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S-CO_(2)循环发电技术进展
1
作者
李红智
张一帆
+6 位作者
白文刚
杨玉
李凯伦
周毓佳
孙山
张旭伟
倪依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342-5357,I0001,共17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循环发电是以CO_(2)为工质、整个循环系统均在CO_(2)临界点以上运行的新型动力循环发电技术,具有高参数效率高、全负荷灵活性好、机组占地面积小和热源适用性广等优点,是国内外普遍认可...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循环发电是以CO_(2)为工质、整个循环系统均在CO_(2)临界点以上运行的新型动力循环发电技术,具有高参数效率高、全负荷灵活性好、机组占地面积小和热源适用性广等优点,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变革性热力发电技术。该技术在高效灵活火电、高参数光热发电和液态金属小型核电等应用领域,相比传统蒸汽动力循环更具优势,对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该文重点分析S-CO_(2)循环系统构建、核心设备设计、动态仿真和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下一步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可为S-CO_(2)循环发电的技术迭代和示范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
循环构建
新型换热设备
旋转机械
运行控制策略
新型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S-CO_(2)循环发电技术进展
1
作者
李红智
张一帆
白文刚
杨玉
李凯伦
周毓佳
孙山
张旭伟
倪依柯
机构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5342-5357,I0001,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102204)
中国华能集团科技项目(HNKJ23-H53)。
文摘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O_(2),S-CO_(2))循环发电是以CO_(2)为工质、整个循环系统均在CO_(2)临界点以上运行的新型动力循环发电技术,具有高参数效率高、全负荷灵活性好、机组占地面积小和热源适用性广等优点,是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变革性热力发电技术。该技术在高效灵活火电、高参数光热发电和液态金属小型核电等应用领域,相比传统蒸汽动力循环更具优势,对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该文重点分析S-CO_(2)循环系统构建、核心设备设计、动态仿真和运行控制等关键技术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下一步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可为S-CO_(2)循环发电的技术迭代和示范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
循环构建
新型换热设备
旋转机械
运行控制策略
新型
电力系统
Keywords
S-CO_(2)power cycle
cycle configuration
new type heat exchanger
turbomachinery
operation control strategy
new type power system
分类号
TM6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S-CO_(2)循环发电技术进展
李红智
张一帆
白文刚
杨玉
李凯伦
周毓佳
孙山
张旭伟
倪依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