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口服抗凝剂对比华法林在80岁以上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梦迪 谢艳芳 葛永彬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4,共8页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对≥80岁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血栓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截至2021年5月收录于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VIP)、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评价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对≥80岁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血栓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检索截至2021年5月收录于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VIP)、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的文献,纳入NOACs和华法林治疗高龄NVAF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文献相关信息,运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profiler 3.6评价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7项RCT研究,包含患者2235例。与华法林相比,NOACs能降低≥80岁高龄NVAF患者大出血发生率[RR=0.65,95%CI(0.46,0.92),P=0.02]及非严重出血发生率[RR=0.42,95%CI(0.26,0.68),P=0.0005]。而在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及非中枢神经系统性栓塞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分级结果显示非中枢神经系统性栓塞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为中等质量证据,脑卒中发生率、非严重出血发生率为低质量证据。结论NOACs在高龄NVAF患者中应用,降低血栓发生风险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同时出血风险更低,安全性更优。达比加群酯大出血的发生率更低,利伐沙班非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高龄患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合并肿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任艳霞 郭雪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90,共8页
目的:评估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相比华法林应用于心房颤动合并肿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并追踪以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月。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 目的:评估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相比华法林应用于心房颤动合并肿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并追踪以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月。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总计200546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华法林,心房颤动合并肿瘤患者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发生率显著降低(OR=0.63,95%CI:0.40~0.98,P=0.04),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1,95%CI:0.33~2.52,P=0.86),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8,95%CI:0.41~1.14,P=0.15),大出血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1,95%CI:0.39~0.94,P=0.02)。结论:心房颤动合并肿瘤患者抗凝治疗方面,新型口服抗凝剂相比于华法林,有更低的栓塞、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肿瘤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剂达比加群酯治疗椎动脉夹层1例
3
作者 鲁明 陆菁菁 樊青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4期398-401,共4页
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病因。本文报告一例由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给予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基本痊愈。通过本病例,初步探讨新型口服抗凝剂(newora... 动脉夹层是青年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病因。本文报告一例由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给予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基本痊愈。通过本病例,初步探讨新型口服抗凝剂(neworal anticoagulant,NOAC)达比加群酯在动脉夹层所致缺血性卒中方面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剂 椎动脉夹层 达比加群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口服抗凝药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钱方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3-475,共3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发生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多年来应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预防房颤卒中有良好的效果,但该药有许多缺点,在我国的使用率很低。近年来研制出4种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即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可发生卒中等严重并发症,多年来应用口服抗凝药华法林预防房颤卒中有良好的效果,但该药有许多缺点,在我国的使用率很低。近年来研制出4种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即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派沙班及依多沙班,并已完成4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RE-LY、ROCKET-AF、ARISTOTLE和ENGAGE-AF TIMI 48。研究表明,新药在预防房颤卒中和系统性栓塞与华法林比较有相似的疗效。安全性也较好,现对其进展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卒中预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与口服抗凝药物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任艳霞 安智晶 +1 位作者 张得梅 郭雪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2-647,共6页
目的·评估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与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 目的·评估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与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7月。英文检索方式为("atrial fibrillation"or"AF"or"nonvalvular AF")and("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or"LAAC")and("new oral anticoagulants"or"NOAC"or"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or"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or"warfarin")。中文检索词包括“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术”“新型口服抗凝剂”“华法林”。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复合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全因死亡事件及心源性猝死。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3篇,非RCT 6篇,总计242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房颤患者应用LAAC相较于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复合栓塞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 0.62~1.31,P=0.59),全因死亡事件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1,95%CI 0.48~2.59,P=0.81),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95%CI 0.38~2.11,P=0.81);相比于华法林和NOAC,LAAC出血事件的发生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8,95%CI 0.35~0.65,P=0.000)。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行LAAC,相比于口服抗凝药物,栓塞、死亡风险无明显差异,但有更低的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术 新型口服抗凝剂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