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
3
1
作者
逄小玮
蒋旭
+1 位作者
卢华兵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4,共12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未来通信的多重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在6G多维扩展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潜力。首先,该文对比了传统多址接入技术与6G潜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并重点阐述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无人机(UAV)通信和智能反射面(IRS)等多维扩展技术在6G场景下的优势。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多址技术与卫星通信、UAV以及IRS相结合的优势及协同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维扩展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太赫兹技术、通感算一体化、用户信息安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同时对新型编码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多维扩展
新型多址
接入技术
卫星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G新型多址技术探讨
2
作者
严春林
袁弋非
+1 位作者
王森
吕思颍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6G大规模通信场景迫切需要使用新型多址技术解决海量终端随机接入问题,其他多种场景也需要6G新型多址来提高传输速率,降低接入时延,增强传输可靠性。回顾了5G非正交多址的标准化历程,总结了各种非正交多址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标准化过程...
6G大规模通信场景迫切需要使用新型多址技术解决海量终端随机接入问题,其他多种场景也需要6G新型多址来提高传输速率,降低接入时延,增强传输可靠性。回顾了5G非正交多址的标准化历程,总结了各种非正交多址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标准化过程中的经验,研究并评估了稀疏交织多址和基于Reed-Muller码的无源多址两种新型多址性能。本研究可为未来6G新型多址的选型和标准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
多址
接入
6G
新型多址
接入
压缩感知
稀疏交织
多址
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G新型多址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博
《通讯世界》
2022年第8期31-33,共3页
多址技术的逻辑是将有限的通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让更多用户可以获得资源,提高通信质量,而新型多址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接入容量和系统频谱效率。为了深入理解新型多址技术,本文介绍了多种5G新型多址技术,包括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
多址技术的逻辑是将有限的通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让更多用户可以获得资源,提高通信质量,而新型多址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接入容量和系统频谱效率。为了深入理解新型多址技术,本文介绍了多种5G新型多址技术,包括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极分多址(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多用户共享接入(multiˉuser shared access,MUSA)、非正交多址接入(nonˉ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等,并探讨了5G新型多址技术在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ˉreliable lowˉ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场景中的应用,为5G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新型多址
技术
场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空中接口技术研究
4
作者
倪竹青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180-18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网络的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深度融合,为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文章深入研究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的空中接口技术,分析不同场景下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网络的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深度融合,为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文章深入研究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的空中接口技术,分析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和性能指标要求,详细探讨新型多址技术、智能波束成形技术、全双工技术以及频谱共享与动态分配技术等关键空中接口技术。通过具体的实例,阐述这些技术在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中的应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一体
6G网络
空中接口技术
新型多址
全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G空口统一框架初探空口统一框架初探:软件定义空口
被引量:
6
5
作者
倪吉庆
孙奇
崔春风
《中兴通讯技术》
2016年第3期12-16,共5页
提出了软件定义空口(SDAI)的设计理念和框架,认为通过SDAI可以对多个无线空口功能模块进行灵活编程配置,有效地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是未来5G空口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SDAI统一框架,帧结构、新波形、新型多址、调制编码、双工模式和多天线...
提出了软件定义空口(SDAI)的设计理念和框架,认为通过SDAI可以对多个无线空口功能模块进行灵活编程配置,有效地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是未来5G空口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SDAI统一框架,帧结构、新波形、新型多址、调制编码、双工模式和多天线技术等可以自适应配置,使得无线信号对业务场景"量体裁衣"。另外,基本功能模块的可编程性、可配置性和可共享性,都可有效地提升空口实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软件定义空口
灵活双工
新型多址
新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5G新时代技术特点与安全风险
被引量:
1
6
作者
智晓欢
徐雷
陶冶
《中国信息安全》
2019年第7期83-84,共2页
IMT-2020(5G)推进组认为,5G可由“标志性能力指标”和“一组关键技术”共同定义。其中,“标志性能力指标”指“Gbps用户体验速率”,“一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构架。2019年是全...
IMT-2020(5G)推进组认为,5G可由“标志性能力指标”和“一组关键技术”共同定义。其中,“标志性能力指标”指“Gbps用户体验速率”,“一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构架。2019年是全球5G发展应用的关键一年,各国早已蓄势待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密集组网
大规模天线阵列
能力指标
全频谱接入
网络构架
用户体验
GBPS
新型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G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郭玉倩
张九丽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4期174-175,共2页
从5G部分关键技术、5G三大典型应用场景、5G网络搭建及5G建设对基站配套的影响四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大规模MIMO技术
超密集组网(UDN)
新型多址
技术eMBB
uRLLC
mMTC
5G网络搭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第5代通信关键技术的展望
被引量:
1
8
作者
容静宝
李文锋
《广东通信技术》
2015年第7期76-79,共4页
文章介绍了第5代通信(5G)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D2D技术、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架构。同时对比各项技术的特点及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5G
大规模天线阵列
超密集组网
新型多址
D2D技术
全频谱接入
新型
网络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被引量:
3
1
作者
逄小玮
蒋旭
卢华兵
赵楠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3-2334,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B1807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01091,62371087),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23TH2/101300197)。
文摘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第6代移动通信(6G)将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跨越,满足更高的数据需求和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和多维扩展技术将在6G中协同发挥作用,为构建高效、智能、可靠的通信网络提供关键支持,满足未来通信的多重需求。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在6G多维扩展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潜力。首先,该文对比了传统多址接入技术与6G潜在新型多址接入技术,并重点阐述了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提升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方面的优势。然后,详细介绍了卫星通信、无人机(UAV)通信和智能反射面(IRS)等多维扩展技术在6G场景下的优势。进一步,讨论了新型多址技术与卫星通信、UAV以及IRS相结合的优势及协同应用。最后,探讨了基于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的多维扩展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挑战,包括大规模多入多出技术、太赫兹技术、通感算一体化、用户信息安全、不完美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同时对新型编码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6G移动通信
多维扩展
新型多址
接入技术
卫星通信
无人机
智能反射面
Keywords
The 6th-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s
Multi-dimensional expansion
Nove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
分类号
TN91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G新型多址技术探讨
2
作者
严春林
袁弋非
王森
吕思颍
机构
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1,共9页
文摘
6G大规模通信场景迫切需要使用新型多址技术解决海量终端随机接入问题,其他多种场景也需要6G新型多址来提高传输速率,降低接入时延,增强传输可靠性。回顾了5G非正交多址的标准化历程,总结了各种非正交多址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标准化过程中的经验,研究并评估了稀疏交织多址和基于Reed-Muller码的无源多址两种新型多址性能。本研究可为未来6G新型多址的选型和标准化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非正交
多址
接入
6G
新型多址
接入
压缩感知
稀疏交织
多址
接入
Keyword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6G new multiple access
compressed sensing
sparse interleaver multiple access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G新型多址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博
机构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出处
《通讯世界》
2022年第8期31-33,共3页
文摘
多址技术的逻辑是将有限的通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让更多用户可以获得资源,提高通信质量,而新型多址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系统接入容量和系统频谱效率。为了深入理解新型多址技术,本文介绍了多种5G新型多址技术,包括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极分多址(polarization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PDMA)、多用户共享接入(multiˉuser shared access,MUSA)、非正交多址接入(nonˉ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等,并探讨了5G新型多址技术在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ˉreliable lowˉ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场景中的应用,为5G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5G
新型多址
技术
场景应用
分类号
TN927.2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空中接口技术研究
4
作者
倪竹青
机构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1期180-182,共3页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6G网络的研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深度融合,为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文章深入研究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的空中接口技术,分析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和性能指标要求,详细探讨新型多址技术、智能波束成形技术、全双工技术以及频谱共享与动态分配技术等关键空中接口技术。通过具体的实例,阐述这些技术在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中的应用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天地一体
6G网络
空中接口技术
新型多址
全双工
Keywords
integrated space-terrestrial
6G network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new multiple access
full-duplex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G空口统一框架初探空口统一框架初探:软件定义空口
被引量:
6
5
作者
倪吉庆
孙奇
崔春风
机构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出处
《中兴通讯技术》
2016年第3期12-1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规划(2010CB328200
2010CB328201)
+3 种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2006AA01Z2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02058
6057212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3003-002-02)
文摘
提出了软件定义空口(SDAI)的设计理念和框架,认为通过SDAI可以对多个无线空口功能模块进行灵活编程配置,有效地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是未来5G空口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SDAI统一框架,帧结构、新波形、新型多址、调制编码、双工模式和多天线技术等可以自适应配置,使得无线信号对业务场景"量体裁衣"。另外,基本功能模块的可编程性、可配置性和可共享性,都可有效地提升空口实现效率。
关键词
5G
软件定义空口
灵活双工
新型多址
新波形
Keywords
5G
SDAI
agile duplex
new multiple access
new waveforms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5G新时代技术特点与安全风险
被引量:
1
6
作者
智晓欢
徐雷
陶冶
机构
中国联通研究院
出处
《中国信息安全》
2019年第7期83-84,共2页
文摘
IMT-2020(5G)推进组认为,5G可由“标志性能力指标”和“一组关键技术”共同定义。其中,“标志性能力指标”指“Gbps用户体验速率”,“一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构架。2019年是全球5G发展应用的关键一年,各国早已蓄势待发。
关键词
超密集组网
大规模天线阵列
能力指标
全频谱接入
网络构架
用户体验
GBPS
新型多址
分类号
TN9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G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3
7
作者
郭玉倩
张九丽
机构
河南省信息咨询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出处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4期174-175,共2页
文摘
从5G部分关键技术、5G三大典型应用场景、5G网络搭建及5G建设对基站配套的影响四个方面阐述了有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大规模MIMO技术
超密集组网(UDN)
新型多址
技术eMBB
uRLLC
mMTC
5G网络搭建
Keywords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Ultra-Dense Network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massive Machine Type of Communication
5G Network setup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5代通信关键技术的展望
被引量:
1
8
作者
容静宝
李文锋
机构
中睿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广东通信技术》
2015年第7期76-79,共4页
文摘
文章介绍了第5代通信(5G)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新型多址、D2D技术、全频谱接入和新型网络架构。同时对比各项技术的特点及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5G
大规模天线阵列
超密集组网
新型多址
D2D技术
全频谱接入
新型
网络架构
分类号
TN929.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面向6G多维扩展的新型多址接入技术综述
逄小玮
蒋旭
卢华兵
赵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6G新型多址技术探讨
严春林
袁弋非
王森
吕思颍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5G新型多址技术研究
王博
《通讯世界》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天地一体的6G网络空中接口技术研究
倪竹青
《通信电源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5G空口统一框架初探空口统一框架初探:软件定义空口
倪吉庆
孙奇
崔春风
《中兴通讯技术》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5G新时代技术特点与安全风险
智晓欢
徐雷
陶冶
《中国信息安全》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5G关键技术及应用
郭玉倩
张九丽
《通信电源技术》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第5代通信关键技术的展望
容静宝
李文锋
《广东通信技术》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