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准静态平面流场的新型皮肤组织工程灌注式生物反应室设计与初步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洋 蔡伟华 +3 位作者 伍津津 唐辉 杨涛 唐书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设计准静态平面流场的灌注式新型生物反应器,以适合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要求。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新型生物反应器中的流场及培养支架壁面上的切应力,设计出一种能够层叠、... 目的设计准静态平面流场的灌注式新型生物反应器,以适合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要求。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新型生物反应器中的流场及培养支架壁面上的切应力,设计出一种能够层叠、低剪切力、均匀平面流场的生物反应器。结果模拟结果表明筛网状支撑物及组织工程皮肤构建物表面处的最大切应力小于3×10-5N/cm2,且培养室中的流场是均匀的。结论新型生物反应器满足准静态平面流场的要求,有可能在未来的皮肤组织工程研究和生产中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灌注式生物反应器 皮肤组织工程 准静态平面流场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粒载体-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系统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兰 赵光 +1 位作者 张婷婷 辛宏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提高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膜法的水处理效率,将自主研发的掺杂电气石的陶粒填料与气提式外循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结合,以人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实验用水,根据1个周期内COD和NH_3-N、T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优化系统运行工况;通... 为了提高以陶粒为载体的生物膜法的水处理效率,将自主研发的掺杂电气石的陶粒填料与气提式外循环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结合,以人工模拟城市生活污水为实验用水,根据1个周期内COD和NH_3-N、TP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优化系统运行工况;通过逐渐提高进水污染物含量,考察其对反应器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运行优化工况为:进水(30 min)→厌氧(3 h)→好氧(7 h)→沉淀(1 h)→排水(30 min)。当进水COD和NH_3-N、TP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0 mg/L和60、12 mg/L以内时,反应器水处理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到为94.60%、92.02%、94.05%,出水均达到GB 8978-1996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陶粒 外循环序批生物反应器 工艺参数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猪瘟活疫苗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朝朝 柳珊 +3 位作者 邹立宏 刘云涛 刘涛 郁宏伟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第2期62-64,共3页
为建立规模化培养猪瘟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本研究利用工作体积为10L的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猪睾丸细胞(swine testis,ST),接种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进行培养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培养4 d细胞数可增长5~7倍,... 为建立规模化培养猪瘟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本研究利用工作体积为10L的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培养猪睾丸细胞(swine testis,ST),接种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进行培养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培养4 d细胞数可增长5~7倍,接种病毒后15 d可收获毒液6次,收获量至少与200个10 L转瓶单次收获量相当,产品各项检测均合格。本工艺极大地缩短了培养时间,为规模化培养工艺的推广与使用提供了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脾毒 细胞毒 激流灌注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R98在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内增殖水平的研究
4
作者 柳珊 郑朝朝 +3 位作者 刘涛 邱贞娜 郁宏伟 梁武 《中国动物保健》 2015年第11期61-63,共3页
为了建立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本研究以AP20C型生物反应器为生产工具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98株(PRRSV-R98)的增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生产猪繁殖... 为了建立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本研究以AP20C型生物反应器为生产工具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98株(PRRSV-R98)的增殖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激流灌注式生物反应器生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96h达到最佳接毒时间,接种后36~39h收获病毒液,效价较转瓶提高十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C-145细胞 PRRSV-R98 激流灌注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生物反应器高效治污
5
作者 钱伯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71,共1页
2009年6月,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大庆化工中心承担完成的一种污水组合式生物处理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技术采用组合式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同时可以实现总氮、总磷的去除和剩余污泥的减量化。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组合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研究院 治污 实用新型专利 城市污水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间隔对普通小球藻生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磊 杨俊红 +3 位作者 康利改 罗梦圆 左鹏鹏 巩启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5-2738,2757,共5页
细胞高密度培养有利于降低微藻规模化培养成本及其生物柴油制造的成本,曝气是影响微藻规模化高密度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FACHB-1227)为研究对象,采用BG11培养基,于新型套管式沿程曝气光生物反应系统中... 细胞高密度培养有利于降低微藻规模化培养成本及其生物柴油制造的成本,曝气是影响微藻规模化高密度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FACHB-1227)为研究对象,采用BG11培养基,于新型套管式沿程曝气光生物反应系统中,以细胞密度为检测指标,实验研究了曝气间隔时间对藻液中细胞密度、藻液pH值、溶氧量变化的影响。控制每次曝气时气体流量为10L/min、持续时间为0.5h,培养周期为15天。结果表明,藻液中积累的溶解氧能够及时排除,进入生物质积累稳定期时,藻液的pH值基本恒定;微藻生长稳定期时(培养12天),曝气间隔0.5h时细胞密度为7.22×106个/mL,相比于1h、1.5h、2h分别提高了9.56%、41.02%和122.1%。可见,适当减少曝气间隔时间,可显著提高藻细胞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培养 普通小球藻 曝气间隔 细胞密度 新型套管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商大学一批市教委项目通过验收
7
作者 康智勇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4,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工商大学 科研项目 教委 序批生物反应器 磁记录介质材料 新型复合材料 磁各向异性 汽车刹车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