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孔CF新型密封材料的孔隙结构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超 李树刚 +2 位作者 张天军 林海飞 杨会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了改善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效果,研究了瓦斯抽采钻孔普通水泥密封材料、CF新型密封材料的孔隙结构特性。实验模拟了煤矿井下钻孔封孔过程,综合采用压汞法和二氧化碳气体吸附法对普通水泥注浆后的煤样和CF新型密封材料注浆后的煤样孔隙... 为了改善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效果,研究了瓦斯抽采钻孔普通水泥密封材料、CF新型密封材料的孔隙结构特性。实验模拟了煤矿井下钻孔封孔过程,综合采用压汞法和二氧化碳气体吸附法对普通水泥注浆后的煤样和CF新型密封材料注浆后的煤样孔隙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F新型密封材料相比普通水泥材料有着较好的渗透力,可以有效的消除钻孔封孔段周围微观裂隙和孔洞,提高封孔段的稳定性;经过注浆之后,普通水泥材料注浆的煤样和CF新型密封材料注浆的煤样平均孔径分别为9,8.6 nm,孔隙率分别为4.428 1%,3.775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特性 密封性能 普通水泥密封材料 新型密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雷吉平 鄂加强 +6 位作者 陈健美 张银 曾恩齐 陈浩泽 刘浩 郭林 粟键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5-1350,共6页
为了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的密封性能,基于ANSYS软件平台,采用对称罚函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评价模型对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环面上沿轴... 为了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的密封性能,基于ANSYS软件平台,采用对称罚函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评价模型对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环面上沿轴向和径向密封比压呈抛物线型分布,其最小极值点比压分别为5.496 MPa和4.617 MPa;在密封环面的周向面上,密封面中心部分的密封比压最小,且密封比压分布曲线变化很小,其最小密封比压为5.252 MPa,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最小密封比压均大于最小密封临界比压1.920 MPa,表明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具有零泄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 密封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液体密封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德才 王忠忠 姚杰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磁性液体密封是一种新型的密封方式,具有零泄漏、长寿命、高可靠性等优点,传统的磁性液体密封在真空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磁性液体密封适应高线速度、高压差等工况,本文在总结磁性液体密封国内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新... 磁性液体密封是一种新型的密封方式,具有零泄漏、长寿命、高可靠性等优点,传统的磁性液体密封在真空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磁性液体密封适应高线速度、高压差等工况,本文在总结磁性液体密封国内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新型的磁性液体密封方式:组合式磁性液体密封,密封介质为液体的磁性液体密封,高线速度的磁性液体密封和分瓣式磁性液体密封,以满足航空、航天、军工、石化等行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液体密封 高线速度 高压差 新型磁性液体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多学科设计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鄂加强 李志鹏 +3 位作者 袁丁 滕达 雷吉平 龚金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3-559,共7页
为确保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整体性能提高,以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质量、抗冲击性能以及流阻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并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耦合效应,采用自适应混沌优化算法对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进行求解。... 为确保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整体性能提高,以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密封性能、质量、抗冲击性能以及流阻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并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的耦合效应,采用自适应混沌优化算法对多学科设计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渗漏率η减少60.0%,质量M减少2.15%,位移变形Δε减少37.6%,流阻系数Δξ减少37.5%;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的流量调节性能优于优化前的流量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 多学科优化设计 混沌优化算法 流量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性能实验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雷吉平 鄂加强 陈健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49-1854,共6页
为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的密封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使其球密封面硬化,并对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后的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球密封面的硬度较高,测量各点的硬度均在4... 为提高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的密封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使其球密封面硬化,并对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硬化后的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球密封面的硬度较高,测量各点的硬度均在42以上,其中,硬度为56的硬化厚度达到0.2 mm,硬度为51的硬化厚度达到0.3 mm,硬度为46的硬化厚度达到0.6 mm;该技术能够同时有效确保其球密封面的硬度和硬化层厚度,能够使其球密封面的抗擦伤性能和静压寿命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双向硬密封大口径旋球阀 密封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 硬度 静压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特征和螺旋方向的柱面气膜密封槽型控漏能力评价
6
作者 张伟政 任娅南 赵志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6,共9页
为探究轴套侧开槽新型柱面气膜密封在控制泄漏方面的能力,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不同位置特征和螺旋方向的新型柱面气膜密封槽型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对比各槽型气膜压力分布和密封性能参数,揭示位置特征和螺旋方向对不同槽型密封特性的影... 为探究轴套侧开槽新型柱面气膜密封在控制泄漏方面的能力,首先,采用有限差分法对不同位置特征和螺旋方向的新型柱面气膜密封槽型建立数值模型,通过对比各槽型气膜压力分布和密封性能参数,揭示位置特征和螺旋方向对不同槽型密封特性的影响机理。然后,针对反向“人”字槽型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探究螺旋槽角度、槽长坝长比、槽宽台宽比、槽深比对反向“人”字槽泄漏量、浮升力、摩擦力等密封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同时对特定结构参数组合的反向“人”字槽逆流泵送控制泄漏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气膜厚度阶梯变化和偏心收敛楔效应在密封面形成高压气膜区域,有效阻止轴向泄漏,实现轴套侧开槽柱面气膜密封主泄漏通道的密封,且随着转速的增加,新型柱面气膜密封沿轴向间隙的泄漏量呈现下降趋势,该特性对于泄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高速运转的工况下。此外,通过合理的槽型参数调控可以使压差流造成的沿轴向间隙密封气体泄漏正好被反向“人”字槽逆流泵送作用导致的密封气体流动补偿,从而实现反向“人”字槽型柱面气膜密封的气体零泄漏甚至负泄漏,为柱面气膜密封槽型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柱面气膜密封 不同槽型 泵送特性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新型聚氨酯密封胶开发成功
7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2-812,共1页
关键词 新型聚氨酯密封 开发 合成树脂 泡沫填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接收器密封结构设计与应力场三维数值模拟
8
作者 刘赟 张红 +2 位作者 战栋栋 孙磊 庄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120,共6页
在槽式直接产蒸汽(directsteam generation,DSG)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传统接收器的密封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制了新型法兰机械密封结构,详细介绍了该密封装置的结构。为分析此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利用有限... 在槽式直接产蒸汽(directsteam generation,DSG)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传统接收器的密封装置存在结构复杂、造价昂贵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制了新型法兰机械密封结构,详细介绍了该密封装置的结构。为分析此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的热-力耦合功能,对工作过程中法兰盖板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最大的应力变化出现在法兰盖板中心的热影响区,对盖板表面裂纹有主要的影响,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23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接收器 新型密封结构 热管 应力 三维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与气动密封新技术
9
作者 孙正培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EI CSCD 1992年第S1期95-98,共4页
本文综述了液压、气动密封中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论述了他们的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并对新型密封的发展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液压与气动 形状记忆合金 新型密封 磁流体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向旋球阀工作过程动力学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鄂加强 李志鹏 +4 位作者 龚金科 袁丁 滕达 廖灿长 雷吉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5-29,共5页
针对具有双向硬密封功能的新型旋球阀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采用Gear预估-校正算法对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工作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阀板的偏心结构,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开启时所需要的扭矩比关闭时所... 针对具有双向硬密封功能的新型旋球阀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采用Gear预估-校正算法对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工作过程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阀板的偏心结构,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开启时所需要的扭矩比关闭时所需要的扭矩要小;在水流为5 m/s的情况下,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开启时施加在轴上的扭矩不得大于5 500 N.m,关闭时施加在轴上的力不得大于4 650 N.m,否则引起水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双向硬密封旋球阀 水锤 动力学仿真分析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