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再灌注通过DNA氧化损伤激活PARP-1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Parthanatos
1
作者 谷宇 傅文婷 +3 位作者 郑曦 魏巍 王艳玲 尧永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3,共11页
目的:探讨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Parthanatos及激活该死亡途径的上游信号。方法:构建小鼠肾I/R损伤模型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使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目的:探讨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Parthanatos及激活该死亡途径的上游信号。方法:构建小鼠肾I/R损伤模型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并使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1,PARP-1)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和抗氧化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预处理。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检测血清肌酐(creatinine,Cre)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评估肾功能,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细胞存活率与死亡率,2′,7′-二氯荧光素二醋酸盐(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利用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标记物及Parthanatos相关蛋白表达。结果:3AB预处理减轻I/R导致的肾组织损伤和肾功能障碍(P<0.05),减少缺氧复氧损伤导致的细胞死亡(P<0.05)。NAC预处理降低缺氧复氧细胞内ROS和MDA水平(P<0.05)、提高SOD活性(P<0.05)、抑制DNA损伤和Parthanatos通路激活(P<0.05)、减少细胞死亡(P<0.05),以及减轻肾损伤和肾功能障碍(P<0.05)。结论:I/R导致的氧化应激能够引起DNA的损伤并激活PARP-1,进而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Parthanatos,这为有效防治肾I/R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新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依赖性细胞死亡 氧化应激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氢醌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及PAR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羽亭 刘林华 +3 位作者 黄明元 梁海荣 范洪学 唐焕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氢醌(HQ)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性状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低剂量HQ对骨髓的毒效应。方法: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HQ,以PBS处理组为对照组,分别以2.5、5.0和10.0μmol... 目的:探讨低剂量氢醌(HQ)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物学性状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低剂量HQ对骨髓的毒效应。方法: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HQ,以PBS处理组为对照组,分别以2.5、5.0和10.0μmol·L-1HQ染毒大鼠BMSCs为处理组。应用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增殖能力,通过磷脂结合蛋白(Annexin V)/碘化丙啶(PI)标记的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ARP-1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提高(P<0.05);染毒48 h后,5.0和10.0μmol·L-1HQ组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5);染毒48 h后,2.5、5.0和10.0μmol·L-1HQ组细胞PARP-1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0.92、0.56(P<0.05)和0.45倍(P<0.05)。结论:低剂量HQ能抑制大鼠BMSCs凋亡和PARP-1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二磷酸核糖聚合-1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白杨 史冀华 张水军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7-652,共6页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在肝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可能导致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或加剧排斥反应,其损伤防护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是HIRI的重要发生机制,多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在肝移植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可能导致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或加剧排斥反应,其损伤防护机制有待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是HIRI的重要发生机制,多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参与了HIRI的病理过程,深入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有望进一步提高肝移植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细胞凋亡、自噬及自噬依赖性死亡、铁死亡、坏死性凋亡、细胞焦亡、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1依赖性细胞死亡等常见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HIRI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改善受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凋亡 自噬 死亡 坏死性凋亡 细胞焦亡 二磷酸核糖聚合-1依赖性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帕尼通过PARP-1通路调控脂多糖诱导的A549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罗超 吴伟斌 +2 位作者 周瑾 魏熵熵 厉美洋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探讨奥拉帕尼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同时加入LPS 10mg·L^-1+奥拉帕尼10和25 μmol·L^-1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 目的探讨奥拉帕尼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肺泡上皮细胞(A549)同时加入LPS 10mg·L^-1+奥拉帕尼10和25 μmol·L^-1孵育24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IL-10释放;实时PCR技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 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蛋白表达水平和NF-κB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LPS 10 mg·L^-1损伤组相比,奥拉帕尼10和25 μmol·L^-1显著降低LPS诱导的A549细胞IL-6,IL-8的释放(P<0.01)和ROS水平(P<0.01),升高IL-10水平(P<0.01),抑制了LPS诱导的TNF-α,IL-1β,IL-6,IL-8和ICAM-1 mRNA表达水平(P<0.01),抑制LPS诱导的PARP-1蛋白表达和NF-κB通路磷酸化激活(P<0.01)。结论奥拉帕尼可有效缓解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损伤和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可能为奥拉帕尼通过下调PARP-1的表达,继而影响NF-κB通路的活化,最终抑制了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和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帕尼 二磷酸核糖聚合1 炎症 肺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环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罗超 吴伟斌 +1 位作者 林欣雨 祝春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10 mg·L^-1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24 h,构建炎症损伤的细胞模型;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共孵育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 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急性肺损伤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以脂多糖(LPS)10 mg·L^-1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作用24 h,构建炎症损伤的细胞模型;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共孵育24 h,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NF-κB表达。结果米诺环素可保护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LPS组细胞存活率为82.4%,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可达90.6%和96.9%(P<0.01)。米诺环素可降低LPS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与LPS组相比,米诺环素组细胞TNF-α,IL-6,IL-8和I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米诺环素还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氧化应激,LPS组细胞ROS相对水平为3.19,米诺环素10和25μmol·L^-1组为2.43和1.44(P<0.01)。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米诺环素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炎症损伤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ARP-1(P<0.01)和NF-κB表达(P<0.01)。结论米诺环素可有效抑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PARP-1的表达、继而抑制NF-κB通路的活化、最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二磷酸核糖聚合1 急性肺损伤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调节癫痫大鼠海马核转录因子κB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胜军 迟兆富 +2 位作者 王树华 迟令懿 赵秀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NF-κB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化酶-2(COX-2)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藻氨... 目的:探讨癫痫大鼠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NF-κB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环氧化酶-2(COX-2)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藻氨酸致痫大鼠海马核蛋白中NF-κBp65在不同时点及3-AB干预癫痫大鼠后的表达;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IL-1β、COX-2 mRNA和蛋白水平在3-AB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大鼠海马核蛋白内NF-κBp65在癫痫后2h开始增高(P<0.05),持续12h(P<0.05),24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应用3-AB后,NF-κBp65在核蛋白中含量明显下降(P<0.05);癫痫发作6h海马组织内IL-1β、COX-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增高(P<0.05),3-AB干预显著降低IL-1β、CO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癫痫发作可诱发海马组织NF-κB的核转位及IL-1β、COX-2的表达,3-AB能明显抑制癫痫诱发的NF-κB核转位及IL-1β、COX-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二磷酸核糖聚合 NF-κB 细胞介素1 环氧化-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缺氧心肌早期凋亡信号分子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晖 顾兴华 +6 位作者 徐丹令 孙爱军 夏蓓莉 刘雯 王克强 左伋 葛均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7-481,共5页
目的探索能够应用于临床辨别早期缺血心肌生物学活性的敏感代谢变化指标。方法SD大鼠行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分别结扎0(对照组)、5、20、45min。采用luciferin/luciferase法,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心肌组织在... 目的探索能够应用于临床辨别早期缺血心肌生物学活性的敏感代谢变化指标。方法SD大鼠行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分别结扎0(对照组)、5、20、45min。采用luciferin/luciferase法,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心肌组织在不同缺血时间段梗死区、梗死边缘区及正常区ATP含量变化,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变化,以及细胞色素C释放、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降解的情况。结果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别结扎5、20、45min时,梗死区及梗死区边缘心ATP含量上升,并于20、45min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grp75及HIF1α基因转录水平未见明显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少数细胞细胞色素C的释放出现于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5min,而PARP的降解发生较迟,出现于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20min。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45min时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PARP的降解明显增强免疫反应呈现片状染色。结论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早期梗死区发生细胞凋亡,细胞色素C释放、PARP降解出现较早,可用作为临床辨别缺血心肌生物学活性的早期变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葡萄糖调节蛋白75 缺氧诱导因子1 细胞色素C 二磷酸核糖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