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7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师生关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发展观
被引量:
4
1
作者
余嘉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3-15,37,共4页
从师生关系的总体设想、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师生关系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联系我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对新课改提出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反思,重点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新...
从师生关系的总体设想、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师生关系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联系我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对新课改提出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反思,重点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新型师生关系应凸现教师的教育性特征、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留出选择空间、师生间应学会彼此宽容、构建从理解到合作再到自然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新型师生关系
的反思
新型师生关系
的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
发展观
教师角色
教学评价方式
总体设想
教学理论
选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新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与...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与任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做到的就是倾情关爱、注重沟通、学会表扬、懂得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与学生心理相容的水平,从而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新型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研究团队中新型师生关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林
陈晖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第2期30-37,共8页
师生关系是高校研究团队的核心内容,创新时代下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的经济性、伦理性和创新性。文章围绕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从经济性和伦理性提出了一套新型师生关系度量的指标体系,以问卷调查形式考察了导师和研究生群体、不同...
师生关系是高校研究团队的核心内容,创新时代下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的经济性、伦理性和创新性。文章围绕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从经济性和伦理性提出了一套新型师生关系度量的指标体系,以问卷调查形式考察了导师和研究生群体、不同学生类型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对目前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感受,发现学术创新认同是师生关系最坚实的基础,师生关系较大分歧在于对对方的认识,并且集中在情感和创新价值上,而非经济方面;博硕研究生均对师生关系的学术创新认同度高,但是博士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更加理性;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集中在自我与外界的差异。基于此提出了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团队建设
新型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英语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玥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1X期175-175,共1页
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和睦的相处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体现在人格的平等、交互活动的民主等方面,现今,英语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
的建立和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与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系探讨
5
作者
杭丽华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人际状态。在"两课"教学中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在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情感诉求,是提高"两课"教学效...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人际状态。在"两课"教学中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在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情感诉求,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两课"教师应从塑造良好心理印象、丰富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和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等方面入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两课”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研究
6
作者
俞双燕
鲁金玉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4年第3期11-12,共2页
教与学需要师生之间充分的互动交流。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大学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对南昌地区四所高校师生调查问卷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双主体”格局...
教与学需要师生之间充分的互动交流。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大学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对南昌地区四所高校师生调查问卷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双主体”格局,同时改进学生管理模式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高校
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师生关系在音乐教学中的构建
7
作者
张晓晓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期88-88,共1页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对于高职学校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音乐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高效课堂的关键。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性,利于学...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对于高职学校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音乐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高效课堂的关键。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性,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质,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高职学校音乐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音乐教学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联结情感纽带,重塑新型师生关系
8
作者
王炜
《教育家》
2022年第50期12-13,共2页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且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影响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培育。在传统教育之中,教师往往通过其穿着仪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面形象。但在后疫情时代,网课成为...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且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影响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培育。在传统教育之中,教师往往通过其穿着仪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面形象。但在后疫情时代,网课成为学校教学的“新常态”,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大抵依靠这条渠道。甚至某些地区因疫情频发,导致教师和学生长时间无法见面,不可避免地对和谐师生关系产生了影响。数字技术高度融入教育教学,关于师生关系的探讨从教师和学生的二维向度转向教师、学生和技术三个维度的重新解读与建构。联结情感纽带,重塑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当前教育需重视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
师生关系
正面形象
言传身教
新常态
教学活动
情感纽带
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构探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益凡
刘俊玮
《中国成人教育》
2021年第9期70-73,共4页
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又再次成为热议话题。面对教育场域的改变,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将出现异化。针对“互联网+”背...
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又再次成为热议话题。面对教育场域的改变,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将出现异化。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师生关系出现的异化现象,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积极重塑教师角色,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效率;努力转变学生观,以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拓宽师生线上交往的渠道,以保障师生交流的时间;扩展师生线上交流的内容,以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型师生关系
异化现象
关系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师生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卫玮
曾炎
+1 位作者
白卉
徐红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10X期226-226,共1页
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日益暴露,在知识经济以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师生关系能否得到改善,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神圣地位,同时对于和谐社会能否快速、顺利地推进有重大影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以尊重为起点,以爱为核心,以和目标,以沟...
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日益暴露,在知识经济以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师生关系能否得到改善,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神圣地位,同时对于和谐社会能否快速、顺利地推进有重大影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以尊重为起点,以爱为核心,以和目标,以沟通为主要方式包括教学在内的涉及到现实生活的广泛领域的新型师生关系对于和谐校园、和谐个体、和谐自然以及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社会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述“后喻文化”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李倩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逐步由"前喻文化"、"并喻文化"过渡到了"后喻文化"。在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遭到严重地冲击。只有建构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合作互...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逐步由"前喻文化"、"并喻文化"过渡到了"后喻文化"。在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遭到严重地冲击。只有建构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合作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喻文化”
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
和谐融洽
合作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热”与“冷思考”
被引量:
6
12
作者
邵成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86,共6页
部分教育学者热衷于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呈现出师生关系研究的“建构热”浪潮。然而,各种新型师生关系理论的构想存在偷换概念之嫌,且忽略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归根到底是理想主义的,表达了教育学者的价值追求,但它...
部分教育学者热衷于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呈现出师生关系研究的“建构热”浪潮。然而,各种新型师生关系理论的构想存在偷换概念之嫌,且忽略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归根到底是理想主义的,表达了教育学者的价值追求,但它们不能作为解决当下师生关系问题的方案而被宣扬。因为它们不是建基于现实而产生的,只是被理论化的教育理想。倘若凭借思想暴力驱使教师和学生努力把它们实现出来,将会引发师生反感,遭致诸多不妥结果。有鉴于此,人们应该谨慎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少描绘师生关系的理想图景,多揭示师生关系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理想
“建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3
作者
朱亚明
《成才之路》
2007年第36期46-47,共2页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
关键词
师生
人际
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教育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工作
师生
交往
交往活动
学校风气
学生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什么样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书敏
《教育家》
2018年第34期54-55,共2页
日前,山东临沂一女家长猛扇男班主任耳光的视频引起社会热议。视频中女家长怒斥'怎么做的班主任',并多次掌掴该男老师,拉扯过程中还险些把老师的衣服扒掉。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因一篇作文没写完,遭到老师体罚殴打,家长发现孩子...
日前,山东临沂一女家长猛扇男班主任耳光的视频引起社会热议。视频中女家长怒斥'怎么做的班主任',并多次掌掴该男老师,拉扯过程中还险些把老师的衣服扒掉。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因一篇作文没写完,遭到老师体罚殴打,家长发现孩子身体多处淤青后,找到该老师理论并大打出手。这一事件中,学生身心受到伤害,班主任颜面无存,家长悲愤交加。由此可见,如果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好,将引发一系列的教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问题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领悟陶老教育思想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被引量:
1
15
作者
邰伟伟
《教师》
2014年第9期123-123,共1页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以陶行知先生“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为教育理念,总结出“民主、和谐、进取、有为”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这一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新型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16
作者
康艳丽
《英语教师》
2016年第16期145-149,共5页
从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阐述运用"互联网+"先进的网络资源,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无处不在,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
从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阐述运用"互联网+"先进的网络资源,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无处不在,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英语教学
新型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维协商: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建构
17
作者
乔炜
《教育视界》
2022年第1期15-18,共4页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要着眼“人的价值”,从“单向指令”走向“多维协商”。教师可以从集体学习、班级生活、共同活动、组织环境四个领域探索实施,处理好情与智、教与学的关系,通过改善心智模式、模糊角色定位、构建成长共同体,使师生...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要着眼“人的价值”,从“单向指令”走向“多维协商”。教师可以从集体学习、班级生活、共同活动、组织环境四个领域探索实施,处理好情与智、教与学的关系,通过改善心智模式、模糊角色定位、构建成长共同体,使师生关系超越责任与爱心,成为走向人生圆满的重要阶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协商
新型师生关系
心智模式
成长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新课改条件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8
作者
赵美时
《成才之路》
2008年第8期7-7,共1页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从"师道尊严"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以人为本,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营造民主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最能发挥的...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从"师道尊严"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以人为本,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营造民主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教师
师道尊严
以人为本
教学过程
陶行知
情感交流
知识传授
民主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英语课程标准看新型师生关系
19
作者
王子会
《成才之路》
2008年第14期16-16,共1页
一、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
一、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教师
社会背景
经济地位
独立完整
英语课程标准
平等
关系
学习基础
尊重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适应素质教育发展
20
作者
何喜政
《成才之路》
2008年第18期8-8,共1页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其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最为重要。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这种新型的师生...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其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最为重要。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如何建立呢?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
尊重学生
教师
应用能力
教育改革
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
发展方向
建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师生关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发展观
被引量:
4
1
作者
余嘉云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3-15,37,共4页
文摘
从师生关系的总体设想、教学评价方式的运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三个方面对新课改提出的师生关系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联系我们教育教学理论与实际对新课改提出的新型师生关系进行反思,重点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新型师生关系应凸现教师的教育性特征、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给学生留出选择空间、师生间应学会彼此宽容、构建从理解到合作再到自然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新型师生关系
的反思
新型师生关系
的构建
新型师生关系
发展观
教师角色
教学评价方式
总体设想
教学理论
选择空间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被引量:
2
2
作者
余新梅
机构
昌吉学院社会科学部
出处
《昌吉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文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要“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新课程实施与教育改革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与任务。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做到的就是倾情关爱、注重沟通、学会表扬、懂得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与学生心理相容的水平,从而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关键词
新课程
新型师生关系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研究团队中新型师生关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林
陈晖
机构
广西大学商学院
出处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第2期30-37,共8页
基金
2019年广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高校研究团队中新型师生关系建设研究”(JGY019010)。
文摘
师生关系是高校研究团队的核心内容,创新时代下新型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关系的经济性、伦理性和创新性。文章围绕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从经济性和伦理性提出了一套新型师生关系度量的指标体系,以问卷调查形式考察了导师和研究生群体、不同学生类型以及不同性别之间对目前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感受,发现学术创新认同是师生关系最坚实的基础,师生关系较大分歧在于对对方的认识,并且集中在情感和创新价值上,而非经济方面;博硕研究生均对师生关系的学术创新认同度高,但是博士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更加理性;男性与女性的差别集中在自我与外界的差异。基于此提出了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高校
团队建设
新型师生关系
Keywords
universities
team building
new teachers-students relationship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英语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玥
机构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1年第11X期175-175,共1页
文摘
教师与学生之间友好和睦的相处能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体现在人格的平等、交互活动的民主等方面,现今,英语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
的建立和维护
Keywords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nd maintenance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与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系探讨
5
作者
杭丽华
机构
齐鲁师范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基金
山东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基金项目"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针对性实效性研究"(项目编号:J14SY58)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经费资助
文摘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平等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崭新的人际状态。在"两课"教学中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在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目标发展要求,符合现代大学生的情感诉求,是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两课"教师应从塑造良好心理印象、丰富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提高教学艺术和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等方面入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两课”
实效性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研究
6
作者
俞双燕
鲁金玉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4年第3期11-12,共2页
基金
2008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研究”部分成果
文摘
教与学需要师生之间充分的互动交流。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大学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通过对南昌地区四所高校师生调查问卷分析,笔者认为,构建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双主体”格局,同时改进学生管理模式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师生关系
高校
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
分类号
G645.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师生关系在音乐教学中的构建
7
作者
张晓晓
机构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期88-88,共1页
文摘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对于高职学校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音乐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高效课堂的关键。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性,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提升音乐素质,适应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高职学校音乐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音乐教学
构建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联结情感纽带,重塑新型师生关系
8
作者
王炜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家》
2022年第50期12-13,共2页
文摘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且最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影响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培育。在传统教育之中,教师往往通过其穿着仪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面形象。但在后疫情时代,网课成为学校教学的“新常态”,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大抵依靠这条渠道。甚至某些地区因疫情频发,导致教师和学生长时间无法见面,不可避免地对和谐师生关系产生了影响。数字技术高度融入教育教学,关于师生关系的探讨从教师和学生的二维向度转向教师、学生和技术三个维度的重新解读与建构。联结情感纽带,重塑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当前教育需重视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
师生关系
正面形象
言传身教
新常态
教学活动
情感纽带
联结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构探究
被引量:
4
9
作者
王益凡
刘俊玮
机构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2021年第9期70-73,共4页
基金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十三五”成人教育科研规划2017年度课题“成人高校数字化在线学习资源的共享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120Y)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2018-2019年度科研课题“高等继续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项目编号:JXJYFH-2018-304)。
文摘
师生关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并且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又再次成为热议话题。面对教育场域的改变,新时代的师生关系将出现异化。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师生关系出现的异化现象,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积极重塑教师角色,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效率;努力转变学生观,以提升教育活动的质量;拓宽师生线上交往的渠道,以保障师生交流的时间;扩展师生线上交流的内容,以增进师生之间情感的融入。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型师生关系
异化现象
关系
重构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师生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被引量:
1
10
作者
张卫玮
曾炎
白卉
徐红霞
机构
湖北省黄石市湖北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第10X期226-226,共1页
文摘
传统师生关系的弊端日益暴露,在知识经济以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师生关系能否得到改善,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的神圣地位,同时对于和谐社会能否快速、顺利地推进有重大影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以尊重为起点,以爱为核心,以和目标,以沟通为主要方式包括教学在内的涉及到现实生活的广泛领域的新型师生关系对于和谐校园、和谐个体、和谐自然以及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社会
意义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述“后喻文化”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被引量:
2
11
作者
李倩
机构
中共新乡市委党校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摘
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使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逐步由"前喻文化"、"并喻文化"过渡到了"后喻文化"。在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遭到严重地冲击。只有建构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合作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
“后喻文化”
新型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
和谐融洽
合作互助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热”与“冷思考”
被引量:
6
12
作者
邵成智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86,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师生关系的偏正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019WQ NCX069)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991620444)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部分教育学者热衷于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呈现出师生关系研究的“建构热”浪潮。然而,各种新型师生关系理论的构想存在偷换概念之嫌,且忽略了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归根到底是理想主义的,表达了教育学者的价值追求,但它们不能作为解决当下师生关系问题的方案而被宣扬。因为它们不是建基于现实而产生的,只是被理论化的教育理想。倘若凭借思想暴力驱使教师和学生努力把它们实现出来,将会引发师生反感,遭致诸多不妥结果。有鉴于此,人们应该谨慎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少描绘师生关系的理想图景,多揭示师生关系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理想
“建构热”
Keywords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ducational ideal
"construction fever"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3
作者
朱亚明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07年第36期46-47,共2页
文摘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
关键词
师生
人际
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教育者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工作
师生
交往
交往活动
学校风气
学生人格
分类号
G645.6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什么样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书敏
机构
陕西省山阳中学
出处
《教育家》
2018年第34期54-55,共2页
文摘
日前,山东临沂一女家长猛扇男班主任耳光的视频引起社会热议。视频中女家长怒斥'怎么做的班主任',并多次掌掴该男老师,拉扯过程中还险些把老师的衣服扒掉。究其原因,原来是学生因一篇作文没写完,遭到老师体罚殴打,家长发现孩子身体多处淤青后,找到该老师理论并大打出手。这一事件中,学生身心受到伤害,班主任颜面无存,家长悲愤交加。由此可见,如果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好,将引发一系列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问题
关系
分类号
G635.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领悟陶老教育思想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被引量:
1
15
作者
邰伟伟
机构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出处
《教师》
2014年第9期123-123,共1页
文摘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以陶行知先生“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为教育理念,总结出“民主、和谐、进取、有为”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就如何构建这一新型师生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思想
新型师生关系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16
作者
康艳丽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
出处
《英语教师》
2016年第16期145-149,共5页
文摘
从初中毕业班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阐述运用"互联网+"先进的网络资源,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无处不在,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互联网+”
英语教学
新型师生关系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维协商: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建构
17
作者
乔炜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太湖新城小学
出处
《教育视界》
2022年第1期15-18,共4页
文摘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要着眼“人的价值”,从“单向指令”走向“多维协商”。教师可以从集体学习、班级生活、共同活动、组织环境四个领域探索实施,处理好情与智、教与学的关系,通过改善心智模式、模糊角色定位、构建成长共同体,使师生关系超越责任与爱心,成为走向人生圆满的重要阶梯。
关键词
多维协商
新型师生关系
心智模式
成长共同体
分类号
G45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新课改条件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18
作者
赵美时
机构
大城县东辛庄小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8期7-7,共1页
文摘
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它要求教师从"师道尊严"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以人为本,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营造民主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教师
师道尊严
以人为本
教学过程
陶行知
情感交流
知识传授
民主气氛
分类号
G625.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英语课程标准看新型师生关系
19
作者
王子会
机构
遵义县三合镇金鸡中学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14期16-16,共1页
文摘
一、尊重学生,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看成与自己有着平等关系的公民,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
教师
社会背景
经济地位
独立完整
英语课程标准
平等
关系
学习基础
尊重他人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适应素质教育发展
20
作者
何喜政
机构
漯河市第二技工学校
出处
《成才之路》
2008年第18期8-8,共1页
文摘
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其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最为重要。笔者认为: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那么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如何建立呢?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新型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
尊重学生
教师
应用能力
教育改革
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
发展方向
建立
分类号
G715.6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师生关系: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发展观
余嘉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略论新课改条件下如何创建新型师生关系
余新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校研究团队中新型师生关系建设研究
张林
陈晖
《山东高等教育》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英语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刘玥
《改革与开放》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与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系探讨
杭丽华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当代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研究
俞双燕
鲁金玉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型师生关系在音乐教学中的构建
张晓晓
《北方音乐》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联结情感纽带,重塑新型师生关系
王炜
《教育家》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互联网+”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建构探究
王益凡
刘俊玮
《中国成人教育》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新型师生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张卫玮
曾炎
白卉
徐红霞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试述“后喻文化”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
李倩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热”与“冷思考”
邵成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谈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朱亚明
《成才之路》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什么样
李书敏
《教育家》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领悟陶老教育思想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邰伟伟
《教师》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如何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打造新型师生关系
康艳丽
《英语教师》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多维协商: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践建构
乔炜
《教育视界》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谈新课改条件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赵美时
《成才之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从英语课程标准看新型师生关系
王子会
《成才之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适应素质教育发展
何喜政
《成才之路》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