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污泥沉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雪飞 张亚雷 +1 位作者 张选军 蒋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8-743,共6页
A novel outside cycle anaerob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 and other anaerobic reactors.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ludge wash-off at high liquid upflow ... A novel outside cycle anaerobic reactor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 and other anaerobic reactors.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sludge wash-off at high liquid upflow velocities could be controlled efficiently and good performance was achieved during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In order to achieve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sludge settling property in the reactor developed,a dispers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mass balance and free settling theory of granular sludge,taking consideration of the relevance between sludge settling velocity and sludge concentrat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sludge distribution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at different liquid upflow velocities.In addition,the concent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SS) in the effluent was simulated by introducing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of three-phase separator.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simulated data was less than 6%.Based on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the liquid-sludge mixture,the sludge blanket height could be calculated by quadratic interpolation.The sludge blanket heights were basically identical at various upflow velocities,while the sludge concentrations at the same height diff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 弥散模型 分离效率 污泥层高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被引量:6
2
作者 甘树福 徐文彬 +1 位作者 王国胜 刘玲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1,共4页
介绍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基本结构、运行机理。分析该反应器的工艺过程,指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该反应器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它的内循环的气量进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 介绍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基本结构、运行机理。分析该反应器的工艺过程,指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等优点。针对IC反应器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该反应器进行技术改进:通过提高它的内循环的气量进行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增加外循环装置缩短IC反应器的启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生物处理 水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在外循环状态下启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辜清 罗海霞 +1 位作者 张悦 刘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 为提高IC厌氧反应器在启动初期的上升流速,改善其传质作用,在回流比3∶1的条件下,启动运行IC反应器。结果显示,反应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在COD为8 000 mg/L时,反应器产气效率和产甲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0.43、0.21 m3/(kg.d);出水pH在6.0~7.5,出水ORP在-300 mV左右,出水碱度大于进水碱度,成功培育出了颗粒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反应器 循环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洪军 王伟 +1 位作者 敖凯 林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0-583,共4页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 工程运行试验研究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启动过程中的运行效能、稳定性以及内部的污泥分布情况,分析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因素.运行第95d,进水有机负荷达到8.5kg/(m3·d),COD去除率达80%,出水COD低于400mg/L;在系统1.2m和4m处污泥中均出现粒径为0.5~1.0mm左右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EC厌氧反应器处理低质量浓度、大流量的啤酒废水采用间歇-连续快速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并且上升流速在2.5~5.0m/h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研究证实EC厌氧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能够实现稳定、高效地启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反应器 快速启动 泥水回流 啤酒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黑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丙良 袁林江 +1 位作者 张娜 柴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6-89,93,共5页
采用改良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对黑水进行处理,探讨其对黑水中有机物、SS以及病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用改良型UASB反应器处理黑水能加快反应器的启动,促进絮体污泥颗粒化,提高反应器抗冲击负荷;当COD污泥负荷为0... 采用改良型外循环厌氧反应器(UASB),在中温条件下对黑水进行处理,探讨其对黑水中有机物、SS以及病原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用改良型UASB反应器处理黑水能加快反应器的启动,促进絮体污泥颗粒化,提高反应器抗冲击负荷;当COD污泥负荷为0.15~0.36 kg.kg-1.d-1时,反应器的最佳上升流速为1.15~1.27 m.h-1,此时反应器对COD、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3%、78%;在HRT为10 h时,对粪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为8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黑水 颗粒污泥 粪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接种好氧污泥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洪军 敖凯 +1 位作者 王伟 张凌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57,共5页
内蒙古自治区某啤酒厂的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完成了首次启动后由于操作问题,导致系统运行崩溃。第2次接种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好氧污泥进行重新启动,经过20d的驯化,好氧污泥转变为活性较高的厌氧污泥;采用低负荷高去除率的方式运行40d后,... 内蒙古自治区某啤酒厂的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完成了首次启动后由于操作问题,导致系统运行崩溃。第2次接种后续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好氧污泥进行重新启动,经过20d的驯化,好氧污泥转变为活性较高的厌氧污泥;采用低负荷高去除率的方式运行40d后,塔内形成了部分颗粒污泥;之后,为了提高颗粒污泥量快速提高进水流量,COD去除率先突然下降然后缓慢升高。当进水流量达到最大时启动结束,此时塔内颗粒污泥量和COD去除率仍在缓慢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循环反应器 启动 污泥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罗汉果加工废液运行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蒋艳红 陈孟林 +1 位作者 莫艳琴 黄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114,120,共4页
采用自制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罗汉果加工废液,在温度35℃下考察了容积负荷、外循环水量对运行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启动外循环的情况下,在COD容积负荷7.2~15.6 kg/(m3·d)时,反应器对罗汉果加工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能,其CO... 采用自制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罗汉果加工废液,在温度35℃下考察了容积负荷、外循环水量对运行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启动外循环的情况下,在COD容积负荷7.2~15.6 kg/(m3·d)时,反应器对罗汉果加工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能,其COD去除率可达83%~93%;在COD容积负荷19.2~22.08 kg/(m3·d)时,通过增加外循环,其COD去除率可以从75%提升至85%,表明适当增加外循环水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高容积负荷给反应器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当反应器COD容积负荷在30.0 kg/(m3·d)以上时,增加外循环水量反而导致反应器COD去除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加工废水 循环反应器 运行参数 COD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技术改进及处理效果的试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洪军 高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25-226,共2页
对啤酒废水采用外循环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联合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中试研究,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为厌氧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解决途径,对啤酒废水厌氧处理的发展和实践... 对啤酒废水采用外循环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联合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中试研究,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为厌氧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解决途径,对啤酒废水厌氧处理的发展和实践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相关的高浓度废水处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废水 循环反应器 旋流配水装置 小间距斜板三相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钱焕江 李洪亮 +2 位作者 方书起 常春 陈俊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88,共5页
根据EGSB的特点,设计了新型外循环(OC)厌氧反应器,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利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处理量为6.2 L/h,改变回流比(12.9:1、19.8:1、26.7:1、33.7:1和40.6:1)从而改变上升流速(2、3、4、5、6 m/h)的OC厌氧反应器进行水力特性及... 根据EGSB的特点,设计了新型外循环(OC)厌氧反应器,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利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对处理量为6.2 L/h,改变回流比(12.9:1、19.8:1、26.7:1、33.7:1和40.6:1)从而改变上升流速(2、3、4、5、6 m/h)的OC厌氧反应器进行水力特性及流态分析。结果表明:上升流速从2 m/h增加到6 m/h,实验的死区体积Vd从22.8%减少到7.2%,模拟的死区体积Vd从21.4%减少到6.3%,且上升流速与死区体积存在线性关系;标准化方差σθ2和离散数D/μL均随上升流速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上升流速为4 m/h最大,最大值σθ2为0.123,D/μL为0.066;OC厌氧反应器不止一种流态,在反应区下段趋近于全混流,在反应区上段趋近于平推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回流比 上升流速 水力特性 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内循环(MIC)厌氧反应器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41
10
作者 马三剑 吴建华 +1 位作者 刘锋 蒋京东 《中国沼气》 2002年第4期24-27,共4页
IC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 ,我国已有的生产规模IC反应器全部从国外进口。作者自行研制、运行的生产规模 10 0 0m3 MIC反应器 ,用于处理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 ,在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12h ,有机负荷 2 0kgCOD·m 3 d- ... IC反应器作为第三代厌氧技术具有显著的优点 ,我国已有的生产规模IC反应器全部从国外进口。作者自行研制、运行的生产规模 10 0 0m3 MIC反应器 ,用于处理高浓度柠檬酸生产废水 ,在水力停留时间小于 12h ,有机负荷 2 0kgCOD·m 3 d- 1时 ,COD去除率仍始终在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应用 柠檬酸废水 废水处理 多级内循环反应器 结构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颗粒污泥床厌氧反应器原废水循环启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7 位作者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1,共5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 在室温条件下,以水葫芦汁液为废水来源,对自行设计的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厌氧反应器进行原废水循环启动实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65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7kg/(m^3·d)左右,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容积产气率达到1.35m^3/(m^3·d),甲烷体积分数达到61%,颗粒污泥粒径达到2~4mm。因此,EGSB厌氧反应器的原废水循环启动方式是可行的,对水葫芦汁液的降解是高效的,为EGSB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方式,也为水葫芦汁液的能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套高效、节能的厌氧发酵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原废水循环启动 消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制药废水的酸化及其恢复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娟 买文宁 沈小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对安徽某制药厂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冲击发生后,首先是反应器底部向上3 m处污泥含水率发生较小变化,其次为出水挥发酸(VFA)的急剧升高,再次是出水COD的变化,出水pH... 对安徽某制药厂实际废水处理工程中的生产性IC反应器产生酸化的原因及恢复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冲击发生后,首先是反应器底部向上3 m处污泥含水率发生较小变化,其次为出水挥发酸(VFA)的急剧升高,再次是出水COD的变化,出水pH反应滞后且变化细微;出水VFA中各酸含量发生变化,污泥颜色没有明显变化。采用循环水冲洗、出水回流、逐步提高负荷的方法成功地使反应器恢复正常运行,历时近1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循环反应器 酸化 恢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葡萄糖配水的启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静 陆正禹 +2 位作者 胡纪萃 冯亮 顾夏声 《中国沼气》 2000年第4期16-19,共4页
内循环 (Internal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作者以葡萄糖配水为水样进行了小试试验 ,探索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 ... 内循环 (InternalCirculation)厌氧反应器是一种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的新型厌氧生物反应器。作者以葡萄糖配水为水样进行了小试试验 ,探索了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1 当反应器的容积负荷达到 6kgCOD·m-3d-1时 ,能够形成不连续内循环 ,随着容积负荷的提高 ,循环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 ,然后为零 ,此时容积负荷约为 15kgCOD·m-3d-1;2 当进水溶解性COD为 80 0 0~ 110 0 0mg·L-1时 ,出水溶解性COD为 4 80~ 160 0mg·L-1,水力停留时间约为 5 4h ,容积负荷达到 31 4~ 4 5 0kgCOD·m-3d-1,内循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平 杜军 +1 位作者 谭洪新 罗国芝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90,共5页
在HRT为20 d,水温(35±1)℃的条件下,探讨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有机物(残饵和粪便)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第53~59天,系统出现"洗泥"现象导致出料中各项指标出现波动。整个... 在HRT为20 d,水温(35±1)℃的条件下,探讨了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处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有机物(残饵和粪便)的可行性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第53~59天,系统出现"洗泥"现象导致出料中各项指标出现波动。整个反应过程中pH稳定在7.01~7.45,反应器内活性污泥VSS/SS由接种时的29.28%增加至反应结束时的44.12%。在第117天系统开始产气,TCOD产气量为0.013~0.022 L.g-1。该类固体有机物经厌氧消化后有效体积减少了93.75%,有机物含量减少了41.61%,取得了一定的减量化、稳定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序批式反应器 固体有机物 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的内循环装置 被引量:11
15
作者 龚钢明 邵希豪 蔡宝国 《中国沼气》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 ,对IC厌氧反应器中内循环装置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IC反应器 循环装置 消化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停留时间对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污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宿程远 王恺尧 李伟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97-1903,共7页
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24 h、18 h、15 h、12 h)对双循环(DC)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效能的影响,并对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PSD)、胞外聚合物(EPS)、微生物群落等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RT由24 h缩短为12 h后,DC厌氧反应器... 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24 h、18 h、15 h、12 h)对双循环(DC)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效能的影响,并对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PSD)、胞外聚合物(EPS)、微生物群落等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RT由24 h缩短为12 h后,DC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仍在90%以上。虽然出水中乙酸含量升高到339.69mg·L-1,但未造成VFA的过度累积;出水中辅酶的荧光吸收峰有所降低,而类腐殖酸与类富里酸的吸收峰增强,不适宜再继续降低HRT。随着HRT的缩短,颗粒污泥的EPS总量、蛋白含量、多糖含量均降低,其中酪氨酸对于保持污泥的稳定性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表明,HRT缩短对于DC厌氧反应器第2反应区内微生物群落分布影响显著,革兰阳性菌由原来占总脂肪酸生物量的44.24%下降到32.69%,而革兰阴性菌由32.69%增大到3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颗粒污泥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常温下启动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志永 陈鸿汉 韦道领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 为在常温启动运行条件下,探索简便、实用、可靠的内循环式厌氧反应器(IC)颗粒污泥的培养途径,缩短IC反应器启动时间,以葡萄糖模拟废水作为IC进水,逐渐增大进水有机物含量和流量,研究了启动过程的运行参数、影响因素及颗粒污泥的形成效果。结果表明,IC在70d内完成启动,在30d的时间内可实现了污泥的颗粒化。启动试验结束时颗粒污泥直径多在1~3mm,部分粒径能够达到4~5mm。因此,通过调整运行条件可以实现IC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启动和实现污泥的颗粒化,并且IC对污水中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颗粒污泥 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心愿 董黎明 +3 位作者 汪苹 张艳萍 李影影 唐文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共5页
该文对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扫描电镜下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球形、表面光滑且有空隙;筛分法得到90%的污泥粒径分布在0.45~2.0 mm范围内;重力沉降法得到90%以上颗粒... 该文对处理柠檬酸废水的多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扫描电镜下厌氧颗粒污泥呈黑色、球形、表面光滑且有空隙;筛分法得到90%的污泥粒径分布在0.45~2.0 mm范围内;重力沉降法得到90%以上颗粒污泥的沉降速度大于50 m/h,沉降性能良好;高温灼烧法测得颗粒污泥的挥发分占总固体的64.56%,有机物含量高。采用454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厌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鉴别,细菌中共有约30个菌门和100个菌属,其中Anaerofustis、Anaerolineae、Spirochaeta和Longilinea是优势菌属,分别占细菌总量的4.91%、4.78%、4.41%、3.98%。这些细菌的共同特征是可以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并转化成酸。古生菌中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占92.48%,其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占7.81%,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占49.35%,主要作用是产甲烷。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表明厌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种类丰富,有利于厌氧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废水 多相内循环反应器 颗粒污泥 理化特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葫芦汁液为基质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及效率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健峰 王强 +7 位作者 田光亮 赵兴玲 柳静 王昌梅 刘士清 杨红 尹芳 张无敌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探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在常温条件下,文章对自行设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以水葫芦汁液为模拟废水的高负荷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55 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5 kg·m^(-3)d^(-1)以上,COD去除率达到了9... 为探究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高负荷启动试验,在常温条件下,文章对自行设计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了以水葫芦汁液为模拟废水的高负荷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启动运行55 d后,进水有机负荷可以达到5 kg·m^(-3)d^(-1)以上,COD去除率达到了93%,池容产气率达到了1.39 L·L^(-1)d^(-1),甲烷含量达到了69%,颗粒污泥粒径达到了4~5mm。通过对比分析,高负荷启动方式较传统的低负荷启动方式效率要高,因此,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高负荷启动方式是可行的、高效的,为以后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程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启动参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水葫芦汁液 高负荷启动 消化 颗粒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工艺处理食品添加剂生产废水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白杨 赵方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19,131,共4页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工艺预处理生产食品添加剂产生的发酵废水。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处理此类高COD、高蛋白质含量、高色度、高发酵废水,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6%、96.1%和50%,处理效果好;利用分阶段驯化的方式,将污泥...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工艺预处理生产食品添加剂产生的发酵废水。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处理此类高COD、高蛋白质含量、高色度、高发酵废水,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2.6%、96.1%和50%,处理效果好;利用分阶段驯化的方式,将污泥驯化明确地分为"激发"和"强化"2个阶段,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污泥驯化;IC的启动过程,伴随着污泥的增殖与颗粒化;启动完成后,第1反应室污泥的质量浓度可达20 g.L-1以上,以粒径2.5~3.0 mm的颗粒污泥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反应器 发酵 污泥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