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艳 罗博 郑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能够实现长距离输电、减少电分相数目,但两级供电模式将导致该系统结构复杂.为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首先,建立单位长度的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的二端口网络参数,将各个子网络级联等效成1个二端口网络,进...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能够实现长距离输电、减少电分相数目,但两级供电模式将导致该系统结构复杂.为研究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短路特性,首先,建立单位长度的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的二端口网络参数,将各个子网络级联等效成1个二端口网络,进而转化为Ⅱ型电路,实现牵引电缆和接触网-钢轨任意长度的分布参数建模;由于接触网短路后导致机车电压下降,基于车网耦合关系采用迭代计算求解短路电流电压,仿真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最后,解析不同短路类型的电气特性,重点分析分布电容对短路电流、电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布电容会引起短路电流增大,且在不同短路情况下均造成牵引变压器输出电压增加;接触网短路电流由两侧牵引变压器共同提供,距短路点越远提供的电流越少;电缆相间短路对非故障回路机车运行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 分布电容 二端口网络 接触网 短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接触网-钢轨耦合关系及再生制动能量的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电气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丽艳 郑兴 +2 位作者 罗博 王杰 陈民武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4-177,共14页
针对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模型未准确反映接触网与钢轨之间的耦合关系、未考虑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及环网加单边供电方案等问题,采用电流控制的电压源解耦方法反映接触网和钢轨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基于二端口网络的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模... 针对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模型未准确反映接触网与钢轨之间的耦合关系、未考虑再生制动能量利用及环网加单边供电方案等问题,采用电流控制的电压源解耦方法反映接触网和钢轨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基于二端口网络的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模型;在计算系统牵引网阻抗、电压损失及馈线电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线路数据,提出3种电缆贯通供电方案,在不同运行工况下仿真分析各供电方案下系统的电气特性,并考虑再生能量利用设计牵引变压器容量,以达到降低牵引变压器容量和运营维护费用的目的。结果表明: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在各种供电方案下的再生能量利用率均较高,普遍达到90%以上;在相同牵引变压器数目下,环网加单边供电方案电压损失、牵引网损耗等性能指标均优于单纯的环网结构;再生制动能量能够作为牵引变压器容量设计的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 系统模型 接触网与钢轨耦合关系 供电方案 再生能量 牵引变压器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的保护方案
3
作者 张丽艳 罗博 +2 位作者 郑兴 刘逾霄 王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5-1144,共10页
为解决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的接触网和牵引电缆使用现有分段保护方案会误动作的问题,研究负荷电流对接触网电流纵差保护的作用机理,提出接触网采用故障分量电流纵差保护方案;并利用相量法分析空载情况下电容电流对牵引电缆现有保护方... 为解决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的接触网和牵引电缆使用现有分段保护方案会误动作的问题,研究负荷电流对接触网电流纵差保护的作用机理,提出接触网采用故障分量电流纵差保护方案;并利用相量法分析空载情况下电容电流对牵引电缆现有保护方案的影响,通过在每个分段回路牵引电缆的首、末两端空载时并联电抗器,及负载时切除电抗器,实现电流纵差的保护.研究结果表明:接触网中的负荷电流由两侧牵引变压器一起供给是引起接触网电流纵差保护误动作的原因,而提出的采用故障分量电流构成的接触网短路保护不受双边供电下正常负荷电流的影响;空载情况下,电容电流会使牵引电缆末端电流较首端电流的幅值和相角发生变化,导致保护误动作,提出的牵引电缆首末两端并联电抗器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缆贯通供电系统 分段保护 电流纵差保护 故障分量电流 电容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柳全电缆电力贯通线无功补偿配置及优化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凯 王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07-2414,共8页
以兰新客运专线玉柳段为例,建立全电缆贯通线的潮流模型,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对无功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并利用Matlab对该线路分别采用现有补偿容量配置和优化后补偿容量配置在不同负荷率下进行仿真,并对比2种补偿容量配置的补偿效果。研究... 以兰新客运专线玉柳段为例,建立全电缆贯通线的潮流模型,提出利用遗传算法对无功容量配置进行优化,并利用Matlab对该线路分别采用现有补偿容量配置和优化后补偿容量配置在不同负荷率下进行仿真,并对比2种补偿容量配置的补偿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无功容量配置方案,不仅降低了配置容量,而且改善了首端功率因数及线路各节点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电力供电系统 铁路电力贯通线 电缆 无功容量配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