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连成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21,共9页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势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
关系
中俄
新型
经济
合作
关系
战略协作伙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保护
被引量:
25
2
作者
唐鑛
胡夏枫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传统的用工模式体现的是人身和财产的双重隶属属性;而在"互联网+"的用工模式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均较为自由,甚至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工作。大多数的网约工与平台之间并未签订劳动合同,这意味着,除了劳动报酬,他们没有...
传统的用工模式体现的是人身和财产的双重隶属属性;而在"互联网+"的用工模式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均较为自由,甚至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工作。大多数的网约工与平台之间并未签订劳动合同,这意味着,除了劳动报酬,他们没有"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险保障,也不能获得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方面的法律保护。对于网约类用工的定性,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定性为劳动关系的,应当严格按照现有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定性为合作关系或者雇佣关系的,应当按照民事法律规定进行规范和调整;慎重对待性质分类,若是网约用工双方的关系既不属于劳动关系,也不属于民事关系的,应当慎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对网约工进行事前防范;互联网运营方应承担责任风险;网约工人应当通过工会、保险等形式自我维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约工
劳动(务)
关系
新型合作关系
权益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经济转型及其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文夫
彭建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127,共5页
中国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经济转型更为迫切。中国经济转型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当前欧美发达...
中国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经济转型更为迫切。中国经济转型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向实体经济的回归,也使中国经济转型面临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针对当前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本文提出,应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相互包容性增长模式,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要从关注与顾及他国和地区利益中实现自身利益的增长,最终形成一种和谐共赢、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增长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发展阶段
贸易保护
新型
国际
合作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泽润
吴丰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5,共6页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与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发现。通过探讨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的内涵与特征、确立依据和体现,认为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产...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与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发现。通过探讨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的内涵与特征、确立依据和体现,认为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产生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以互利共赢和平等民主为核心内涵,具有突破传统和动态演进的特征,既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逻辑,且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为实现新型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经济学
新型
国际分工
合作
关系
研究对象
新型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量:
1
1
作者
郭连成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及演化机制的实证研究"(41371129)
文摘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势下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
中俄
关系
中俄
新型
经济
合作
关系
战略协作伙伴
分类号
F74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保护
被引量:
25
2
作者
唐鑛
胡夏枫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49)
文摘
传统的用工模式体现的是人身和财产的双重隶属属性;而在"互联网+"的用工模式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均较为自由,甚至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行工作。大多数的网约工与平台之间并未签订劳动合同,这意味着,除了劳动报酬,他们没有"五险一金"的社会保险保障,也不能获得工伤事故赔偿责任方面的法律保护。对于网约类用工的定性,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定性为劳动关系的,应当严格按照现有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定性为合作关系或者雇佣关系的,应当按照民事法律规定进行规范和调整;慎重对待性质分类,若是网约用工双方的关系既不属于劳动关系,也不属于民事关系的,应当慎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对网约工进行事前防范;互联网运营方应承担责任风险;网约工人应当通过工会、保险等形式自我维权。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约工
劳动(务)
关系
新型合作关系
权益保障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经济转型及其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文夫
彭建强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文摘
中国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经济转型更为迫切。中国经济转型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为世界经济作出贡献。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向实体经济的回归,也使中国经济转型面临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针对当前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本文提出,应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一种更为公平、合理的相互包容性增长模式,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要从关注与顾及他国和地区利益中实现自身利益的增长,最终形成一种和谐共赢、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增长格局。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发展阶段
贸易保护
新型
国际
合作
关系
Keywords
economic transfer
development stage
trade protection
new - typed relationship of 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泽润
吴丰华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JL011)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16JZ073)
文摘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与中国对外开放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发现。通过探讨作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的内涵与特征、确立依据和体现,认为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产生于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以互利共赢和平等民主为核心内涵,具有突破传统和动态演进的特征,既揭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逻辑,且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为实现新型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一带一路”经济学
新型
国际分工
合作
关系
研究对象
新型
全球化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s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relation
the Object of study
new globalization
分类号
F11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郭连成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网约工的劳动权益保护
唐鑛
胡夏枫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经济转型及其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
周文夫
彭建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带一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探讨
王泽润
吴丰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