不确定性、无功设备稳态/动态多样性,决定了无功配置与运行调节需要联合优化。对此,基于“规划-运行”融合框架开展NDS“源-荷”多时序联合场景下的无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首先,基于NDS新形态发展趋势,构建融合大数据分析、多时域运行模拟、综合效益评估的“规划-运行”联合优化框架。然后,基于电容器稳态和DSTATCOM动态无功设备运行特性分析,顺序优化选址定容。基于K-means聚类方法构建“源-荷”多尺度联合时序场景,通过稳态/动态无功设备协调配合深层次挖掘多尺度调节资源,实现NDS分级无功平衡下运行模拟分析。建立NDS无功“规划-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全环节综合效益评估。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网系统为例,开展无功“规划-运行”联合优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自适应“源-荷”不确定性多时序联合场景的能力,内嵌多时域运行模拟的规划方案更加全面和贴近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规划运行 无功调节 多时序场景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停电序列多状态模型的新型配电系统故障恢复方案解析优选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闫涛 李蕊 +2 位作者 刘伟 盛万兴 孟晓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3-481,共9页
新能源不确定性引发的场景维数灾是新型配电系统优化分析的核心问题,但穷举搜索运算量大且耗时过长,随机优化则存在局部最优与收敛困难两大难题。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停电序列多状态模型的新型配电系统故障恢复方案解析优选方法,... 新能源不确定性引发的场景维数灾是新型配电系统优化分析的核心问题,但穷举搜索运算量大且耗时过长,随机优化则存在局部最优与收敛困难两大难题。鉴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停电序列多状态模型的新型配电系统故障恢复方案解析优选方法,可通过降低时间复杂度来解决场景维数灾。首先,建立了源荷储多状态模型及其耦合运行状态矩阵;然后,改进停电序列多状态模型并给出了状态概率计算方法;最后,提出了新型配电系统的故障恢复解析优选算法。算例分析中,所提方法不仅能在15min内完成千垓级(1023)场景的方案解析评估,而且比穷举搜索和随机优化具有更明显的算法性能优势。此外,算例还分析了源荷储状态的离散程度对算法精度和计算速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故障恢复方案解析优选 改进停电序列多状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新型配电系统优化运行研究综述
19
作者 王仁浚 高红均 +3 位作者 罗龙波 陈明辉 徐杰 刘俊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5年第9期152-164,共13页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新型配电系统运行优化问题不断凸显。考虑新型配电系统多元化分布式资源广泛接入、多类型主体互动协同与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特征,综述由此带来的运行高度不确定性、复杂交互关系难以建模以及大规模系统求解...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新型配电系统运行优化问题不断凸显。考虑新型配电系统多元化分布式资源广泛接入、多类型主体互动协同与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特征,综述由此带来的运行高度不确定性、复杂交互关系难以建模以及大规模系统求解困难等关键挑战。针对运行优化问题在集中/分散式决策、安全性约束及多主体互动性等方面的差异化特性,系统梳理并归纳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关键运行优化技术,比较了不同算法的性能优劣及适用场景。总结得出了深度强化学习在新型配电系统优化运行中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展望了其未来在多时间尺度协同、模型泛化与智能交互等方向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多元化分布式资源 多类型主体 规模化发展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压稳定的含E-SOP配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
20
作者 颜湛 邢海军 +3 位作者 郑真 马小丽 黄程浩 郭啟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25年第8期28-37,48,共11页
针对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带来的电压稳定风险,同时考虑柔性互联装置逐步在电力系统试点应用的背景,提出一种考虑电压稳定的含智能储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tegration,E-SOP)配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模... 针对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带来的电压稳定风险,同时考虑柔性互联装置逐步在电力系统试点应用的背景,提出一种考虑电压稳定的含智能储能软开关(soft open point with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tegration,E-SOP)配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双层规划模型。首先,分析电压稳定指标及E-SOP的作用机理。其次,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和经K-medoids算法融合的改进同步回代缩减法得到典型概率日场景。然后,建立含E-SOP接入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以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对风电、光伏等设备进行选址定容;下层模型以电压稳定性、网络损耗、平均电压偏移等为目标,实施含E-SOP的有功无功协同优化。最后,采用改进飞蛾扑火算法进行模型求解。经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算例分析,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提高配电系统的经济性和实时运行的电压稳定性,验证了求解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配电系统 电压稳定性 智能储能软开关 双层规划 改进飞蛾扑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