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射频组织焊接电极的设计、仿真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邢绪坡 胡钟欣 +2 位作者 韩正一 宋成利 毛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1-607,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射频组织焊接电极,提高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的同时减少组织热损伤。方法设计表面存在镂空结构的新型电极(梅花形电极),以环形电极作为对照组,在射频能量作用下完成肠道组织焊接,通过撕脱力和爆破压测试研究焊接吻合口的...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射频组织焊接电极,提高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的同时减少组织热损伤。方法设计表面存在镂空结构的新型电极(梅花形电极),以环形电极作为对照组,在射频能量作用下完成肠道组织焊接,通过撕脱力和爆破压测试研究焊接吻合口的生物力学特性,采用有限元电-热-力多场耦合仿真分析和热电偶探针研究焊接过程中的组织热损伤,并对微观组织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当焊接功率120 W、焊接时间8 s、压合压强20 kPa时,肠道吻合口呈现最优的生物力学特性。与环形电极对照组相比,梅花形电极组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更高,撕脱力和爆破压分别从(8.62±1.22)N、(81.7±3.36)mmHg增加到(9.54±1.24)N、(89.4±4.15)mmHg,且组织热损伤显著减少,组织微观结构连接更为紧密。结论该新型电极在提高吻合口生物力学强度的同时可减少组织热损伤,进而实现更好的吻合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实现人体管腔组织的无缝连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组织焊接 新型电极 肠道吻合 组织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源电极的DMDG隧穿场效应晶体管
2
作者 柯亚威 施敏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0-765,共6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源电极的双物质双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NSE-DMDG-TFET),该器件结合了新型源电极和双物质栅的优点,其中新型源电极由传统的欧姆接触电极和高功函数浮空肖特基接触电极构成,该肖特基接触电极可有效抬升其电极下的能带、增... 研究了一种新型源电极的双物质双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NSE-DMDG-TFET),该器件结合了新型源电极和双物质栅的优点,其中新型源电极由传统的欧姆接触电极和高功函数浮空肖特基接触电极构成,该肖特基接触电极可有效抬升其电极下的能带、增大源区价带和沟道区导带之间的能带重叠区、减小隧穿距离,提高了开态电流和开关电流比,获得了更小的亚阈值摆幅。运用Silvaco TCAD软件完成器件仿真,并优化了该肖特基接触电极与栅电极的间距、栅金属功函数等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室温下,该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开态电流为3. 22×10^-6A/μm,关态电流为5. 71×10^-17A/μm,开关电流比可达5. 64×10^10,亚阈值摆幅为34. 22 mV/d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极 双物质栅 隧穿场效应晶体管(TFET) 亚阈值摆幅 开关电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降解废水污染治理中DSA电极的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春彤 任会学 +4 位作者 林姝羽 孙士泽 白远慧 孙铭璞 武道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6,共9页
电催化氧化法氧化能力强、占地面积小、易于控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阳极作为影响污染物电催化氧化效率与路径的最主要因素,是提升电催化性能的重要突破口,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以期制备出具备高效稳定催化活性和较低成本... 电催化氧化法氧化能力强、占地面积小、易于控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阳极作为影响污染物电催化氧化效率与路径的最主要因素,是提升电催化性能的重要突破口,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以期制备出具备高效稳定催化活性和较低成本的理想阳极。按照电催化基本原理、活性涂层分类、制备方法优化、改性探究与研究展望,综述了近年来工业相关领域最常用的DSA电极优化研究现状,从替换活性涂层、掺杂材料和提高析氧电位,降低能耗两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控制成本,通过制备方法条件与电极改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稳定性与电催化活性,同时叙述了掺杂量、电流密度、烧结温度等方面的一些最佳工艺参数,梳理了电极三维结构、新型材料等热门领域的研究情况。并从材料开发、三维孔隙、小试中试等三个方面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探索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氧化 难降解废水 DSA电极 三维结构 新型电极材料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排水固结中电极材料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雷 王宁伟 +2 位作者 景立平 方晨 董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493-3501,3514,共10页
采用辽宁沿海地区淤泥质软土对铁、铜、铝和新型复合电极等不同电极材料进行室内电渗排水固结试验,从有效电势、电流、排水量与排水速率、能耗、电渗后土体含水率和承载力等对电渗效果进行分析。新型复合电极材料是由碳纤维、塑料排水... 采用辽宁沿海地区淤泥质软土对铁、铜、铝和新型复合电极等不同电极材料进行室内电渗排水固结试验,从有效电势、电流、排水量与排水速率、能耗、电渗后土体含水率和承载力等对电渗效果进行分析。新型复合电极材料是由碳纤维、塑料排水板与铁片组成,其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点,既解决了铁与碳纤维直接相连通电后易断的问题,又解决了电极腐蚀严重的问题。多组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电极材料的电渗排水固结使土体的加固强度提升较高,且相对均匀,加固强度达到160 kPa以上的土体面积占加固总面积的75%,说明新型复合电极材料的优越性。金属电极的腐蚀较为严重,且主要发生在阳极。根据电渗后阳极的腐蚀比,新型复合电极的腐蚀量明显低于金属电极,且新型复合电极可提高加固效果,节约电极材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排水固结 电极材料 新型复合电极 排水速率 承载力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2SnO_4/R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刚 彭军 +2 位作者 左永涛 王刚 刘志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共5页
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以及长循环使用寿命的新型电极材料的开发是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以SnCl_4·5H_2O、ZnCl_2与氧化石墨烯(RGO)为原料,以N_2H_4·H_2O为矿化剂与还原剂,聚乙烯醇(PEG)作为分散... 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能力以及长循环使用寿命的新型电极材料的开发是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本文以SnCl_4·5H_2O、ZnCl_2与氧化石墨烯(RGO)为原料,以N_2H_4·H_2O为矿化剂与还原剂,聚乙烯醇(PEG)作为分散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Zn_2SnO_4/RGO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对Zn_2SnO_4/RGO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_2SnO_4纳米颗粒均匀的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片层上,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Zn_2SnO_4/RGO在1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80周后的可逆比容量仍有810(mA·h)/g,而Zn2SO4空白样品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下可逆比电容量小得多;石墨烯的引入阻止了Zn_2SnO_4纳米颗粒的团聚,同时也提高了Zn_2SnO_4/RGO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使其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SnO4/RGO 复合材料 新型电极材料 水热合成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免疫传感器的质量灵敏度分布优化设计
6
作者 陈艳 黄显核 石华山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6-349,共4页
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质量灵敏度表达式出发,分析了影响其质量灵敏度分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极配置结构的QCM,并利用9MHz的QCM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全电极区域,新型电极结构比圆形电极结构的QCM质量灵敏度分布均匀... 从石英晶体微天平(QCM)质量灵敏度表达式出发,分析了影响其质量灵敏度分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极配置结构的QCM,并利用9MHz的QCM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在全电极区域,新型电极结构比圆形电极结构的QCM质量灵敏度分布均匀。最后,采用10 MHz的QCM免疫传感器对卵巢癌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NuTu-19抗体质量在74-370ng内,频率呈线性变化,说明改进电极结构的QCM免疫传感器具有较好的质量灵敏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免疫传感器 质量灵敏度分布 NuTu-19 卵巢癌 新型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射频能量的肠道组织焊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胡钟欣 宗乃馨 +3 位作者 宋成利 周宇 涂良勇 毛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0-796,共7页
目的在射频能量的作用下,通过新型压力可控电极对猪小肠(回肠部分)进行焊接,验证能量组织焊接技术对于肠道结构重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新鲜猪小肠按"黏膜-浆膜"嵌套在负电极上,通过施压圆锥体对正电极施加不同的压合压... 目的在射频能量的作用下,通过新型压力可控电极对猪小肠(回肠部分)进行焊接,验证能量组织焊接技术对于肠道结构重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新鲜猪小肠按"黏膜-浆膜"嵌套在负电极上,通过施压圆锥体对正电极施加不同的压合压强(497、796、995、1194、1492 k Pa),在射频能量作用下完成肠道组织的焊接,通过撕脱力和爆破压测试研究焊接吻合口的生物力学特性,并对组织热扩散和微观组织结构进行检查。结果在能量输出功率160 W,压合压强995 k Pa,焊接时间为13 s时,肠道吻合口呈现最优的生物力学特性,其撕脱力和爆破压分别达到(8.73±1.11)N和(8.29±0.41)k Pa,且组织微观结构较完整,并能观察到少量游离胶原蛋白。结论射频能量组织焊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实现肠道组织快速、稳定的连接,对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操作流程并提高手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能量 组织焊接 新型电极 肠道吻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开发人工光合作用制氢技术
8
作者 程钰丹(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4,共1页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梦想设计一种完全由太阳能供电并从空气中收集水的设备,从而提供氢燃料。现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化学工程师Kevin Sivula及其团队朝着这一梦想又近了一步。他们开发了一种巧妙而简单的系统,将基于半导...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梦想设计一种完全由太阳能供电并从空气中收集水的设备,从而提供氢燃料。现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化学工程师Kevin Sivula及其团队朝着这一梦想又近了一步。他们开发了一种巧妙而简单的系统,将基于半导体的技术与具有两个关键特征的新型电极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供电 化学工程师 人工光合作用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氢燃料 关键特征 制氢技术 新型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