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 被引量:8
1
作者 何頔 张彼德 +2 位作者 龙杰 邓钧 张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1-194,共4页
针对粒子群算法易出现"惰性"粒子的问题,提出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即首先利用混沌理论初始化粒子群,使生成的初始解遍历整个搜索空间,再融入交叉、变异、混沌扰动操作帮助"惰性"粒子跳出局部最优,进而以有功网络损... 针对粒子群算法易出现"惰性"粒子的问题,提出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即首先利用混沌理论初始化粒子群,使生成的初始解遍历整个搜索空间,再融入交叉、变异、混沌扰动操作帮助"惰性"粒子跳出局部最优,进而以有功网络损耗最小为目标函数,应用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对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中分布式电源的位置和容量进行规划。结果表明,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应用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规划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规划 新型混合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变异PSO算法的形貌测量系统误差补偿
2
作者 王浩 常素萍 +1 位作者 张国庆 祁博洋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触针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稳定可靠和动态特性好等优点,在生产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杠杆结构造成的非线性误差,在大量程测量时会显著增大误差,影响测量精度。本文基于粒子自身的亲和力和浓度选择交叉变异提... 触针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稳定可靠和动态特性好等优点,在生产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杠杆结构造成的非线性误差,在大量程测量时会显著增大误差,影响测量精度。本文基于粒子自身的亲和力和浓度选择交叉变异提出一种新型粒子群算法,显著提高了粒子群算法的迭代速度和收敛精度。基于此粒子群算法可实现对触针表面形貌测量系统的非线性误差补偿,有效避免局部收敛,提高了补偿精度。经实验验证,通过高精度标准球冠进行标定测量,补偿误差在±0.5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测量 触针位移传感器 非线性误差补偿 新型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系统实时响应风险水平约束的风–火–水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调度 被引量:20
3
作者 贺建波 胡志坚 +3 位作者 仉梦林 王贺 李晨 陈珍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98-1906,共9页
随着风电入网规模的日益增加,合理协调风电出力与传统电力能源已成为电力系统调度面临的一个新挑战。通过定义实时电力不足期望(real-time EDNS,REDNS)以衡量系统实时响应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时响应风险水平约束,并将该约束纳... 随着风电入网规模的日益增加,合理协调风电出力与传统电力能源已成为电力系统调度面临的一个新挑战。通过定义实时电力不足期望(real-time EDNS,REDNS)以衡量系统实时响应风险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时响应风险水平约束,并将该约束纳入调度当中,与用确定性方法确定系统备用容量相比,采用REDNS水平约束可以使系统在调度周期内各个时段响应风险水平维持一致,自动调整系统备用容量。在风电优先上网的前提下,以降低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指标和保证火电、水电机组平稳运行为目标,构建了风?火?水多目标协调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引进学习环节和构建独立的备用选择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new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NMPSO)。采用加入一个风电场的10机组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和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实时风险水平 学习环节 新型多目标粒子算法 协调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成洋 阎昌琪 王建军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9,共7页
提高核电厂的热效率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定功率法对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进行热平衡计算。以二回路蒸汽压力和冷凝器传热端差为优化变量,在满足蒸汽发生器蒸汽产量、高低压缸功率比和低压缸排汽压力在某一范围内变化的约束... 提高核电厂的热效率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采用定功率法对核电厂二回路热力系统进行热平衡计算。以二回路蒸汽压力和冷凝器传热端差为优化变量,在满足蒸汽发生器蒸汽产量、高低压缸功率比和低压缸排汽压力在某一范围内变化的约束条件下,寻求核电厂效率的最大值。文章对优化变量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利用新型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计算后,核电厂效率提高了0.5%,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回路 热效率 新型混合粒子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