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强 李昭漫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3,共12页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驱动下,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越来越受制于供应链韧性,不断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是企业增强供应链韧性的有效途径。以2018-2022年ICT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新型生产要素代理变量,构建供应链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揭示新型生产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据要素、管理要素对ICT制造业供应链韧性呈显著正向影响,知识要素、技术要素呈显著负向影响,当组合作用时数据要素和知识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即数据要素水平普遍提升时,知识悖论风险对供应链韧性的负面影响受到一定程度抑制;(2)ICT制造业产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存在显著差异,下游企业供应链韧性优于上游企业,且新型要素对上下游供应链韧性具有不同作用;(3)产业地区间竞争格局分化明显,新型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据此,提出如下建议:促进各要素间协同应用,加强安全管理;促进上下游供应链伙伴间沟通合作,深化供应链各环节协同配套;鼓励中西部地区ICT制造业企业发展,引导新型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双向流动,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生产要素 ICT制造业 供应链韧性 资源基础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韧性--基于新型生产关系与生产要素的分析框架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达 王晓丹 +1 位作者 王淑瑶 石玉堂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从新型生产关系和多样化的新型生产要素入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实现安全与质量生产、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赋能员工工作自主性与个体韧劲作用于企业韧性... 文章基于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样本,从新型生产关系和多样化的新型生产要素入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实现安全与质量生产、降低运营成本与风险、赋能员工工作自主性与个体韧劲作用于企业韧性,内部控制和创新能力是其中重要的影响机制;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内外部竞争程度较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及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赋能效果。由此,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地区政府政策及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企业韧性 新型生产要素 新型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 被引量:748
3
作者 黄群慧 盛方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其中,新质生产力要素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构成,新质生产力在结构承载上表现为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主导发展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功能则凸显新发展理念、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扩大新型要素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取向,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新型生产要素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与“路”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鹏 夏志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32,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社会劳动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创新的主导作用、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性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包含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所有制结构、...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社会劳动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突出了创新的主导作用、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撑性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包含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所有制结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的资源配置方式、“共同富裕”的分配关系。“两个毫不动摇”既确保了新型生产要素的开发与人民的需要一致性,又优化了产业结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统一,确保了新型生产要素的配置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分配方式,激发了科技创新与新型生产要素的活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市场经济优势的统一,整合了国家、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开辟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质生产 科技创新 新型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关键障碍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5
5
作者 余思均 赵敏 熊禄全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3,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理路和关键障碍,并提出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价值导向,整...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逻辑理路和关键障碍,并提出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强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价值导向,整合和革新政策、技术、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驱动体育旅游产业供应链集约化、管理链数字化、价值链绿色化和配置链高效化;但目前仍面临政策要素整合与支持不足、技术要素升级与应用不足、人才要素数量与质量不足、数据要素挖掘与利用不足等关键障碍。基于此,提出实践路径:健全政策制度体系,确保赋能的稳定性;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增强赋能的实效性;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保障赋能的持续性;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提高赋能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体育旅游产业 高质量发展 全产业链 新型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家庭农场发展对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燕玉霞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5-19,共5页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产品产量大、种类多,是世界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所具有的自然要素外,更多的与其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相关。在总结美国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所实施的土地政策、金融支...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产品产量大、种类多,是世界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美国农业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所具有的自然要素外,更多的与其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相关。在总结美国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所实施的土地政策、金融支持政策、政府管理行为、劳动力素质提高、新型生产要素支持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及我国的基本国情,从土地流转、融资模式与途径、财政支持、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家庭农场 土地制度 金融体系 人力资源 新型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 铺就振兴新途
7
作者 单从 《村委主任》 2025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发展数字经济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数字经济通过深化产业融合创新、优化乡村数字治理、培育新型生产要素等途径,正在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融... 发展数字经济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数字经济通过深化产业融合创新、优化乡村数字治理、培育新型生产要素等途径,正在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层驱动力。从理论维度看,这一实践创新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从现实维度看,它契合了推进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要求。然而,当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仍面临传统农业转型滞后、数字鸿沟制约明显、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现实挑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培育乡村多元产业生态、构建智慧治理体系、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维度系统发力,全面激活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乡村数字治理 新型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