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AF的新型电力系统电压畸变工况下并网逆变器快速锁相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修连成 甘艳 +2 位作者 何靖萱 李明贤 李尚轩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8-93,共6页
为了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电压畸变工况下电压信号同步相位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滑动平均滤波(EMAF)算法的快速锁相算法。首先使用dq旋转坐标变换获得直流电压信号;然后利用EMAF算法滤除谐波、负序分量及噪声;最后,通过数学推导... 为了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电压畸变工况下电压信号同步相位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强型滑动平均滤波(EMAF)算法的快速锁相算法。首先使用dq旋转坐标变换获得直流电压信号;然后利用EMAF算法滤除谐波、负序分量及噪声;最后,通过数学推导公式获得并网同步信息,实现并网逆变器的高性能控制。该算法无需复杂的锁相闭环回路,即可实现同步相位和电压幅值的快速检测,消除电网电压幅值、相位和频率跳变对正序分量提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畸变环境的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锁相 增强型滑动平均滤波法 新型电力系统电压畸变 谐波滤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直流受端新型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的紧急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轻言 林涛 +5 位作者 杜蕙 付希越 李君 徐遐龄 李大虎 饶渝泽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2,共8页
在直流受端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源及直流的接入导致同步机开机减少,动态无功功率相对紧张,暂态电压失稳风险显著增大。为高效快速获取紧急控制策略,即直流电流控制方案,并使其适应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和故障场景,尤其是电网拓扑结构... 在直流受端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源及直流的接入导致同步机开机减少,动态无功功率相对紧张,暂态电压失稳风险显著增大。为高效快速获取紧急控制策略,即直流电流控制方案,并使其适应不同的电网运行方式和故障场景,尤其是电网拓扑结构的变化,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对常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深度确定性决策梯度(DDPG)的网络结构进行改造,构建了GCN-DDPG融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双评价网络机制和评价网络与动作网络非同步更新策略以提升算法效果。进一步地,在应用方面,基于GCN-DDPG融合模型构建紧急控制模型并将其下达至安控主站,安控主站将依据电网实际运行方式和故障等信息,对紧急控制策略进行在线量化计算,并发送至直流控保系统执行。最后,通过改造的IEEE 14节点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直流受端新型电力系统 暂态电压稳定 紧急控制 电流控制方案 DDPG G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坡渐变扰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等效惯量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勃 陈中 +2 位作者 王毅 周涛 谭林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基于阶跃扰动的惯量评估方式依赖难以准确测量的初始频率变化率(RoCoF)与稀少的频率事件,而基于类噪声扰动的惯量评估方法无法评估电流源型虚拟惯量且对数据要求高。对此,提出基于可再生能源机组主动输出斜坡渐变扰动功率的惯量评估方... 基于阶跃扰动的惯量评估方式依赖难以准确测量的初始频率变化率(RoCoF)与稀少的频率事件,而基于类噪声扰动的惯量评估方法无法评估电流源型虚拟惯量且对数据要求高。对此,提出基于可再生能源机组主动输出斜坡渐变扰动功率的惯量评估方法。建立含RoCoF与斜坡渐变扰动功率的等效惯量评估基础模型。考虑RoCoF噪声阶跃易导致等效惯量评估产生较大误差,推导双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中的q轴电压分量变化量与RoCoF的线性关系,并将其代入基础评估模型替代RoCoF。采用改进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斜坡渐变扰动下q轴电压分量变化量与时间的非线性表达式,从拟合的表达式中提取系统等效惯量。在改进的EPRI-36中验证了所提评估方法相较于常规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等效惯量 斜坡渐变扰动 惯量评估 q轴电压分量 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的全能型静止同步机优化配置
4
作者 李玲芳 王国腾 +3 位作者 陈义宣 游广增 黄莹 徐政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9,共9页
提出一种用于提升频率和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全能型静止同步机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推导出频率稳定的约束解析表达式,并基于奇异值理论建立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约束,建立考虑频率和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全能型静止同步机优化配置模型;然后,将全... 提出一种用于提升频率和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全能型静止同步机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推导出频率稳定的约束解析表达式,并基于奇异值理论建立系统静态电压稳定约束,建立考虑频率和静态电压稳定约束的全能型静止同步机优化配置模型;然后,将全能型静止同步机优化配置模型分解为选址定容主问题和稳定裕度计算子问题,通过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交替求解实现最优解的近似逼近;最后,在一个修改的IEEE 39节点系统中进行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全能型静止同步机 频率稳定性 电压稳定性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电力系统瞬时电压畸变信号判别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奂 吴杰康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2,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瞬时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检测与判别方法。利用ICA可将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从其线性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来的特点,以负熵作为衡量信号独立性的目标函数,通过优化此函数,得到一种... 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的瞬时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检测与判别方法。利用ICA可将相互独立的源信号从其线性混合信号中分离出来的特点,以负熵作为衡量信号独立性的目标函数,通过优化此函数,得到一种固定点算法:FastICA算法,用此算法对包含瞬时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电网电压信号进行计算,可分离出与扰动相对应的信号。对于不同类型的扰动,分离出的信号具有不同的波形特征,根据这一特点,可对扰动进行判别并确定其位置和持续时间。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瞬时电压跌落、瞬时电压上升、瞬时脉冲、瞬时电压中断、谐波等多种瞬时电压畸变信号有较好的检测与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ICA) 电力系统 瞬时电压畸变信号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ReliefF-BP网络的新型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在线评估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沛 朱驻军 +1 位作者 刘曌 刘晓菲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4,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成形,源荷分离趋势愈发显著的同时其随机性也逐渐加剧,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新形势下,电网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度高、响应速度快、拓展性好的电压稳定评估手段。将静态电压稳定评估问题定义为回归问题,构建人工神经...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成形,源荷分离趋势愈发显著的同时其随机性也逐渐加剧,电压稳定问题日益突出。新形势下,电网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度高、响应速度快、拓展性好的电压稳定评估手段。将静态电压稳定评估问题定义为回归问题,构建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评估。首先通过场景模拟、潮流计算和局部电压稳定指标计算获得训练样本集;然后通过RReliefF方法进行特征排序,剔除权重较低的属性,提升训练效率;接着运用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各关键特征量与电压稳定的映射关系;最后以修改的IEEE39节点系统为例,设置6组对照实验,引入简单线性加权法,计算出关于模型的速度和准确度的综合评价指标,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有较为理想的建模速度和较高的准确度,能够应对新形势下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评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静态电压稳定 局部电压稳定指标 机器学习 特征选择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98
7
作者 王新宝 葛景 +3 位作者 韩连山 俞秋阳 高玉喜 刘子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179,共8页
构网型储能因具备类似常规发电机控制响应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装备。目前针对该技术的研究大多针对微电网应用场景,尚无大电网应用层面的系统级研究。基于该情况,首先在构网型控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 构网型储能因具备类似常规发电机控制响应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被视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装备。目前针对该技术的研究大多针对微电网应用场景,尚无大电网应用层面的系统级研究。基于该情况,首先在构网型控制技术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构网型储能建模方法。并结合构网型储能电压源的本质属性,推导其接入系统后参与系统功率分配机制,探讨其在电网装机占比问题。最后,以国内某工程为案例,开展构网型储能模型搭建及在大电网应用场景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建模和分析方法能够指导构网型储能的系统级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构网型 储能 电压 储能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动态负荷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怡滟 黄莹 +3 位作者 王国腾 徐政 周月宾 陈煜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由于动态负荷和非同步机电源的暂态复杂特性导致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负荷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电压刚度概念,给出暂态电压刚度的定义;然后,为描述感应电动机、新能源... 针对由于动态负荷和非同步机电源的暂态复杂特性导致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动态负荷特性的多馈入直流系统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首先,根据电压刚度概念,给出暂态电压刚度的定义;然后,为描述感应电动机、新能源机组及直流等动态元件对系统暂态电压的影响,提取暂态关键时间断面,将复杂的暂态分析转换为关键时间断面的代数求解模型,从而提出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最后,以华东电网为例验证所提的暂态电压强度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定量评估多馈入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直流馈入系统 暂态电压强度 动态负荷 时间断面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谐波的危害及消除方法
9
作者 刘佳新 刘佳彬 张蕾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5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电力系统谐波 非线性负载 危害 基波频率 电压波形 畸变电流 电流源 谐波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大功率电力电子全控器件的新型励磁系统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何丽娜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王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11-1717,共7页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控器件的新型励磁系统,该励磁系统能通过励磁控制,以及与机端系统交换无功功率,为系统提供双重阻尼。新型励磁系统采用最优协调控制策略,在PSASP环境下进行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表...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全控器件的新型励磁系统,该励磁系统能通过励磁控制,以及与机端系统交换无功功率,为系统提供双重阻尼。新型励磁系统采用最优协调控制策略,在PSASP环境下进行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励磁系统能够适应运行方式的大范围变化,在大小扰动下较常规自并励励磁系统表现出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控器件 新型励磁系统 电压源换流器 电力系统 最优协调控制策略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实际工况的新能源多馈入系统广义运行短路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晨曦 辛焕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0,共9页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多馈入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逐渐降低,亟需强度评估方法。考虑设备均在额定运行点,利用现有电网强度指标及临界值即可实现强度的准确量化;而设备实际运行工况各异且复杂多变,破坏了现有指标定义条件,导致现有方法失...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多馈入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逐渐降低,亟需强度评估方法。考虑设备均在额定运行点,利用现有电网强度指标及临界值即可实现强度的准确量化;而设备实际运行工况各异且复杂多变,破坏了现有指标定义条件,导致现有方法失效。为此,聚焦于实际工况下的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量化问题,基于特征子空间摄动理论,求解了能够近似表征实际系统稳定性的等效单馈入系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广义运行短路比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从而利用广义运行短路比和设备临界运行短路比严谨地量化实际工况下的强度。此外,揭示了不同稳定形态下实际工况对强度的具体作用机理。最后,利用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多馈入系统 电压支撑强度 工况 短路比 电网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恢复阶段低电压穿越主导的电压振荡影响参数分析
12
作者 任子雨 董炜 +3 位作者 王冠中 华文 叶琳 陆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7,共8页
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但LVRT控制与弱电网之间存在强耦合,易引发多种稳定性问题。文中针对故障恢复阶段的反复LVRT问题,研究了LVRT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含交流线路动态和变... 低电压穿越(LVRT)控制是新能源系统故障后维持稳定的必要功能,但LVRT控制与弱电网之间存在强耦合,易引发多种稳定性问题。文中针对故障恢复阶段的反复LVRT问题,研究了LVRT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的影响规律。首先,建立了含交流线路动态和变流器内环控制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并在故障恢复阶段令变流器的有功功率直接恢复到稳态值,以便于准确刻画控制系统响应超调对反复LVRT的影响。进而,分别通过支路潮流法和传递函数灵敏度峰值分析了电网运行方式和变流器控制参数对反复LVRT问题的作用机理,基于后者,归纳了反复LVRT问题的参数影响规律。最后,通过仿真说明电磁暂态模型下的反复LVRT问题不限于小干扰稳定性,其诱导因素也可能是弱电网下有功电流控制超调所带来的暂态电压快速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压穿越 电压振荡 支路潮流法 灵敏度 故障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自适应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13
作者 李建林 邹菲 +1 位作者 游洪灏 袁晓冬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24-2737,共14页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虽具备主动支撑能力、可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但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导致电压呈现不同程度的跌落时,易出现失稳及过电流问题,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该文首先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暂态特性及系统扰... 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虽具备主动支撑能力、可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但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导致电压呈现不同程度的跌落时,易出现失稳及过电流问题,威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该文首先对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暂态特性及系统扰动电流决定性因素进行探讨,得出系统稳定性取决于扰动下的功角曲线与有功参考值是否存在交点,系统扰动电流大小与变流器输出电压和电网电压差值呈正相关,即与变流器输出无功功率相关;然后,基于分析提出一种构网型储能变流器自适应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可根据系统扰动程度对有功、无功功率参考值进行调整,此控制无需切换控制策略,不改变构网型控制策略结构,使储能变流器在扰动期间仍表现为电压源特性,具备对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实现了在维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对扰动电流进行有效限制;最后,通过仿真及半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变流器 构网型控制 电压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低穿影响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希 徐韵扬 +4 位作者 朱童 王彦沣 赵丽莉 刘福锁 陈刚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建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是当前实现频率预判的快速有效手段,有利于防止频率崩溃。对于水电为主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现有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适应性不足,且未考虑新能源低穿控制的影响。对此,分析新能源低穿控制策略对系... 建立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是当前实现频率预判的快速有效手段,有利于防止频率崩溃。对于水电为主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现有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适应性不足,且未考虑新能源低穿控制的影响。对此,分析新能源低穿控制策略对系统频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系统频率响应扩展模型。该模型基于系统频率响应通用模型结构,扩展了新能源有功变化量与系统频差间的关系。通过验证,表明该扩展模型进一步提升了现有模型的精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响应模型 新能源 电压穿越 扩展模型 新型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补偿原理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新型相位判据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庆明 李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0-54,60,共6页
对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补偿原理的新型相位判据。该判据通过对断开相端电压分别进行两种适当的补偿,获得用于比相的两个相量,保证在瞬时性故障时两者反向;而在永久性故障时,两者接近于同向。该... 对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压补偿原理的新型相位判据。该判据通过对断开相端电压分别进行两种适当的补偿,获得用于比相的两个相量,保证在瞬时性故障时两者反向;而在永久性故障时,两者接近于同向。该判据原理简单、可靠,不受过渡电阻、负荷电流和故障点位置的影响,仅利用线路的单端信息即可实现故障的判别,不需要故障测距装置,适用于不带并联电抗器超高压线路。EMTDC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自适应重合闸 瞬时性故障 永久性故障 电压补偿 新型相位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电压畸变下的频率自适应锁相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童涛 张新燕 +1 位作者 张家军 高亮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2-67,共6页
针对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decoupled double 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haselocked loop)在电网电压畸变时锁相存在较大偏差问题,提出一种频率自适应锁相技术。首先设计了一种用于滤除电网多次谐波和直流电压的新... 针对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DDSRF-PLL(decoupled double synchronous reference frame phaselocked loop)在电网电压畸变时锁相存在较大偏差问题,提出一种频率自适应锁相技术。首先设计了一种用于滤除电网多次谐波和直流电压的新型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的正交信号发生器NSOGI-QSG(novel 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quadrature signal generator),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将NSOGI-QSG与DDSRF-PLL结合的频率自适应锁相环,利用NSOGI-QSG形成频率自适应滤波器和直流控制器,有效实现频率自适应和畸变电压滤波,为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提供稳定的正交信号,从而提高锁相环抑制电网电压畸变的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双同步参考坐标系锁相环 新型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的正交信号发生器 电压畸变 频率自适应滤波器 电压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两端受控电压源失谐引发功率振荡的机理分析
17
作者 于其宜 汤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908-5920,I0006,共14页
随着构网型(grid-forming,GFM)变流器技术的成熟以及在维持弱电网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其将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柔直、储能等并网单元。受分布式GFM变流器频率测量和控制精度差异及电网频率时空分布特性的影响,易发生交流输电线路... 随着构网型(grid-forming,GFM)变流器技术的成熟以及在维持弱电网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其将广泛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柔直、储能等并网单元。受分布式GFM变流器频率测量和控制精度差异及电网频率时空分布特性的影响,易发生交流输电线路两端基于GFM型变流器的电压源型受控单元(voltage source controlled-unit,VSCU)输出频率长时间不一致的失谐现象。失谐是否会进一步引发线路异常的功率振荡问题,亟待研究。首先,该文基于GFM型变流器不同控制策略特点以及引发失谐诱因的分析,建立输电线路两端带失谐VSCU的等效电路模型;其次,从拓展新型电力系统稳态潮流研究的角度,推导线路单相瞬时电流和单相瞬时功率在失谐VSCU作用下的计算式,并定义反映失谐前后瞬时电流和瞬时功率振荡峰值倍增效应的峰值放大系数;最后,从VSCU间同步和同谐能力两方面,指出峰值放大系数和最大峰值出现时间受线路长度、失谐程度和初相位差影响的变化规律,并拓展分析频率测量精度对失谐型振荡的影响。研究表明,仅通过提高GFM型VSCU间的自同步能力或GFM型控制策略精度/频率测量精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失谐型功率振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失谐 功率振荡 构网型变流器 电压源型受控单元 分布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18
作者 《热力发电》编辑部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储能逆变器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构网型储能系统通过储能逆变器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同时,构网型储能技术为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储能技术的发展,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性 短路容量 调频调压 新型电力 储能逆变器 储能技术 储能系统 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渗透率对船舶光伏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邱爰超 袁成清 +2 位作者 孙玉伟 汤旭晶 严新平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32-1538,共7页
为了研究光伏渗透率对船舶并网光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采用PSCAD/EMTDC软件平台参照远洋滚装船"中远腾飞"轮并网型光伏系统进行电力系统建模仿真研究,并设定8个不同等级光伏渗透率,对比分析光伏并网切入和离网切出工况... 为了研究光伏渗透率对船舶并网光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采用PSCAD/EMTDC软件平台参照远洋滚装船"中远腾飞"轮并网型光伏系统进行电力系统建模仿真研究,并设定8个不同等级光伏渗透率,对比分析光伏并网切入和离网切出工况对并网电力系统暂态的电能质量。光伏并网切入对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的扰动作用显著强于其离网切出过程,且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提高呈增长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工作对于深入探索光伏系统与船舶电力系统并联运行的临界条件、暂态和静态稳定性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绿色船舶 船舶电力系统 光伏系统 电能质量 PSCAD/EMTDC 电压偏差 频率偏差 最大单次谐波含量 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小信号动态建模及其阻尼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6
20
作者 郑超 周孝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2,共6页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和脉宽调制(PWM)技术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具有快速、灵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能力,能够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文中建立了VSC-HVDC的小信号动态模型,该模型包括VSC与交流系统接口的线性化方程、VSC-HVD...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和脉宽调制(PWM)技术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具有快速、灵活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控制能力,能够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文中建立了VSC-HVDC的小信号动态模型,该模型包括VSC与交流系统接口的线性化方程、VSC-HVDC内部直流系统动态过程的线性化方程以及控制系统线性化方程3个部分,具有一般性。以VSC的有功功率整定值为输入,VSC-HVDC并联交流输电线路的有功功率为输出,通过对系统频率响应的辨识,得到了两者间的开环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利用极点配置技术,设计了单输入单输出结构的VSC-HVDC附加阻尼控制器。对一VSC-HVDC/AC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特征根的分析及非线性仿真表明,配备该阻尼控制器的VSC-HVDC能有效地抑制系统低频振荡,增加系统阻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源换流器 新型高压直流输电 小信号动态建模 阻尼控制器 低频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