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6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发病趋势的时间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静 瞿怀荣 +2 位作者 赵巍 冯永华 丁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45,共12页
目的:探讨2019—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趋势的变化规律性,为疫情后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我国2012—2023年4种肝炎时间序列的描述统计... 目的:探讨2019—2023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前后我国4种肝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发病趋势的变化规律性,为疫情后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我国2012—2023年4种肝炎时间序列的描述统计和季节性分解,对2019—2023年COVID-19疫情前后肝炎月发病数以及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季节因子和方差贡献率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COVID-19疫情期间的2020—2022年,4种肝炎的平均月发病数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每种肝炎都出现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疫情后的2023年月发病数都出现上升趋势。时间序列的分解表明,甲肝、乙肝、丙肝和戊肝,2012—2019年与2012—2023年的季节因子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4、0.964、0.947和0.977(P均<0.001)。2012—2019年、2012—2020年、2012—2021年、2012—2022年及2012—2023年4种肝炎的时间序列的方差呈上升趋势,长期趋势的方差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与方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9、0.981、0.890和0.938(P均<0.05),季节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呈下降趋势,与方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86、-0.954和-0.936(P均<0.05)。结论:时间序列分解有助于研究肝炎长期趋势变化和周期性波动的规律性。甲肝和乙肝时间序列图的长期趋势变化特征明显,丙肝、戊肝时间序列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疫情防控减少了4种肝炎的月发病数,对月发病数的长期趋势有较大影响,未改变发病低谷期和高峰期的周期性特征。面临疫情后肝炎发病数上升的挑战,要加强疫情后肝炎的监测工作,研究肝炎发病规律性,做好防控和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时间序列 长期趋势 季节因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期间妊娠期肝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分析
2
作者 刘彬彬 高文 +1 位作者 徐小元 刘建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期和非COVID-19流行期孕妇的肝生化指标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出院的肝生化指标ALT、AST、GGT、TBil、总胆汁酸中至少一项异常的孕妇共539例...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期和非COVID-19流行期孕妇的肝生化指标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出院的肝生化指标ALT、AST、GGT、TBil、总胆汁酸中至少一项异常的孕妇共539例次。按照COVID-19流行期和非流行期两组分析患者的病因、凝血指标、转氨酶、胆汁酸、肾功能。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非COVID-19流行期产科出院患者中262例次肝生化指标异常,占同期产科出院患者的1.46%,COVID-19流行期为277例次,占比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两个时期肝生化指标异常患者病因分析提示,四种妊娠期特有肝病(妊娠剧吐、子痫前期和子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VID-19流行期的妊娠肝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中肌酐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均正常的比例与非COVID-19流行期相比无统计学意义(86.78%vs 87.90%,χ^(2)=0.141,P=0.708)。COVID-19流行期和非流行期ALT达到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94%和9.54%(χ^(2)=0.433,P=0.511);重度胆汁淤积(总胆汁酸>40μmol/L)的比例分别为7.75%和9.27%(χ^(2)=0.392,P=0.5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VID-19流行期产科出血的比例较非流行期明显下降,分别为14.61%和24.19%(χ^(2)=489.334,P<0.001)。结论COVID-19流行期妊娠期肝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中,妊娠期特有肝病的比例较非流行期无差别。COVID-19流行期这些患者中肌酐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均正常的比例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孕妇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对ICU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短期死亡的影响
3
作者 许珊珊 雷晓婷 +1 位作者 戴正香 方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呼吸道定植对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2年12月9日—2023年12月9日某三级中医医院3个综合ICU和呼吸科ICU收治的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住ICU期间痰培养CRAB检出情况将患者分为呼吸道CRAB定植组和非CRAB定植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后28天病死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88例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27例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CRAB定植组),61例未发生呼吸道CRAB定植(非CRAB定植组);37例(42.0%)患者入住ICU后28天内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病死率高于非CRAB定植组(66.7%VS 31.1%,P<0.001)。Cox单因素分析显示,CRAB定植组患者28天死亡风险为非CRAB定植组的2.91倍(HR=2.91,95%CI:1.52~5.58;P<0.05);经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呼吸频率、氧合指数、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乳酸、D-二聚体协变量调整后,CRAB定植组患者死亡风险仍然高于非CRAB定植组(HR=2.54,95%CI:1.15~5.58;P<0.05)。亚组分析表明,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呼吸道CRAB定植与28天病死率一定程度受性别、血清清蛋白、肌酐、D-二聚体水平影响(均交互P<0.05)。结论ICU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继发呼吸道CRAB定植后短期病死率明显升高,有效防控多重耐药菌定植及感染对保障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病死率 KM生存曲线 亚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方舟 李萌 +4 位作者 李园白 杨阳 张一颖 鲍岩岩 时宇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6-1019,共1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数据库筛选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及科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Swiss数据库筛选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活性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COVID-19相关靶点;成分靶点与COVID-19靶点映射后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herb-componenttarget,H-C-T)调控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采用Omicshare软件进行GO和KEGG分析,进一步挖掘复方芩兰口服液对COVID-19的多维药理作用机制;采用SYBYL-X 2.1.1软件将关键活性成分与治疗COVID-19的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采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复方芩兰口服液对肺损伤小鼠肺组织TP53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证实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结果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筛选出82个活性成分和309个靶点,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259个,复方芩兰口服液与COVID-19有20个共表达靶点,主要核心靶点为TP53、CCND1、JUN、EGFR、MAPK3。GO富集分析得到886个生物过程(P value<0.01且FDR<0.01),KEGG分析得到112条信号通路(P value<0.01且Q value<0.01)。分子对接表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汉黄芩素为degree最高的活性成分与5个主要核心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复方芩兰口服液能显著降低肺损伤小鼠TP53的表达(P<0.05)。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可能作用于病毒感染、抑制细胞因子风暴和炎症反应相关靶点及通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COVID-19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复方芩兰口服液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现代中医诊疗建议方案与探讨 被引量:108
5
作者 王金榜 梁保丽 孙树椿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35-46,共12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为主的新型传染病。疫情传入地的患者早期症状由于地域的不同,有所差异。各地传统中医、现代医学先后集体或个人出台了相关诊疗方法和建议方案。作为现代中医,按照习近平主席:“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中西并重”的指示精神。为规范这一新型传染病“瘟疫”的认知和诊疗,综合相关资料,根据疫情演变规律,结合个人经验与体会,特此探讨COVID-19感染性肺炎的诊疗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湿浊瘟疫 诊断与辨证 治疗 解表化湿 宣畅气机 清热解毒 开窍醒神 醒脾化湿 新加升降散 宣白承气汤 凉开三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与风寒湿疫 被引量:97
6
作者 石岩 郜贺 +1 位作者 赵亮 白长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共3页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结合对时间、空间、人间"三间"以及大生态、小生态、微生态"三态"的分析,认为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性为风寒湿,可称之为风寒湿疫。根据白长川名中医外感热病...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结合对时间、空间、人间"三间"以及大生态、小生态、微生态"三态"的分析,认为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性为风寒湿,可称之为风寒湿疫。根据白长川名中医外感热病三二四理论,即"三纲脏腑定位,二化气血定性,四期虚实定势"的指导,认为本病可分为前驱期、进展期、危重期和恢复期四期进行辨治,治则是以祛邪为先。风寒湿疫毒由口鼻侵袭机体后直入脾肺,脾肺受损,表里俱病而偏于里,内有湿而外有寒是前驱期的基本病机,治宜健脾宣肺透邪为主,推荐《阴证略例》和《温病条辨》寒湿篇所载方药,如四、五加减正气散;进展期疫毒化热,湿阻气机,治宜表里双解,宣肺通腑,清泻湿热,推荐方药为宣白承气汤、升降散;危重期内闭外脱,根据寒闭、热闭的不同分别治以回阳复脉和开窍醒神,寒闭推荐四逆加人参汤,热闭推荐《温病条辨》凉开三宝,根据运气学说、伏气学说推断接下来更易于出现肺的热化之证,应注意固护阴液;恢复期邪去正虚,以健脾益肺为主,兼有阴虚者,兼以养阴生津,推荐六君子汤、生脉散、五味子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寒湿疫 肺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类科技期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策略分析——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慕萌 张俊敏 +1 位作者 陈瑞芳 孙超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3-1036,共4页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疫情期间的应对方法,探讨医学类科技期刊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通过分析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疫情期间的应对方法,探讨医学类科技期刊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策略,以期更好地发挥自身高校科技期刊学术展示窗口优势,快速发布最新科研和临床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公共卫生事件 医学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与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及其对机体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李佳艳 袁丽萍 +7 位作者 罗庆凯 雷晔飞 李园 张峰华 彭丽秀 欧阳育琪 唐时幸 陈虹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1397,共7页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重型作为重症组,轻型和中型作为轻症组,再依据患者年龄(≥18岁为成年,<18岁为未成年)分为成年重症组、成年轻症组、未成年重症组、未成年轻症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对重症组、轻症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进行1∶1匹配。收集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咽拭子及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pn IgG/IgM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等12项常见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重型和危重型(重症)患者61例,轻型和中型(轻症)患者41例;年龄≥18岁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未成年患者31例。成年重症组患者39例,成年轻型组患者32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30对;未成年重症组患者22例,未成年轻型组患者9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8对。COVID-19患者中Cpn IgG、IgM阳性率分别为36.27%(37例)、8.82%(9例),其中1例Cpn IgG和IgM同为阳性。成人重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干扰素(IFN)-α水平高于IgG阴性患者(P=0.037),两组患者BALF、血清标本中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轻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IL-8和IL-17水平均高于Cpn IgG阴性患者(均P<0.05)。未成年轻症组合并Cpn IgM阳性患者BALF及血清标本中IL-8水平均高于Cpn IgM阴性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n IgG阳性和IgM阳性都不是导致COVID-19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Cpn感染不是导致COVID-19患者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Cpn感染对SARS-CoV-2导致的炎症因子分泌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衣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炎症因子 CPN covid-19 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T表现初步探讨 被引量:62
9
作者 龚晓明 李航 +5 位作者 宋璐 李莉 张笑春 余开湖 鲁植艳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方法:搜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2日收治的3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20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COVID-19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30例累...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方法:搜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22日收治的33例确诊为COVID-19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20例),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3例COVID-19患者均进行胸部CT检查,30例累及双肺,25例弥漫分布,33例均见磨玻璃密度影,15例合并纤维条索影,23例伴小叶间隔增厚,11例见支气管充气征,22例见胸膜肥厚,3例见双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合并淋巴结肿大,2例呈"白肺"。早期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肺外带胸膜下分布常见,以多发为主,进展期可引起网格样改变呈"铺路石"征,重症期病灶弥漫分布,甚至呈"白肺",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少见。结论:了解COVID-19的CT表现对早诊断、早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2019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证据基础及研究前瞻 被引量:53
10
作者 李承羽 张晓雨 +1 位作者 刘斯 商洪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2-247,共6页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血必净注射液作为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及脓毒症的代表药物,因其临床疗效突出,证据基础扎实,得到了广大中西医临床呼吸和重症专家的认可及推荐,并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期,血必净注射液作为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及脓毒症的代表药物,因其临床疗效突出,证据基础扎实,得到了广大中西医临床呼吸和重症专家的认可及推荐,并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第五版)》中,为了便于临床应用与科学研究,现对其治疗COVID-19的现有证据基础及研究前瞻进行汇总,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者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烨 黄宗海 +3 位作者 赵姝婷 许强 杨书 温川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5-672,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受病毒感染的人数持续上升,本研究全面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对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2日期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进... 目的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蔓延,受病毒感染的人数持续上升,本研究全面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方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与VOSviewer,对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2日期间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40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作者合著网络分析提示:目前,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团队还没有形成,但有四个团队之间彼此的联系较为紧密;研究机构网络分析提示:机构间合作存在高校与医院、医院与医院、医院与企业以及跨区域医院间的合作,湖北省是目前为止地区发文量中机构数和文献数最多的地方。关键词可视化研究提示:基于CiteSpace高频关键词分为常用疾病名称、检测方法、中医诊疗、西医诊疗和信息技术,共五类,基于VOSviewer的共词聚类分析可以分出8个聚类。结论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的命名、检测方法、诊疗内容上,并且信息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突出,中医信息化紧密结合研究及时有效地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强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川 苏锦松 +3 位作者 李轩豪 唐策 刘悦 张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2-641,共10页
目的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WSP)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 目的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WSP)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潜在活性成分。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筛选藏药五味沙棘散(沙棘、余甘子、木香、甘草、葡萄)潜在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WSP作用靶点进行Gene Ontology(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Maestro version 11.5软件,将活性成分作为配体与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细胞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和COVID-19 3CL水解酶(Mpro)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包含5味药物、29个化合物和32个核心靶点,得到GO功能富集条目225条(p <0.05),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5条信号通路(p <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甘草苷、甘草异黄烷酮、槲皮素、山柰酚等核心化合物与COVID-19靶点结合力最强。结论本研究体现出藏药五味沙棘散"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活性成分通过与ACE2,TMPRSS2和COVID-19 3CL水解酶结合作用于AKT1、VEGFA、EGFR等靶点,调节MAPK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T cell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等多条信号通路,实现对COVID-19肺炎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五味沙棘散 网络药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分子对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化湿败毒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红新 王汉 +5 位作者 马旭冉 王敦方 王彦礼 邹迪新 苗金雪 杨伟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3期1761-1769,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化湿败毒方抗COVID-19的潜在作用机理并辅以分子对接验证。方法:基于TCMSP、GeneCard、String等数据库以及Cytoscape、AutoDockVina等软件,构建网络关系,通过分子对接计算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行生...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化湿败毒方抗COVID-19的潜在作用机理并辅以分子对接验证。方法:基于TCMSP、GeneCard、String等数据库以及Cytoscape、AutoDockVina等软件,构建网络关系,通过分子对接计算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的结合能力,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结果:与3CL水解酶(3CLpro)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受体强亲和力的成分有槲皮素、黄芩素、黄芪甲苷、汉黄芩素等成分;筛选得到的25个活性成分与IL-6、IL-1β、NOS2、CCL2等靶点都有较强的亲和力。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主要聚焦于Th17、Th1和Th2细胞分化、NF-κB、MAPK、TNF、IL-17等信号通路。结论:化湿败毒方活性成分可抑制SARS-CoV-2病毒的侵染与复制,调节RAS系统平衡、3抑制过激的免疫炎症反应,阻止炎症风暴出现来抗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化湿败毒方 分子对接技术 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CT表现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61
14
作者 刘发明 丁惠玲 +3 位作者 龚晓明 宋璐 李航 鲁植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临床诊断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48.45岁。所有病例均经胸部CT检查,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OVID-19胸部CT主要表现为双肺磨玻璃样密度影、棉团状及网状小结节,双侧弥漫性分布,双下肺胸膜下为主,较双肺中上叶显著,右中叶受累相对少见。病程早期以肺外带、累及肺间质为主,多数病例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可伴有粗大条索状影,胸膜下线。重症者随病程进展,病灶向支气管中轴间质蔓延,逐步扩散至全肺,可伴胸膜反应,叶间胸膜增厚、胸水少见。结论:COVID-19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流行性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做早期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2019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麻杏甘石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活性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姜山 时爽 +2 位作者 单万亭 鞠爱霞 李秋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9-1316,共8页
目的探寻麻杏甘石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的活性化合物。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检索麻杏甘石汤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C-T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 目的探寻麻杏甘石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的活性化合物。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检索麻杏甘石汤中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构建C-T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共筛选出120个化合物对应222个靶点,PTGS2、ESR1、PPARG、AR、NOS2、NCOA2作用于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甘草黄酮等核心化合物与COVID-19推荐用药的亲和力相似。结论麻杏甘石汤中的活性成分能靶向多种途径从而达到治疗COVID-19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杏甘石汤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机兼化理论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机演化规律探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洪靖 余宋 +3 位作者 赵河通 姚曼 冯秋婷 翟笑枫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00-505,共6页
病机是认识疾病病变的关键,抓住核心病机演变发展的规律,是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旨和核心。病机兼化理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提出,用以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疾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 病机是认识疾病病变的关键,抓住核心病机演变发展的规律,是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旨和核心。病机兼化理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提出,用以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疾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章通过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兼化框架,揭示其病机演化规律,认为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湿毒始终是本病的病变核心,初期寒化,进展期热化,恢复期虚化是本病病机的传变方式。知本病之机,可未病先防,知病机传变,可截断扭转,有利于临床上增强对疾病发生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机兼化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毒疫 病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的清瘟护肺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药效物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琪琪 李纯 +5 位作者 周洁 孙婷婷 狄志彪 李晔 刘洋 张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3期500-509,共10页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瘟护肺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药效物质。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及TCMIP数据库检索清瘟护肺颗粒中十六味药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清瘟护肺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药效物质。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BATMAN-TCM数据库及TCMIP数据库检索清瘟护肺颗粒中十六味药的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COVID-19的相关疾病靶点。然后,通过venny2.1.0获取清瘟护肺颗粒防治COVID-19的潜在靶点,利用R语言对潜在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富集所得通路进行分析。最后,利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网络图,采用AutoDock4.2.1软件评价清瘟护肺颗粒中潜在药效成分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的结合作用。网络药理学得到清瘟护肺颗粒防治COVID-19的473个活性成分和123个靶点,KEGG结果及文献分析预测到清瘟护肺颗粒可通过调控MAPK、小细胞肺癌、肺结核、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清瘟护肺颗粒中潜在药效成分和SARS-CoV-23CL水解酶、ACE2及RdRp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本研究较为全面揭示了清瘟护肺颗粒治疗COVID-19“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深入探讨清瘟护肺颗粒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清瘟护肺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预防管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绍芳 胡军武 +3 位作者 赵延洁 邹乾 朱文珍 黄文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自2019年12月发生以来虽已得到各级政府、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仍造成以湖北为主的全国范围内超过6万人的确诊病例,目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打响...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且人群普遍易感。自2019年12月发生以来虽已得到各级政府、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仍造成以湖北为主的全国范围内超过6万人的确诊病例,目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共同打响的防疫攻坚战尚在激烈进行中。放射学检查和诊断是诊疗COVID-19的重要一环,因而国内放射学界必然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放射技术人员更是工作在抗击COVID-19第一线,与患者直接接触。如何做好发热、疑似或确诊患者的放射学检查,是放射科在COVID-19流行期间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做好疫情应对,预防和控制COVID-19在放射科这一环节的传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放射科 传染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为受体挖掘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在中药单体化合物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乾胜 曹灿 +3 位作者 李玲玲 冯静 巫晓慧 崔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15-425,共11页
目的: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为受体探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方法:以“C-C motif chemokine 2”为检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作用于CCL2受体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并收集其作... 目的: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为受体探索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方法:以“C-C motif chemokine 2”为检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作用于CCL2受体的中药单体化合物,并收集其作用靶点。在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中以“fever”“cough”“pneumonia”“coronavirus”为检索词收集相应靶点,并添加“木瓜样蛋白酶(PLP)”“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合并作为COVID-19相关靶点。UniProt数据库标化靶点基因名,取中药单体化合物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运行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单体化合物-交集靶点网络,用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借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KEGG通路富集,而预测中药单体化合物治疗COVID-19的作用机制。然后将所有中药单体化合物与CCL2、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中药单体成分-靶点网络中包含单体成分2个,交集靶点153个,PPI网络分析显示关键靶点涉及AKT1、IL6、VEGFA等。GO功能富集所得GO条目115个,其中涉及CCL2条目有10个,KEGG通路富集所得信号通路97条,其中涉及CCL2有9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汉黄芩素与CCL2、SARS-CoV-23CL水解酶和ACE2的亲和力与推荐化药相近。结论:槲皮素、汉黄芩素可与CCL2结合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查加斯病(美国锥虫病)、甲型流感信号通路,从而可能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槲皮素 汉黄芩素 中药单体化合物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源 刘金豹 彭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804-813,共10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化湿败毒方中药物含有的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蛋白标准化处理,Cytoscape 3.7.2软...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化湿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化湿败毒方中药物含有的化合物,筛选其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蛋白标准化处理,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路;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与COVID-19相关的靶标,STRING数据库与DAVID数据库分别进行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P<0.05)。结果:化湿败毒方"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共包括176个成分和149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AR、ESR1、PTGS2、PPARG、NOS2等;COVID-19相关靶标251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179条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的调控、免疫反应等,获得82条KEGG相关信号通路,涉及HIF-1、TNF、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核、PI3K-Akt、NF-κB、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化湿败毒方可能通过作用于AR、ESR1、PTGS2、PPARG、NOS2等靶点调控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来治疗COVID-19,是多成分联合多靶点、多途径相互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湿败毒方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