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赋能新型劳动者培养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
1
作者
曲霞
郑治伟
张毅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5,共6页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教育,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善于融合新生产要素的新型劳动者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劳动者具备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职业共通能力、劳动幸福的价值取向和创新进取的劳动...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教育,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善于融合新生产要素的新型劳动者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劳动者具备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职业共通能力、劳动幸福的价值取向和创新进取的劳动精神。这些素养是传统劳动素养借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转型升级,其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流程的数字化再造、劳动教育结构和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的数字化重构。以劳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新型劳动者培养,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强化能力保障,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师数字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
者
职业院校
劳动
教育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职业教育助力新型劳动者培育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3
2
作者
姜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38,共6页
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适应先进生产力质态、善于使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知识和复合技能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跨界属性、时代属性,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新型劳动者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培育新...
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适应先进生产力质态、善于使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知识和复合技能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跨界属性、时代属性,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新型劳动者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培育新型劳动者是新阶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适应性的应有之义。要通过强化要素创新性配置、建立动态化调整机制、构建工程师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化顶层设计、开展新样态劳动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型劳动
者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3
作者
张向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6-77,147,共3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要提高认识,走出认识误区,各级政府必须加大法制建设的力度,各用人单位要严格守法,劳动者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做新型职工。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三农”培养高素质新型劳动者
4
作者
王绍新
张树清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农业中专教育工作为职业教育的骨干,必须面向“三农”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办学机制。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强化品牌意识,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效益意识,全面实施能力教育;强化竞争意识,实行多...
农业中专教育工作为职业教育的骨干,必须面向“三农”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办学机制。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强化品牌意识,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效益意识,全面实施能力教育;强化竞争意识,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
素质
新型劳动
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审美建构:新时代劳动者形象的多元变奏与艺术表达
5
作者
韩毓慧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7期27-29,共3页
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对于劳动者形象的再发掘与延伸,是基于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形象构建立场的自觉选择与多元化实践。当代美术工作者将目光聚焦于现实生活,表现新行业、新职业视野下的新型劳动者群体,引起了观者的情感共鸣。当代美术工...
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对于劳动者形象的再发掘与延伸,是基于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形象构建立场的自觉选择与多元化实践。当代美术工作者将目光聚焦于现实生活,表现新行业、新职业视野下的新型劳动者群体,引起了观者的情感共鸣。当代美术工作者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温情关怀,使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内涵和劳动者形象在视觉审美、造型图式维度上得以延展与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美术创作
现实题材
形象塑造
新型劳动
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评价系统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伟
丁勇和
胡珠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8期36-37,共2页
在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依赖于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这种方式效率相对低下,而且难以形成全阶段、全过程的系统评价,容易受到偏见和误解的影响。相对而言...
在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依赖于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这种方式效率相对低下,而且难以形成全阶段、全过程的系统评价,容易受到偏见和误解的影响。相对而言,基于数据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劳动教育评价系统具有显著优势,新型劳动教育质量评价能够对劳动教育的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量化和评估,强化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还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劳动、研学基地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
五育
新型劳动
数字化评价
数据化
评价方式
主观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之思考
被引量:
3
7
作者
沈志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4,共5页
体面劳动以与"不平衡、不公正、不可持续"的全球化作斗争的理念,促进新型劳动关系的价值体现。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体面劳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实现体面劳动,关键是要形成系统的保...
体面劳动以与"不平衡、不公正、不可持续"的全球化作斗争的理念,促进新型劳动关系的价值体现。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体面劳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实现体面劳动,关键是要形成系统的保障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共识,让内容形成强大的制度合力,让劳动者在体面的劳动中得到尊严和自身价值的体现,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体面劳动需要强势工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面
劳动
:
新型劳动
关系
劳动
者
尊严:自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探讨
8
作者
徐政辉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6期61-71,共11页
随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必然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研究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建立稳定协调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必然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研究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建立稳定协调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企业
劳动
关系
劳动
者
私营企业
三资企业
集体企业
关系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中的难点和问题
9
作者
邓小刚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4期1346-1348,共3页
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中央工作会议以后,许多地方开展了以破“三铁”(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劳动关系。所谓全员...
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中央工作会议以后,许多地方开展了以破“三铁”(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劳动关系。所谓全员劳动合同制,是指企业全体职工与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劳动关系的新型用工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员
劳动
合同制
试点企业
劳动
人事制度改革
重要内容
新型劳动
关系
中央工作会议
用工制度
法律形式
主要特征
合同制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锦州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10
作者
韩影
《中国就业》
2023年第6期54-55,共2页
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造就了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它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快速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目前,随着辽宁省锦州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
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造就了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它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快速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目前,随着辽宁省锦州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总体情况经调查统计,目前锦州市农村人口总数为1507627人,其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为642152人,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为865475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劳动
年龄
转移就业
农村
劳动
力
辽宁省锦州市
工业化和城镇化
农村人口总数
非
劳动
年龄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传统建材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
11
作者
孙小曦
李隽诗
+1 位作者
崇睿
周霆
《江苏建材》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文章以企业的视角,分析探索传统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并通过剖析劳动者、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关系这三层要素内涵,找到实现由传统建材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过渡的途径。
关键词
新型劳动
者
新型
生产工具
新型劳动
关系
多元化广义经营模式
传统观念思想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生产的视角
被引量:
7
12
作者
王棒
陆雯
余家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20,共6页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各生产要素空间样态不断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空间关系不断重构,生成新空间的过程。产教融合可以通过打造以校企合作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物质空间、塑造以校企协作共生共荣为格局的社会空间、营造...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各生产要素空间样态不断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空间关系不断重构,生成新空间的过程。产教融合可以通过打造以校企合作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物质空间、塑造以校企协作共生共荣为格局的社会空间、营造以产教协同创新文化为主导的精神空间等机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但现实中仍面临校企协同合作效果尚需优化、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及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尚待大力培育等挑战,亟须通过提升校企协同合作效果,优化各生产要素;构建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塑造新型社会关系;培育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凝聚集体创新意识等策略予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新质生产力
空间生产
职业教育
新型劳动
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质生产力在西南地区乡村振兴中的脉搏强劲
被引量:
2
13
作者
蒋帷炬
汪洋
梁俊豪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76-78,共3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驱动力,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同样,新质生产力也为西南地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首先阐述新质生产力对...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驱动力,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同样,新质生产力也为西南地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首先阐述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驱动逻辑,其次分析新质生产力对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最后探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生产力升级的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助推西南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力
全面振兴
新型劳动
者
劳动
资料
西南地区
实践路径
农村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煤炭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14
作者
聂亚红
《中国储运》
2024年第12期174-175,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呈现出明显下行趋势。这一背景下煤炭运输企业加速推进改革,人才作为生产经营的原动力,高效开展人事管理工作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传统地勘企业人事管理方法较为陈旧,...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呈现出明显下行趋势。这一背景下煤炭运输企业加速推进改革,人才作为生产经营的原动力,高效开展人事管理工作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传统地勘企业人事管理方法较为陈旧,需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主动创新,提高煤炭运输企业运行效率。同时,积极调整人事管理制度,适应新型劳动关系,全面巩固企业发展成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煤炭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充分满足煤炭运输企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事管理
新型劳动
关系
煤炭运输企业
人事管理工作
人事管理制度
调整经济结构
行业经济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焦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革新教学方式
15
作者
温贻芳
《教育家》
2024年第17期14-15,共2页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形成和发展新质...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职业院校应当锚定“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对照新型劳动者的培养需求,围绕教学方式改革这一重要抓手,紧扣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重要特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学组织流程、优化师资结构,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劳动
者
教学方式改革
大国工匠
工程技术人才
职业院校
交叉学科
拔尖人才
源头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公民意识论
被引量:
2
16
作者
刘颖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公民意识
企业
意识论
新型劳动
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
劳动
合同法》
劳动
争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经济带来新突破 新主张应对新挑战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明媛
《中国就业》
2018年第9期10-13,共4页
随着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诸多改变。7月19日,新京报举办以"新经济、新就业与新型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就新经济带动就业增长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沙龙上,中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刘明媛...
随着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诸多改变。7月19日,新京报举办以"新经济、新就业与新型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就新经济带动就业增长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沙龙上,中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刘明媛结合就促会近年来围绕新就业形态开展的相关研究和对新就业发展的看法,做了主题发言。本期刊载发言的主要内容,将重要观点与广大读者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带
新经济发展
主张
新型劳动
关系
学术沙龙
就业增长
生活方式
就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
1
18
作者
亢利平
《职业技术》
2010年第12期73-73,共1页
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办得是否有特色,能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
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办得是否有特色,能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初、中级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其主要因素也是有一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质量
教学质量
新型劳动
者
内涵发展
专兼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用社实行柜员制的几点设想
19
作者
莫阿士
俞张奎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38,共1页
信用社实行柜员制的几点设想莫阿士,俞张奎当前各专业银行已经在逐渐推行柜员制。信用社"双人临柜"的劳动组合方式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复核制,实行单收单付的柜员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就信用社实行柜员制提...
信用社实行柜员制的几点设想莫阿士,俞张奎当前各专业银行已经在逐渐推行柜员制。信用社"双人临柜"的劳动组合方式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复核制,实行单收单付的柜员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就信用社实行柜员制提出几点设想,与同行们探讨。一、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形势发展
莫阿
对公
库存现金
差错事故
风险基金
新型劳动
职责不明
集体资金
思想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音
20
《中国就业》
2020年第2期56-56,共1页
关键词:平台经济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第三产业数字化改造催生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其中以平台经济最为亮眼,成为近年来带动创业和就业的新引擎。面对愈发复杂多变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需要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对新型劳动关系做出...
关键词:平台经济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第三产业数字化改造催生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其中以平台经济最为亮眼,成为近年来带动创业和就业的新引擎。面对愈发复杂多变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需要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对新型劳动关系做出更加清晰的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关系
共享经济
数字化改造
就业形态
新引擎
第三产业
法律法规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赋能新型劳动者培养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
1
作者
曲霞
郑治伟
张毅哲
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5,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域下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BHA220130),主持人:曲霞
2024-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与学生素质发展课题“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XSFZ11),主持人:曲霞
+1 种基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数字经济时代高校服务类专业劳动教育的理论重构与实证研究”(JG2320),主持人:郑治伟
深圳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金课’”(Cgpy22026),主持人:张毅哲。
文摘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教育,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善于融合新生产要素的新型劳动者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劳动者具备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职业共通能力、劳动幸福的价值取向和创新进取的劳动精神。这些素养是传统劳动素养借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转型升级,其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流程的数字化再造、劳动教育结构和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的数字化重构。以劳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新型劳动者培养,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强化能力保障,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师数字胜任力。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
者
职业院校
劳动
教育
数字化转型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Force
new types of workers
vocational colleges
labor educ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G71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业教育助力新型劳动者培育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
3
2
作者
姜威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和产业研究中心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3-38,共6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研究”(VJA200003),主持人:孙善学。
文摘
新型劳动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具有适应先进生产力质态、善于使用新型生产工具、具备多维知识和复合技能等特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跨界属性、时代属性,使得职业教育能够在新型劳动者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培育新型劳动者是新阶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适应性的应有之义。要通过强化要素创新性配置、建立动态化调整机制、构建工程师培养体系、加强制度化顶层设计、开展新样态劳动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型劳动
者
新质生产力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 type labor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3
作者
张向东
机构
中共宁城县委党校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76-77,147,共3页
文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要提高认识,走出认识误区,各级政府必须加大法制建设的力度,各用人单位要严格守法,劳动者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做新型职工。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分类号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三农”培养高素质新型劳动者
4
作者
王绍新
张树清
机构
朝阳市农业学校
出处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1-42,共2页
文摘
农业中专教育工作为职业教育的骨干,必须面向“三农”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办学机制。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学生素质培养;强化品牌意识,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效益意识,全面实施能力教育;强化竞争意识,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关键词
三农
素质
新型劳动
者
Keywords
San Nong'
Quality
New type workers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审美建构:新时代劳动者形象的多元变奏与艺术表达
5
作者
韩毓慧
机构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7期27-29,共3页
文摘
新时代的美术工作者对于劳动者形象的再发掘与延伸,是基于文化自信和国家文化形象构建立场的自觉选择与多元化实践。当代美术工作者将目光聚焦于现实生活,表现新行业、新职业视野下的新型劳动者群体,引起了观者的情感共鸣。当代美术工作者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新时代劳动者的温情关怀,使新时代的劳动精神内涵和劳动者形象在视觉审美、造型图式维度上得以延展与深化。
关键词
新时代
美术创作
现实题材
形象塑造
新型劳动
者
分类号
J2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评价系统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伟
丁勇和
胡珠
机构
蒲江县文靖学校
出处
《四川教育》
2024年第18期36-37,共2页
文摘
在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依赖于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这种方式效率相对低下,而且难以形成全阶段、全过程的系统评价,容易受到偏见和误解的影响。相对而言,基于数据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劳动教育评价系统具有显著优势,新型劳动教育质量评价能够对劳动教育的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量化和评估,强化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持,还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劳动、研学基地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关键词
教育质量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
五育
新型劳动
数字化评价
数据化
评价方式
主观判断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之思考
被引量:
3
7
作者
沈志义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0-54,共5页
文摘
体面劳动以与"不平衡、不公正、不可持续"的全球化作斗争的理念,促进新型劳动关系的价值体现。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体面劳动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实现体面劳动,关键是要形成系统的保障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共识,让内容形成强大的制度合力,让劳动者在体面的劳动中得到尊严和自身价值的体现,进而形成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工会的神圣职责,体面劳动需要强势工会。
关键词
体面
劳动
:
新型劳动
关系
劳动
者
尊严:自身价值
Keywords
decent work
new labor relations
labor
respect
value of themselves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探讨
8
作者
徐政辉
机构
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3年第Z6期61-71,共11页
文摘
随着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企业的劳动关系也必然发生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研究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建立稳定协调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有企业
企业
劳动
关系
劳动
者
私营企业
三资企业
集体企业
关系探讨
市场经济条件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中的难点和问题
9
作者
邓小刚
机构
国家计委综合司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4期1346-1348,共3页
文摘
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中央工作会议以后,许多地方开展了以破“三铁”(即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进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职工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劳动关系。所谓全员劳动合同制,是指企业全体职工与企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责、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劳动关系的新型用工制度。
关键词
全员
劳动
合同制
试点企业
劳动
人事制度改革
重要内容
新型劳动
关系
中央工作会议
用工制度
法律形式
主要特征
合同制职工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州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10
作者
韩影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出处
《中国就业》
2023年第6期54-55,共2页
文摘
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造就了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它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快速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目前,随着辽宁省锦州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值得我们关注。总体情况经调查统计,目前锦州市农村人口总数为1507627人,其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为642152人,劳动年龄内人口数为865475人。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劳动
年龄
转移就业
农村
劳动
力
辽宁省锦州市
工业化和城镇化
农村人口总数
非
劳动
年龄人口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传统建材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
11
作者
孙小曦
李隽诗
崇睿
周霆
机构
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规划建设管理局
出处
《江苏建材》
2024年第5期122-124,共3页
文摘
文章以企业的视角,分析探索传统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并通过剖析劳动者、生产工具以及生产关系这三层要素内涵,找到实现由传统建材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转型过渡的途径。
关键词
新型劳动
者
新型
生产工具
新型劳动
关系
多元化广义经营模式
传统观念思想解放
Keywords
new type laborer
new type production tool
new type production relations
diversified business model in a broader sense
emancipation of conventional concepts and ideology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生产的视角
被引量:
7
12
作者
王棒
陆雯
余家斌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5-20,共6页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4年度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广西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产业学院模式研究”(2024JD13),主持人:邓小华。
文摘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各生产要素空间样态不断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空间关系不断重构,生成新空间的过程。产教融合可以通过打造以校企合作优化各生产要素的物质空间、塑造以校企协作共生共荣为格局的社会空间、营造以产教协同创新文化为主导的精神空间等机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但现实中仍面临校企协同合作效果尚需优化、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及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尚待大力培育等挑战,亟须通过提升校企协同合作效果,优化各生产要素;构建校企协作共生格局,塑造新型社会关系;培育产教协同创新文化,凝聚集体创新意识等策略予以应对。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新质生产力
空间生产
职业教育
新型劳动
者
Keyword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spatial produc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new workers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质生产力在西南地区乡村振兴中的脉搏强劲
被引量:
2
13
作者
蒋帷炬
汪洋
梁俊豪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
出处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76-78,共3页
文摘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驱动力,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重要保障。同样,新质生产力也为西南地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文章首先阐述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的驱动逻辑,其次分析新质生产力对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最后探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生产力升级的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助推西南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力
全面振兴
新型劳动
者
劳动
资料
西南地区
实践路径
农村社会经济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煤炭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14
作者
聂亚红
机构
山西焦煤集团煤焦销售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储运》
2024年第12期174-175,共2页
文摘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政府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煤炭行业经济形势呈现出明显下行趋势。这一背景下煤炭运输企业加速推进改革,人才作为生产经营的原动力,高效开展人事管理工作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传统地勘企业人事管理方法较为陈旧,需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主动创新,提高煤炭运输企业运行效率。同时,积极调整人事管理制度,适应新型劳动关系,全面巩固企业发展成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煤炭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充分满足煤炭运输企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事管理
新型劳动
关系
煤炭运输企业
人事管理工作
人事管理制度
调整经济结构
行业经济形势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焦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革新教学方式
15
作者
温贻芳
机构
苏州市职业大学
出处
《教育家》
2024年第17期14-15,共2页
文摘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职业院校应当锚定“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对照新型劳动者的培养需求,围绕教学方式改革这一重要抓手,紧扣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重要特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学组织流程、优化师资结构,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关键词
新型劳动
者
教学方式改革
大国工匠
工程技术人才
职业院校
交叉学科
拔尖人才
源头创新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公民意识论
被引量:
2
16
作者
刘颖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社会责任
公民意识
企业
意识论
新型劳动
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
《
劳动
合同法》
劳动
争议处理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经济带来新突破 新主张应对新挑战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明媛
机构
中国就业促进会
出处
《中国就业》
2018年第9期10-13,共4页
文摘
随着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正在发生诸多改变。7月19日,新京报举办以"新经济、新就业与新型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就新经济带动就业增长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沙龙上,中国就业促进会副秘书长刘明媛结合就促会近年来围绕新就业形态开展的相关研究和对新就业发展的看法,做了主题发言。本期刊载发言的主要内容,将重要观点与广大读者分享。
关键词
经济带
新经济发展
主张
新型劳动
关系
学术沙龙
就业增长
生活方式
就业发展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
1
18
作者
亢利平
机构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出处
《职业技术》
2010年第12期73-73,共1页
文摘
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办得是否有特色,能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初、中级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其主要因素也是有一只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
就业质量
教学质量
新型劳动
者
内涵发展
专兼结合
分类号
G645.1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用社实行柜员制的几点设想
19
作者
莫阿士
俞张奎
机构
萧山市靖江信用社
出处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38,共1页
文摘
信用社实行柜员制的几点设想莫阿士,俞张奎当前各专业银行已经在逐渐推行柜员制。信用社"双人临柜"的劳动组合方式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复核制,实行单收单付的柜员制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就信用社实行柜员制提出几点设想,与同行们探讨。一、现状...
关键词
经济形势发展
莫阿
对公
库存现金
差错事故
风险基金
新型劳动
职责不明
集体资金
思想负担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音
20
出处
《中国就业》
2020年第2期56-56,共1页
文摘
关键词:平台经济就业形态劳动关系第三产业数字化改造催生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其中以平台经济最为亮眼,成为近年来带动创业和就业的新引擎。面对愈发复杂多变的就业形态和就业方式,需要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对新型劳动关系做出更加清晰的界定。
关键词
新型劳动
关系
共享经济
数字化改造
就业形态
新引擎
第三产业
法律法规
关键词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赋能新型劳动者培养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
曲霞
郑治伟
张毅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职业教育助力新型劳动者培育的逻辑起点与实践路径
姜威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建立新型劳动关系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张向东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面向“三农”培养高素质新型劳动者
王绍新
张树清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审美建构:新时代劳动者形象的多元变奏与艺术表达
韩毓慧
《美术教育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数字化评价系统在劳动教育中的应用
李伟
丁勇和
胡珠
《四川教育》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之思考
沈志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探讨
徐政辉
《经济研究参考》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全员劳动合同制试点中的难点和问题
邓小刚
《经济研究参考》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锦州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韩影
《中国就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传统建材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
孙小曦
李隽诗
崇睿
周霆
《江苏建材》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生产的视角
王棒
陆雯
余家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质生产力在西南地区乡村振兴中的脉搏强劲
蒋帷炬
汪洋
梁俊豪
《村委主任》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煤炭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
聂亚红
《中国储运》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聚焦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革新教学方式
温贻芳
《教育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公民意识论
刘颖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新经济带来新突破 新主张应对新挑战
刘明媛
《中国就业》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亢利平
《职业技术》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信用社实行柜员制的几点设想
莫阿士
俞张奎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声音
《中国就业》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