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标志物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与腺苷脱氨酶联合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1
作者 范春红 胡文龙 +4 位作者 朱丽梅 杨锐富 蔡大霞 卢少华 蔡兴东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06-2411,共6页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SYWC)和腺苷脱氨酶(AD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20例...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SYWC)和腺苷脱氨酶(AD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tuberculous pleural effusion,T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120例胸腔积液患者[TPE组64例,非TPE(NTPE)组56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胸腔积液中SYWC检测采用ELISA法。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指标对TPE诊断价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TPE组患者年龄、胸腔积液癌胚抗原(CEA)、血清CE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低于NTPE组,而在胸腔积液腺ADA、总蛋白、SYW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NTPE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胸腔积液CEA、糖类抗原199、ADA、SYWC及血清CEA、NLR为TPE的预测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A(OR=1.064,95%CI:1.017~1.228)、SYWC(OR=6.695,95%CI:2.794~16.04)为诊断TPE的独立危险因素。SYWC最佳截断值16.935μg/L时,诊断TP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80%、98.21%。ADA最佳截断值为36.5 U/L时,诊断TPE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75%、89.29%;联合SYWC及ADA检测使敏感度提升至95.56%,特异度达98.0%,诊断准确率97.87%。ROC分析显示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973(95%CI:0.943~1.000),高于ADA(0.897)和SYWC(0.938)单独检测。结论SYWC与ADA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TPE诊断效能,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腔积液 胞质型色氨酸-tRNA连接酶 腺苷脱氨酶 新型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血清学标志物在不同类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检出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乐 廖昊 +6 位作者 思兰兰 陈容娟 王钧 张珊 徐东平 纪冬 刘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新型血清学标志物HBVRNA、HBV核心抗原相关抗原(HBcrAg)、HBV核心抗体(anti-HBc)及肝组织HBV总DNA(t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不同类型HBV感染中的检出特点。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新型血清学标志物HBVRNA、HBV核心抗原相关抗原(HBcrAg)、HBV核心抗体(anti-HBc)及肝组织HBV总DNA(tDNA)、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不同类型HBV感染中的检出特点。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住院并接受肝组织活检的227例不同疾病类型的HBV感染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清HBVRNA、HBcrAg、anti-HBc定量及肝组织HBVtDNA、cccDNA水平,比较分析各指标的特征以及抗病毒治疗对其的影响。结果 在16例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中,HBV RNA检出率为25.0%(4/16),HBcrAg检出率为93.8%(15/16),肝组织HBV tDNA及cccDNA检出率分别为87.5%(14/16)及81.3%(13/16)。在18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34例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其HBVRNA和HBcrAg定量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anti-HBc定量明显高于未治疗组(P<0.05)。在18例肝硬化(LC)患者中,9例接受NAs治疗,除HBVDNA外,其他新型病毒学指标在NAs经治者与未治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例肝癌(HCC)患者中,HBVRNA检出率为55.6%(5/9),HBcrAg检出率为77.8%(7/9),肝组织HBVtDNA及cccDNA检出率分别88.9%(8/9)及66.7%(6/9)。结论 HBcrAg可作为AHB彻底治愈的鉴别指标;对于NAs经治患者,即使HBVDNA降至不可测,但只要能检测出HBV RNA,则仍可导致疾病缓慢进展,因此应继续抗病毒治疗;HBV RNA及HBcrAg在不同疾病类型中可作为肝组织HBV cccDNA的血清学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感染 新型血清学标志 共价闭合环状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急性肾损伤与新型肾功能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方 曹建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1207,共7页
大强度运动中,非创伤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经常发生,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等。一般认为,中低程度的运动性急性肾损伤是可逆的,可完全恢复。但动物实验与人类研究均发现,严重的运动性肾损伤会导致“功能性”... 大强度运动中,非创伤性急性肾损伤(acute kindey injury,AKI)经常发生,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等。一般认为,中低程度的运动性急性肾损伤是可逆的,可完全恢复。但动物实验与人类研究均发现,严重的运动性肾损伤会导致“功能性”急性肾损伤发展为“结构性”急性肾损伤,并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运动性急性肾损伤对机体的潜在健康威胁已引起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量作为肾功能的传统经典标志物,不能特异性反映早期肾损伤,而新型肾损伤标志物可进一步明确损伤的位置及严重程度。在运动领域,利用新型生物标志物进行无创性检查,识别早期运动性急性肾损伤非常必要。本文综述了反映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细胞周期停滞和肾损伤修复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着重论述了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肾损伤分子-1(KIM-1)与肾功能的关系,以及长时间耐力运动、急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阻力运动3种运动形式对肾功能的影响,旨在引起重视,精准识别风险,及时进行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急性肾损伤(AKI)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肾损伤分子-1(KIM-1) 新型肾生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兹海默症生物标志物和早期诊断新技术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莹 钱美齐 邱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3-561,共9页
阿尔兹海默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表现出两种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记忆丧失、情绪改变、认知能力下降、说话、写作、行走困难等。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兹海默症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大脑表现出两种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其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记忆丧失、情绪改变、认知能力下降、说话、写作、行走困难等。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对通过早期干预策略延缓疾病或改变疾病进程甚至预防疾病都至关重要。该文综述了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蛋白、基因、miRNA、补体系统、激肽系统以及金属离子等生物标志物,总结了现阶段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检测试剂盒。由于目前临床诊断方法的有创性和高昂的费用,迫切需要简单快速、创伤性小的分子诊断技术。该文列举了基于免疫反应、荧光、探针成像、电化学、纳米材料和miRNA等发展的新型检测技术,这些分析手段为阿尔兹海默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 新型标志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任亚飞 蒋亚男 +1 位作者 谢璠 石宇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3307-3309,共3页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导致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可累计全身脏器引起不可逆的损伤。肺间质病变是系统性硬化症重要的死亡原因。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虽取得稍许进展但因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缺乏...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导致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高,可累计全身脏器引起不可逆的损伤。肺间质病变是系统性硬化症重要的死亡原因。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虽取得稍许进展但因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用药,本文从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新型标志物、TLR-4受体等多方面对SSc-ILD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治疗方向和临床思路,以期为推进该病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肺间质病变 发病机制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新型标志物 TLR-4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治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林波 何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04-3507,共4页
急性肾损伤(AKI)在儿童住院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到了患儿的远期预后。儿童AKI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目前一些新型标志物在儿童AKI患者的早期筛查中具有一定的判别价值。合理且及时的治疗选择在儿童AKI的综合管理中... 急性肾损伤(AKI)在儿童住院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到了患儿的远期预后。儿童AKI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目前一些新型标志物在儿童AKI患者的早期筛查中具有一定的判别价值。合理且及时的治疗选择在儿童AKI的综合管理中显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新型标志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晓涵 台蕴泽(综述) 周娟(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2,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防治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手术是HCC治疗的主要方式,而复发转移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的主要障碍。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血管内微转移的癌细胞栓子,与HCC...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防治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手术是HCC治疗的主要方式,而复发转移是提高HCC患者生存率的主要障碍。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血管内微转移的癌细胞栓子,与HCC术后复发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目前MVI仅能通过术后病理检查确认,而术前预测MVI有助于HCC患者的精准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筛选最佳肝移植受者。本文强调了术前预测MVI对HCC患者精准治疗的重要性,总结了影像学特征、常规血清蛋白标志物、新型分子标志物在预测MVI中的最新进展,以及多指标联合模型对MVI的预测能力,并评估了液体活检在MVI预测方面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侵犯 新型分子标志 多指标联合预测模型 液体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