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种大白菜新型甘蓝型油菜CMS快速鉴定方法及应用 |
刘晓东
李海山
孟川
王玉海
吴芳
牟金贵
马俊贤
王明秋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
|
新型化学杂交剂SX-1和肥料混用对甘蓝型油菜CMS的作用效果 |
张耀文
尚毅
李永红
李殿荣
李建厂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4 |
5
|
|
3
|
埃塞俄比亚芥与芥菜型油菜杂交创建甘蓝型油菜资源 |
岳瑶琴
尚国霞
徐亮
李开祥
赵志刚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新型化学杀雄剂“定军1号”在甘蓝型油菜CMS制种上控制微粉的作用效果 |
戚永明
刘建军
付云龙
胡小杰
汤勇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5
|
甘蓝型油菜5个同质CMS系及其保持系、杂交种的同工酶比较 |
于澄宇
胡胜武
郭蔼光
张春红
路明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3 |
11
|
|
6
|
甘蓝型油菜CMS三系及杂交种的选育研究 |
刘创社
刘绚霞
董军刚
董振生
李红兵
严自斌
解芳宁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7
|
利用不同液体介质对甘蓝型油菜CMS辅助授粉的研究 |
李建厂
王灏
李永红
李殿荣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8
|
甘蓝型油菜CMS微粉活力研究及其对杂交制种纯度的影响 |
王灏
王道杰
李殿荣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2000 |
2
|
|
9
|
甘蓝型油菜CMS不育系L160A的遗传分析 |
唐章林
谌利
陈云坪
张学昆
殷家明
李加纳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0
|
甘蓝型油菜CMS温度钝感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稳定性分析 |
唐章林
徐新福
王瑞
殷家明
周清元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1
|
甘蓝型油菜CMS保持系的选育与改良方法研究 |
王俊生
田建华
李少钦
张文学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
2002 |
1
|
|
12
|
“丰路油菜素”对甘蓝型油菜CMS不育系陕2A育性及制种效果的影响研究 |
李建昌
李永红
王灏
田建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3
|
甘蓝型油菜Ogu CMS 1575A 4个恢复系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
张搏
董军刚
胡永敏
葛娟
董振生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甘蓝型油菜莫利CMS (Moricandia CMS)的种质创制 |
陈丽
杨雯竹
胡彩红
杜才富
雷绍林
|
《种子》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5
|
原生质体非对称融合获得花椰菜与Ogu CMS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 |
惠志明
刘凡
简元才
申书兴
赵泓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6
|
甘蓝型油菜两个新型雄性不育系RM5637 A和ZCL801 A的制种探索 |
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曾章丽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新型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恢复系遗传距离及遗传成分与配合力关系 |
张晓梅
苗增建
杜德志
|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8
|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遗传研究 |
胡胜武
于澄宇
赵会贤
柯桂兰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
1999 |
8
|
|
19
|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源的发现及其初步研究(英文) |
胡胜武
于澄宇
赵会贤
|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
2000 |
1
|
|
20
|
西藏新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潜力分析 |
程嘉庆
程志强
程田田
代欢
宁友维
蒙祖庆
宋丰萍
|
《高原农业》
|
202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