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与市场:双向建构西藏地区新型社区建设长效机制
1
作者 段小力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0,共7页
近年来,西藏新型社区建设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人口集聚缓慢、社区经济相对薄弱、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社区自治滞后等问题。基于西藏社会文化情境,从政府和市场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西藏政府、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等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培... 近年来,西藏新型社区建设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人口集聚缓慢、社区经济相对薄弱、公共服务相对不足、社区自治滞后等问题。基于西藏社会文化情境,从政府和市场角度出发,充分发挥西藏政府、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居民等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培育和建设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社区,建构产城互动、生态宜居、集约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西藏新型社区建设之长效机制,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市场 双向建构 新型社区建设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以山东省乐陵市杨安镇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 梁靓 李振博 《乡村论丛》 2021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分为乡村治理层面的"多村一社区改革"和乡村居住模式改变层面的"农村住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 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及生活环境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分为乡村治理层面的"多村一社区改革"和乡村居住模式改变层面的"农村住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设施,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利于服务业和适度规模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介绍了乐陵市杨安镇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总结取得的成绩,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合理推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社区建设 杨安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村并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利益博弈 被引量:7
3
作者 毕于建 姜继玉 吕庆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7期13628-13631,13637,共5页
在城乡统筹视角下分析了合村并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对社会各界存在的异议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合村并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合村并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利益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市民化研究——以JS社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冲 朱秀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以青岛市JS社区为例,相较于传统市民化方式和居村农民市民化,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来推进市民化具有比较优势与条件优势,因此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民市民化路径。总结出为了优化市民化路径,应规避农民资产处理、产业发展、思想观念等障碍,... 以青岛市JS社区为例,相较于传统市民化方式和居村农民市民化,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来推进市民化具有比较优势与条件优势,因此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农民市民化路径。总结出为了优化市民化路径,应规避农民资产处理、产业发展、思想观念等障碍,最后提出了保障农民权益、优化产业布局、完善社区功能等具体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农民市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文雷 郭静怡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乡村治理的重心和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乡村治理的重心和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社区建设缺乏针对性、“同质化”现象严重、居民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社区文化建设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场景理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思路,即将场景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单元,建立信息数据库,关注农村社区群体文化价值观,鼓励并吸引村民参与社区建设,通过“场景构建”引导新时代农村社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场景理论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的居民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毛会敏 何泽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4-139,共6页
依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居民对社区建设效果的满意度包括公用设施、就业社保、社区住宅、土地权益和生态环境等5个维度。分析表明,居民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是社区住宅、公用设施等"硬件"效果;而满意度较低... 依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居民对社区建设效果的满意度包括公用设施、就业社保、社区住宅、土地权益和生态环境等5个维度。分析表明,居民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是社区住宅、公用设施等"硬件"效果;而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是就业社保、土地权益和生态环境等"软件"效果。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新型农村社区"软件"方面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满意度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扎实推进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亮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98,共4页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同时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当充分认识这项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空间布局和发展阶段方面完善建设规划;合理使用和努力节约土地等资源,讲求实用价值和加快配套建...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同时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当充分认识这项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空间布局和发展阶段方面完善建设规划;合理使用和努力节约土地等资源,讲求实用价值和加快配套建设;通过促进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吸纳社区居民就业,在农业生产中维护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使资金投入具有可持续性;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方式,稳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建议 积极稳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逻辑起点、问题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9
8
作者 奚建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它的发生条件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既区别于传统农村社区,又有别于城镇社区,它是在当下中国数亿农民站在城镇化的入口处,整个国家由乡村中国转型为城镇中国...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它的发生条件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既区别于传统农村社区,又有别于城镇社区,它是在当下中国数亿农民站在城镇化的入口处,整个国家由乡村中国转型为城镇中国的大背景下,城乡统筹、城乡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的新事物。在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环节中还存在一些缺憾,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逻辑起点 社会现代化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
9
作者 龚云平 《河南农业》 2015年第2期16-17,29,共3页
加快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统筹南阳市城乡发展,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全国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为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丰富... 加快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统筹南阳市城乡发展,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全国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为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南水北调工程和农运会的召开提供了建设契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面临着资金短缺、基层组织不完善、模式单一、农民权益受损等制约因素。要进一步加快南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抓好产业建设,注重组织建设,确保合理规划,切记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角色定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为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4,共3页
我国农村社区变迁实质上是社区组织制度的变迁,并且在起步、发展、成熟这三个阶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作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角色的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应在建设的不同阶段,承担相应的角色。但是,就我国目前新型农村... 我国农村社区变迁实质上是社区组织制度的变迁,并且在起步、发展、成熟这三个阶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作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角色的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应在建设的不同阶段,承担相应的角色。但是,就我国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三大主体角色存在着缺位、越位或角色冲突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我国新型农村建设的内涵发展和推进过程,认识和分析三大主体角色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定位问题,构建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动态运行机制,对推动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制度变迁 主体角色 定位 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邢璐瑶 许耀东 +1 位作者 段照稳 景阳杰 《河南农业》 2012年第18期14-14,16,共2页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宣传和拆迁安置服务进行调整。总结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意义,了解人民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会的欢迎态度,发现了基层干部在这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基层 意义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游地产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9-51,共3页
旅游地产,是旅游业与地产业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它能够通过土地的开发利用,带动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并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地区内其他产业的崛起,进而保障地区内经济的全面发展。基于旅游地产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经... 旅游地产,是旅游业与地产业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产业,它能够通过土地的开发利用,带动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并通过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地区内其他产业的崛起,进而保障地区内经济的全面发展。基于旅游地产构建新型农村社区,是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产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问题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法律问题初探
13
作者 远利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9-80,共2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包括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中后期的社区管理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着重解析当前在建乃至后续管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包括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和中后期的社区管理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推进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着重解析当前在建乃至后续管理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凸显出的几类涉法问题,包括土地征收与征用、不动产所有权问题;新型农村社区的法律定位问题;新型农村社区中的管理权归属问题;以及新型农村社区中普法教育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法治 法律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14
作者 张璐璐 张朋勇 郭婧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0期123-124,共2页
通过对石家庄市发展程度不同的社区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在定量和定性分析基础上,分析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问题 对策 河北省石家庄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来自河南省新乡市的调研
15
作者 李平安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11,共3页
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历史改革任务,从2006年起,河南省新乡市就开始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探索,创造性地实施"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工程,创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关键词 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 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大庆 吴永丽 王恒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20年第8期69-69,共1页
城市建设规模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积的扩大,带动了绿化工程的发展。短时间内使绿化工作见大成效显得尤为重要,而大树移植成了首选。但是在大树移栽过程中由于技术处理不到位,“头年一行树,翌年一行柴”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大树移栽... 城市建设规模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积的扩大,带动了绿化工程的发展。短时间内使绿化工作见大成效显得尤为重要,而大树移植成了首选。但是在大树移栽过程中由于技术处理不到位,“头年一行树,翌年一行柴”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大树移栽的成活率,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技术要点,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作者 大树移栽 移栽成活率 大树移植 绿化工程 城市建设规模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实践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